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骶骨尾部畸胎瘤的发生率为1∶30 000[1],临床表现可因病理、形态、大小和位置等不同可分为显露型和隐匿型.我科于2000年3月收治1例巨大显露型畸胎瘤并瘤内出血的新生儿.经过抗休克处理、瘤体护理、手术切除及术后专科护理,病儿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病理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病理特点并探讨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90~ 2 0 0 3年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共 2 8例 ,手术标本送常规病理检验。结果 :男性 10例 ,女性 18例。I型 10例 ,II型 14例 ,III型 4例 ,瘤体在 10cm以上者 5例 ,其中 3例为巨大。平均手术年龄在 2 9± 2 2 .36d ,均在术中切除尾骨。 17例手术不需输血 ,其余输血 5 0~ 5 0 0ml不等。术后伤口感染 10例 (35 .71% )。术后病理 :良性 2 6例 ,其中含成熟神经组织 14例 ,恶性 3例 ,其中均含有未成熟神经组织。 2例良性畸胎瘤术后 1年复发 ,其中 1例复发为恶性。结论 :良性骶尾部畸胎瘤中 ,含神经组织成分可能是良性骶尾部畸胎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 ,术中控制髂内动脉 ,手术安全、术中出血少。瘤体的切除而影响了近肛门部皮瓣的血供可能是导致骶尾部畸胎瘤切口易感染的原因。骶尾部畸胎瘤伴发的隐性脊柱裂可能是导致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是主要表现为突出于骶尾部的肿物,表面有皮肤覆盖,可引起会阴部和臀部的变形,儿童相对少见.1984年以来,国内从临床角度报道骶尾部畸胎瘤277例[1].2012年5月17日我院收治1例,经积极诊断、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4岁,因下肢疼痛2个月余,排便困难1个多月,诊断"骶尾部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拟化疗于2012年5月17日入院.入院诊断:骶尾部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骶尾部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切除术后;急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9例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新生儿的保暖、瘤体的护理和家长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管理,提供营养支持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注重切口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工作。结果 9例患儿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伤口护理、耐心细致的喂养,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治愈至关重要的。经过手术切除,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能保证患儿顺利出院,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骶尾部畸胎瘤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例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患儿.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对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儿均行骶尾部畸胎瘤手术切除.术前肿块表皮破溃伴有分泌物的有2例,术后感染2例,复发1例,平均住院时间17.5 d.手术后,1例出现切口红肿、渗液,1例切口裂开,1例复发.结论 对骶尾部畸胎瘤患儿进行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2岁。因骶尾部肿物1年余而于1988年4月12日入院。入院前1年,家人发现患儿骶尾部有一块核桃大小肿物,无发热,肿物逐渐增大至苹果大小,门诊以骶尾部畸胎瘤收住院。入院查体:T36.5℃,P98次/分,W10.5kg。发育正常,消瘦体型,贫血貌,心、肺、腹正常。骶尾部可见7×8×4cm一肿物,皮肤稍红,皮温不高,质中,无活动,基底较宽,生殖器无畸形。血常规:Hb102g/L,RBC3.9×10~(12)/L,WBC12×10~9/L.N0.66.LO.28.E0.05。ESR54mm/h。HBsAg(一),肝功能正常,胸透正常。临床初步诊断:骶尾部畸胎瘤。入院后择期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无完整包膜,肿瘤为实质性红白相间的鱼肉样组织,重320g,术后病理报告为内胚窦瘤,测AFP( )。术后3天,伤口裂开,渗液,经局部药物治疗,半月伤口仍不愈合自动出院。出院后45天死亡。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骶尾部畸胎瘤,起于尾骨,是胎儿时期常见肿瘤之一,发生率约为1:40000。超声检查即可诊断。近几年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内血流情况。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胎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CDFI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胎儿恶性畸胎瘤是少见的肿瘤,临床诊断困难。本文报告了1例胎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同时瘤内还含1寄生胎儿。 孕妇27岁,孕4产2,现孕38周,因B超提示胎儿骶尾肿瘤而入院。孕妇早期平顺,无不适。孕5-月觉有胎动,近2个月来腹部迅速增大。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围95cm。头位,胎心140次。B超检查:耻上胎头,双顶径8.8cm,胎心、胎动好,前壁胎盘Ⅱ级,羊水8.4cm。于胎儿骶尾部可见—12×14×13cm大小圆形肿物,与胎儿骶尾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及剖宫产娩出后手术病理检查证实骶尾部畸胎瘤的15例胎儿的超声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例胎儿产前超声表现:(1)8例胎儿骶尾部肿瘤大小(4.3±2.7)cm,其内以囊性为主回声5例、囊实混合性回声2例、实性为主回声1例,其内见钙化样强回声7例,未见钙化样强回声1例;肿瘤内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畸胎瘤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3例;手术病理均诊断为成熟性畸胎瘤。(2)7例胎儿骶尾部肿瘤大小(11.6±5.1)cm,其内均以实性回声为主;多血供5例,少血供2例;7例均可见钙化样强回声分散于低回声内;合并羊水过多5例;超声诊断畸胎瘤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1例、Ⅳ型1例;手术病理均诊断为未成熟性畸胎瘤。 结论产前超声可显示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产前超声正确诊断对胎儿预后判断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成年人骶尾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骶尾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骶尾部肿瘤患者均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切除,其中2例经腹部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包括上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脂肪瘤2例.脂肪肉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索瘤1例,腺瘤癌变1例。结果全部病例切口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3~8d出院。结论骶尾部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彻底清除肿瘤及其囊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骶尾部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胎瘤是小儿最常见的实体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小儿尤以新生儿和婴幼儿期最多见,以骶尾部最多见,家长往往因发现患儿腹部膨隆或骶尾部肿块而来院就诊,B超报道较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腹膜后畸胎瘤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8岁.主因骶尾部肿物伴疼痛并影响坐卧就诊.超声检查示:子宫后方骶尾部见7.1 cm×4.97 cm×7.04 cm的实性低回声区,周边呈强回声.超声提示:骶尾部实性低回声区(考虑畸胎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畸胎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结果]29例良性SCT患儿中有5例复发,3例复发者伴有肺部转移,放弃治疗后死亡.6例恶性SCT患儿中有4例术后6个月至2年内由于发生肝、肺等转移,肿瘤复发而死亡,另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出现局部复发.术后有5例患儿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2例皮下积液,发现后立即采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3例患儿术后持续排便困难,经对症治疗后半年均恢复.[结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早期骶尾部畸胎瘤治愈率高,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视野大,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0岁.自出生后骶尾部一包块,近来因包块疼痛来诊.检查见骶尾部一包块,大小约10 cm×9 cm,质地中等,活动度差.诊断:骶尾部包块性质待查.X光片提示:骶尾后下良性软组织占位(神经纤维瘤?畸胎瘤?).彩超检查:骶尾部皮下组织中见一大小约8.7 cm×7.1 cm×7.5 cm囊性包块,周界清晰,内透声差,深部可见纤细分隔,包块紧贴骶尾骨,与之关系密切(图1).CDFI见包块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提示:骶尾部囊性占位(畸胎瘤?).讨论:患者出生后骶尾部见一包块,临床上以畸  相似文献   

