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诊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诊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4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110001)高喜廉杨春明田雨霖我们从1979年1月至1993年1月急诊经腹断流术治疗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系统抗凝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Xue H  Zhang H  Zhang Y  Jiang Q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1):855-857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7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2组:A组36例在断流术中经脾静脉分支插入抗凝管,术后行门静脉系统凝治疗;B组35例断流术后未行门静脉系抗凝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内彩超检查,A组门静脉系均未见血栓形成,B组门静脉系血栓形成13例(37.14%)。结论 门静脉系统抗凝治疗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胸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邹志森李学明秦克旺孙格非在经腹联合断流术的基础上,作者自1992年3月~1996年3月,对6例肝内型门脉高压症病人施行了经胸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4例,女2例。年...  相似文献   

4.
小儿门静脉高压症治疗较为困难,传统的分流术和断流术都难以获得满意效果。作者对17例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的病儿,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与胃底楔形切除联合手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为1岁9个月~13岁。全部病例均有呕血及便血史。脾大15例,肝大2例,腹水征2例。食道吞钡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程3个月~10年。病理检查均有肝硬化。1.2 手术方法取脐上横切口进腹,选大网膜上稍粗的静脉测量门静脉压力,并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按常规离断贲门周…  相似文献   

5.
联合应用断流术和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宋念杨汉新门脉高压症的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论,作者联合应用断流术和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0年3月~1995年12月,为14例肝炎后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相似文献   

6.
曲张的冠状静脉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侧支血管,其解剖变异导致断流不彻底,是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我院1993年7月~1999年8月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病人在TIPS操作过程中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和分析冠状静脉与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关系;又于1996年7月~2000年12月对另5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先行TIPS,2周后再行断流术,通过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的改变。材料与方法1993年7月~1999年8月,我院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的患儿行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随访患儿恢复情况。结果 16例患儿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无再发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表现,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出现。结论 保留脾脏的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贲门胃底三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残骸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有底三重断流术。结果 本组接受三重断流术23例,有1例胃炎性出血,再出血率为4.35%。曲线静脉消失19例,消失率为82.6%。结论贲底三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比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更为合理,彻底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壁外断流)加贲门环周粘膜下血管缝扎和近端胃(胃左动脉平面以上)中点环周缝扎粘膜下血管(壁内断流)。结果本组接受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双重断流术49例,其中单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壁外断流)21例。断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分别为(33±05)mmHg和(210±015)mmHg,两者比较P<001;术后随访3月至8年,双断流组无再出血发生,单断流组3例发生再出血,1例出血死亡。结论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比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更为合理、彻底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近13年来用门奇断流术治疗5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示,全组无手术死亡;除急症手术组有2例分别在术后16个月和28个月出现再出血外,其余均治愈,生存质量提高。笔者的体会是: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简便而合理的术式。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应定期行胃镜检查,争取在出血前期及时手术;同时规范手术操作,以实现门奇静脉的完全断流。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45年回顾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方法 将45年来手术治疗的9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三个时间组,即1978年以前,1978-1989年,1990-1998年。对每一时间段急诊与择期行分流手术、断流手术及断流术加分流术(联合术)的疗铲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12例2中,A、B、C各组,分流术、断流术及联合术例数分别为345例、13例、0例;84例、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的患儿行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随访患儿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儿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无再发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表现,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出现。结论保留脾脏的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抢救十分棘手。1987年1月至2000年10月,本院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均先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大出血不能控制,病情垂危而急诊切脾加断流术,1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8~52岁,平均40岁。既往均有明确的慢性乙肝和反复黑便史(500ml以上)。本次住院反复呕血、黑便总量均在2000ml以上。13例腹水征阳性:中等量腹水8例,大量腹水5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3~86g/L,平…  相似文献   

14.
MRA在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效果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断流术7例及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13例。采用Philips Gyroscan T10-NT(1.0T)磁共振机在术前和术后2~4周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对照组的肝门静脉灌注要明显优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后者术后近期门静脉主干直径及流速、流量均有所减小或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消失,门体分流口保持通畅。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新技术,可很好显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评估手术彻底性和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分类号】R6573+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约半数或更多的病人死于第1次出血[1]。我科1988年9月~1996年5月采用青木春夫式断流术[2]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6.
脾肾分流加让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Gao D  He Z  Wu J  Ma Q  Song H  Mei L  W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27-329
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例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色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对 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 ,从而制定治疗措施。结果  3 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病人 ,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 16.7% ,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 ,经早期口服潘生丁 ,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治疗 ,随诊 3个月 ,血栓无进一步发展 ,也未引起相应其它并发症。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有一定发病率 ,可造成肝功能进一步受损及内脏血流瘀滞 ,甚至肠坏死 ,危及生命 ,所以对其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限制性分流与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限制性分流与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对3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加肠腔静脉限制性分流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水平下降8cm H2O,且皆保持门静脉的向肝血流,术后随访6~24个月,39例患者有18例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在围手术期有短暂的肝性脑病发作,38例患者腹水消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好转率82.1%,无再出血发生。结论断流限制性分流联合应用,既能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压力及门静脉肝脏血供,又能防止上消化道出血,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断流术与分流术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前瞻性对比方法,研究断流一分流两种手术方式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影响。将1994年1月至1996年4月入院的26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断流术(15例)与分流术(11例),手术前后行胃镜检查,对比胃膜损害的镜睛变化。结果表明,断流组PHG的病变程度加重,而分流组PHG则明显改善。认为临床上有必要对断流术进行改良,或重新评价断流术与分流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窦科峰  周景师 《消化外科》2006,5(6):401-402
预防和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我国临床外科的常规性工作。建立并应用于临床的门静脉-腔静脉系统分流或断流手术、药物、内窥镜、介入血管栓塞等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疗效。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已经达成共识。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纠正多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原发病——肝硬化的病理改变。肝移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现状。肝移植普及化的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格局。我们从肝移植的角度出发,重新评价和认识门静脉高压症的各种治疗方法,制定临床选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新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