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捕捉、整合、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质疑能力;不断思索、发现、创新的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断层解剖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模块交叉渗透方式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证明模块式教学法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问题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方法在医学本科九九级的教学中,随机选择四个班,其中两个班在前半期使用传统式教学法,在后半期使用问题教学法,而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始终采用传统式教学,并对其前半期课堂测验成绩、后半期课堂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采用问题教学法的一组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一组.结论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人体解剖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形态学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理念的逐渐形成,网络教学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网络平台(粤读解剖)的FAIR(反馈、实践、个体化指导、课程目标关联)教学法,应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iFAIR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扎实的人体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教学时,往往面临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就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很多,更重要的是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慢慢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和有效掌握解剖学知识。笔者在不同教学内容中恰当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将解剖学基础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并密切联系临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启发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启发式教学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在解剖学教学中引入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断层影像解剖学实验教学多媒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滨  彭韶平 《解剖学杂志》2003,26(3):214-214
断层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结合是当代医学迈入影像医学时代的重要标志。笔者对其实验教学多媒化进行了探讨。 1 软件和硬件建设 1.1 建立教研室教学主页,从教学光盘获取文件,与世界各地的解剖学教学网站建立超级链接,通过网络收集教学科研信息,与附属医院影像科CT、MRI等断层影像图片资料库链接,建立图像库、影像库、文字库、二维动画库、三维动画库、即刻多媒体CAI库等资料库。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塑化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德国Hagens[1]发明的一项组织保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和艺术等相关领域。生物塑化过程是将生物组织中的水分和脂类用多聚物替代的过程。根据所用的多聚物不同,分为硅橡胶、多聚化乳胶、聚酯共聚体和环氧树脂4种技术[2]。P45断层塑化技术属于生物塑化中的聚酯树脂技术,由隋鸿锦教授[3]于2003年发明。运用该技术制作的塑化断层标本具有干燥、无毒、不变形、便于手持观察等特点,还实现了透明化,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应用于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即对案例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分支,是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现代化的医疗技术如CT、MR I、PET等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普及,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将我校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坚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将得到较大的提高。1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是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往往无法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突出重点、难点,要…  相似文献   

12.
<正>人体断层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医学生后续影像诊断学的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新兴的形态学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断层-整体"的思维方式,学生往往因难以理解而失去学习兴趣。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标本的机会,有利于断层的思维方式的建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仍停留在依靠图片幻灯和标本的水平上,已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和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的改革,对解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已势在必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就如何加强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仅靠理论课教学达不到预期目的,必须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进行教学。实验课提供给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人体局部和断面标本的机会,使他们易建立起从整体到断层,再由断层到整体的认识模式~([1])。近几年"微课"被逐渐应用于各类学校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微课"是"微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  相似文献   

15.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和先修课.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教学内容上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时数与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时数安排欠合理,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时数比例偏低;②不能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与要求进行授课,造成"一贯性"教学的现象;③标本来源减少、招生人数扩大,学生局部解剖学操作的机会明显减少;④解剖学的师资短缺,临床知识贫乏,授课中个别教师出现"照本宣科"[1].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对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行"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尝试,即对临床医学专业实施"三段式"模式教学、护理专业实施"二段式"模式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主要内容和实施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循问教学模式在断层影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问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我们在断层影像解剖教学中尝试引入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形态学科,如何使医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要点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value of teaching sectional anatomy to improve CT scan interpre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pecific course on sectional anatomy was developed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of cross-sectional imaging. The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consists of identifying anatomical structures displayed in plastinated sections from human cadavers and corresponding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ections from healthy patients. The course has a self-study format. To assess and verify the impact of learning sectional anatomy on radiological knowled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identify ten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 CT images. This test was applied to two groups of students: Group I had been taught sectional anatomy with CT images 2 years before the test; Group II had not received instruction in sectional anatomy prior to the test.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st scores (median percentages of correctly identified structures) between Group I and Group II, with scores of 100% and 63.4%,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inclusion of sectional anatomy training in medical school curricula has a great impact on subsequent CT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MCAI)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解剖学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出来,目前已经成为解剖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就如何改进多媒体教学,更好的发挥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PBL教学模式在病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医学生以小组讲座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具体病例的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诊治的过程。这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PBL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的,一经创立就受到广泛的好评,并且得到迅速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