15.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较少见,Miles复习近20年文献报道24例,发现成人与小儿有显著的不同点。我院收治一例成人骶尾部囊性畸胎瘤,误诊误治11年,现报告如下: 病例:女性,28岁。于1974年发现肛门上方尾骨下有一肿物,曾先后按“骶尾部粉瘤”、“盆腔脓肿”等做过3次手术。1984年7月以“直肠肿物待查”再次入院。直肠后壁活检病理诊断“结肠粘膜及平滑肌组织慢性炎症”。经抗生素和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出院。1985年元月出现小便困难,大便形细伴轻度腹胀。同年3月曾在我院门诊以“直肠后间隙脓肿”行直肠后壁和尾骨上方2次手术切开排脓,4月1日骶尾部X光侧位片可见一肿物轮廓,且尾骨压向后,生理弯曲消失。于4月4日以“盆  相似文献   

16.
20例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20例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的护理,即术前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纠正休克,做好瘤体的护理和家长心理护理以及新生儿的保暖。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管理,加强体温观察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提供营养支持,注重切口感染,做好基础护理等工作。本组20例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病例报告和相关文献复习更好地了解成人骶尾部畸胎瘤(SCT)。方法报告1例在我院诊治的成人女性巨大外生型SCT,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的肿瘤得到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成熟型畸胎瘤。结论成人巨大SCT罕见,肿瘤不但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而且有恶性可能,要及早手术切除,为了完整切除,降低复发,可一并行尾骨切除。  相似文献   

18.
病例例1,女,2岁6个月。骶尾部肿物2月余,精神、食纳差,排大便困难,偶排尿差。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正常,腹平软,未扪及肿块,骶尾部可见一约8cm×8cm大小的肿物,肿物表面皮肤无红热,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差,肛诊右后位可扪及一实性肿物,质硬、固定。实验室检查:AFP阳性。CT扫描:骶尾部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8cm×7cm×7cm,密度不均,CT值23.9~47.1Hu,未见明显囊性变及钙化灶,肿块向前后膨突,臀中部软组织明显膨隆,直肠被推挤向前方,骶尾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手术所见:瘤体约12cm×12cm×12cm,呈表皮样,包膜欠光整,瘤体…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2 3岁。半年前发现骶尾部肿块 ,无疼痛 ,近一月来 ,肿块明显增大 ,轻度疼痛伴大小便困难。体查 :于骶尾部触到约 1 3cm× 1 0 cm的肿物 ,质硬 ,活动度差。压痛阳性。临床诊断 :骶尾部肿物。 CT骶尾部见一软组织肿块 ,大小 1 3cm× 1 0 cm,其密度不均 ,内部可见残余骨质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女 ,2 112 岁。因臀部肿物 2 5个月 ,伴右腹股沟肿物 1个月于1999- 10 - 2 7入院。出生后发现臀部有一核桃大小质软肿物 ,当时未在意。 1个月前发现右腹股沟处有一黄豆大小肿物 ,近2 0 d,肿物增大至核桃大。入院检查 :右腹股沟内有一约 3.0 cm× 3.0 cm大小肿物 ,质软 ,活动度差 ,边界清楚 ,表皮无红肿及触痛。骶尾部偏右侧有一隆起质软肿物 ,约 4.0 cm× 5 .0 cm大小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无表皮红肿及压痛。 CT检查示 :骶尾部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边界不清性质待定。右腹股沟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楚。室检 :血清甲胎球蛋白呈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