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超声乳化手术已逐步成为白内障治疗的首选术式,具有微创、术中情况好、术后并发症少、疾病康复快等优点[1].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应用已积累了较多经验,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完善,但因该术式精细、复杂,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高,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手术复明情况不佳[2].本文主要探讨社区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手术复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复明手术后眼内炎的预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1045例(1189眼)白内障患者行复明手术,均未出现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是随年龄增长自然发生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得会。比正常人早。早期形成白内障一般认为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所致。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手术时术前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张春杰  岳飞龙  曹惠  刘建勋 《山东医药》2007,47(21):114-114
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96例,出现并发症者2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近年来已不断改进,各国流行的最新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此法是Kelman(1967)发明的,以明显的优势迅速得到推广,成为首选术式,各国眼科界都肯定这种方式并在不断发展,改进其相关技术,以求达到术后视力更好,创伤...  相似文献   

7.
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能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是顺应我国医疗改革新形势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全球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2].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以及媒体对白内障手术知识的普及宣传,患者对术后视力恢复的期望明显增高[3].迄今为止,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复明效果虽得到肯定,但如何客观、科学、全面评价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疗效,是一个关系到如何有效控制老年人白内障盲现实而迫切的课题[4].本文就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理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制定和实施援外白内障手术操作流程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减少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方法根据柬埔寨磅湛省当地实际情况及白内障手术的工作流程,通过分析术前、术后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流程和措施,以降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结果于柬埔寨磅湛省共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1817例,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结论规范援外白内障手术操作流程,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门诊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84例(226眼)8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安全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恢复等。结果 226眼均安全地在门诊实行手术,术中无严重全身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198眼(87.6%)视力>0.5,102眼(45.1%)>1.0,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58眼(26.2%),后囊破裂12眼(5.3%),后囊混浊16眼(7.1%)。结论 8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门诊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关键是术前认真进行眼部及全身状况检查,并作全身疾病的相应处理,手术中减少刺激并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有效监护护理方法,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围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电变化,术前、术后做好患者心理辅导,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患者除1例患者因术前情绪因素改用全身麻醉,3例患者术前因出现情绪紧张、烦躁、血压突然升高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20例(33.3%)手术中监测到眼心反射但不影响手术治疗,全组无严重全身并发症发生。手术脱残率为86.2%,脱盲率为93.4%。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心电监测及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手术中患者眼心反射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眼科手术中,牵拉眼外肌或压迫眼球可引起心率减慢或心率失常,这一现象称为眼心反射。笔者观察了106例(126眼)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眼心反射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相应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牟国营  李新 《山东医药》1999,39(13):3-4
报道9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式与时机,其中87例成功地值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47例术后视力达到或大于0.5。认为只要掌握此类患者的手术操作及时机选择,大部分患者可恢复良好视力。  相似文献   

14.
15.
<正>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是此方法在治疗硬核白内障时容易引起术中破后囊、切口灼伤、角膜水肿、术后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13〕,影响了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我院采用冷超乳技术(又称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部分在我院行白内障冷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评价该方法的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视网膜计测定值预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275例(眼)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参照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Ⅱ,LOCS Ⅱ)分组.A组31眼为皮质混浊CⅣ、CⅤ或核混浊NⅢ,其余244眼为B组.全部病例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用视网膜计测定术眼潜视力,术后1、3、30 d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所得数据做相关分析,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整体分析,术前视网膜计测定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相关(P<0.01).分组分析,A组术前视网膜计测定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相关(P>0.05),B组二者相关(P<0.01).结论 视网膜计测定值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术后视力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对于成熟期和过熟期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应结合相关临床检查做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时机,选择不同以及不同术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共计90例(98眼),按不同年龄、受伤情况和炎性反应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力0.05以上占91.83%,术后情况相对比较稳定。出现的所有并发症患者经过针对性治疗,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能够使外伤性白内障手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6例(72只眼)年龄≥60岁伴有心血管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摘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24 h DCG监测,观察术前2 h、术中以及术后2 h的心律失常变化,所得DCC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6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为87.9%,以房性心律失常最高(86.2%),室性心律失常次之(72.4%);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和短暂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24.1%和3.4%。术中和术后2 h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2 h(P=0.000);而术中和术后2 h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低于术前2 h(P=0.000)。23例(34.8%)有眼心反射的发生。术后出院视力脱残率为86.1%,脱盲率为93.1%。手术中无严重全身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前应予全面综合分析和评估,针对其变化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部分患者因未接受及时合理的诊治,导致体内血尿酸(UA)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组织及器官中,形成痛风石。因手部功能特殊,手部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白内障患眼底病发率和病情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703例837眼50岁以上老年前期白内障手术患合并的眼底病及白内障手术引起的眼底病。结果:合并眼底病181眼,患病率21.62%,包括老年黄斑病变、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部分视神经萎缩等。手术引起的眼底病30眼,发生率3.58%,结论:老年及老年前期白内障患常合并多种眼底疾病,为了眼底病早期诊断及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白内障视力下降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