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孙文勇  张谷 《浙江肿瘤》1997,3(2):91-92
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应用MALT概念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临床以中年人多见,男女性别之比为1.4:1.病变好发于胃窦,体部。22例经免疫组化证实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6例病理形态学呈典型MAL淋巴瘤,13例呈不典型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2.
胃MALT淋巴瘤免疫组化及病理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吕翔 《肿瘤防治杂志》2000,7(3):232-235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诊断与分类方法。方法:对14例MALT淋巴瘤进行免疫组化及病理形态定量研究。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组化染色,并应用HPLAS-1000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肿瘤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结果:14例胃MALT淋巴瘤中CCL细胞性9例。小无裂、大无裂、T免疫母细胞性各1例,CCL合并大细胞性淋巴瘤2例。形态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胃MALT淋巴瘤与对照  相似文献   

3.
探讨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本院175例鼻腔NHL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利用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3.5:1,平均年龄46.6岁,其中T细胞性淋巴瘤146例,B细胞性淋巴瘤29例,100例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表达T细胞分化抗原的有81例,表达B细胞分化抗原有19例;无一例肿瘤细胞表达Mac-387,LYS,AAT。结论:鼻腔NHL以高度恶性T细胞性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其与临床的联系。方法 收集 2 0例胃肠道MALT淋巴瘤 ,采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2 0例胃肠道MALT淋巴瘤中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比率 2 3∶1。平均年龄 48 2岁 ( 2 2~ 65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部位以贲门最多见 ,其次为回盲部。病理学以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 ,经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全部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 本病误诊率较高 ,应尽量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必要时可借助电镜及基因表型分析。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应引起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检索已报道的胸腺MALT淋巴瘤42例患者资料以及本院诊治的1例,共43例病例,对上述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胸腺MALT淋巴瘤多见于东亚人种,女性居多,临床上多无症状,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是明确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可以同时获得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结论 胸腺MALT淋巴瘤虽然罕见,但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线索;手术对该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PCNA免疫组化染色对手术切除、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GIL-MAL和慢性增生性扁桃体炎(CPT)各25例的价值。发现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在GIL-MAL显著高于CPT,在GIL-MALT中,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中度恶性与高度恶性的各型淋巴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恶性程度高者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但低度恶性与中度恶性各型淋巴瘤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PCNA有助于GIL-MALT的诊断及判断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粘膜相关淋巴瘤及假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子宫内膜粘膜相关淋巴瘤(EMALToma) 及假性淋巴瘤(EPL) 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对EMALToma及EPL各1 例的活检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同时进行免疫组化(SP 法) 标记:CD45 、CD20 、CD45RO、EMA。EMALToma 出现“淋巴上皮病变”及单克隆增殖,为B 细胞性(CCL 细胞型) 。EPL 为多克隆性的多种炎细胞浸润。EMALToma为低度恶性并有“回归”现象。因此,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EPL予抗炎治疗可治愈。感染可导致机体产生获得性MALT,并在持续性刺激下发展为EPL,进而转变为EMALToma。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腹水为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促进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用于腔内注射的药物较多,且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博莱霉素(BLM)是治疗恶性胸腹水的首选药物[1]。我科1997年8月~1998年12月应用平阳霉素(PYM,BLMA5)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2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岁至72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肺癌8例,乳腺癌4例,淋巴瘤2例,卵巢癌2例,鼻咽癌2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胸腹水大量18例,中量2例。患者表…  相似文献   

9.
胃Mcosaasociatedlymphoidtisue(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其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1~3],并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本文报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例,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组织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7例乳腺NHL作形态学分析,其中11例进行了免疫学标记,结果:13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8例(47.06%)见“淋巴上皮病变”,13例(76.47%),见肿瘤浸润脉管,4例(23.53%)伴有“淋巴细胞性乳腺病”,3例(17.65%)见局部瘤细胞呈靶环样排列,免疫组化示16例(94.12%)为B细胞NHL,其中2例(12.50%)KP1阳性,1例(6.25%)UCHL-1阳性,结论:(1)大多数乳腺原发性NHL为MALT型淋巴瘤,(2)淋巴细胞性乳腺病可能是一些乳腺NHL的前驱病变;(3)少数B细胞NHL能与KP1或UCHL-1发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1.
31例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31例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平均年龄56.6岁,发生部位以胃最为常见占77%(24/31),小肠、回盲肠及盲肠、大肠各2例,直肠1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学以裂、无裂细胞淋巴瘤多见。对16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证实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占94%(5/16),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为6%。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吴国柱1马振君1杨丽军2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1978年10月—1997年10月我们共收治1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岁~65岁,...  相似文献   

13.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MALT的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其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1~3],并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引起人们的极大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恶淋)27例,其中胃恶淋7例,肠恶淋20例。27例组织学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中度恶性占85.2%。本组病例74.1%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易致误疹。内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本病主要确诊方法。本组采用手术加化疗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73.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05例口腔颌面部结外NHL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其中29例作了免疫组化(ABC法)研究。105例中男性7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4.2岁。发病部位最多为牙龈21例(20%)和腮腺20例(19.1%)。组织学类型:B细胞来源者74例(70.5%),T细胞来源者29例(27.6%)。随访结果揭示,组织类型和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夏伟亚  李采苹 《肿瘤》1994,14(4):204-207
本文对105例口腔颌面部结外NHL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其中29例作了免疫组化(ABC法)研究。105例中男性7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4.2岁。发病部位最多为牙龈21例(20%)和腮腺20例(19.1%)。组织学类型:B细胞来源者74例(70.5%),T细胞来源者29例(27.6%)。随访结果提示,组织类型和治疗方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氏淋巴瘤92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生存曲线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自1990年至1996年的原发性胃肠淋巴瘤共92例,均经病理确诊,并进行了含ADM为主方案多程化疗和/或手术切除治疗,同时有良好的随访。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年的累积生存率为67.0%,5年的预计累积生存率为54.3%,平均生存期为54.8月(95%可信区间47.4 ̄60.1月),5  相似文献   

18.
274例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8年1月~2003年6月住院诊治的274例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30岁~6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占首位的是咽淋巴环淋巴瘤,其次为胃肠道淋巴瘤,结外型淋巴瘤多为NHL。咽淋巴环淋巴瘤病理类型以T细胞或NK/T细胞为多见,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均为B细胞肿瘤,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LDH异常、发热在结外型淋巴瘤中均较多见。咽淋巴环淋巴瘤比胃肠道淋巴瘤更易出现发热。结论:应重视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便减少其误诊与漏诊率,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由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ociatedlym-phoidtisueMALT)发生的恶性淋巴瘤(MALToma)具有发展缓慢,很少播散,预后良好等临床特点和特有的组织学特征。但以往常将其与其它类型的结外淋巴瘤相混淆。本文报告我院43例形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检验确诊的56例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多属NHL,以咽淋巴环淋巴瘤占首位,其次为胃肠道淋巴瘤;咽淋巴环淋巴瘤病理类型以T细胞型或NK/T细胞型为多见;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均为B细胞肿瘤。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结论:应重视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便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