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致头歪向患侧 ,面部转向健侧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本病治疗方法较多 ,我们 1988— 2 0 0 1年共收治 36例 ,其中 33例采用选择性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36例 ,男 31例 ,女 5例。首次就诊年龄8d~ 17岁 ,手术年龄 6个月~ 17岁。右侧胸锁乳突肌挛缩2 9例 ,左侧 7例。胸锁乳突肌内侧头挛缩 2 2例 ,外侧头挛缩6例 ,内外侧头均挛缩 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 5例 ,其中 3例治愈 ,2例改用手术治疗。共手术治疗 33例 ,均采用选择性胸锁乳突肌切断术。1.…  相似文献   

2.
3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 3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进行治疗 ,术中强调彻底松解 ,使胸锁乳突肌充分回缩 ,术后采用侧卧式训练方法。结果:2 8例经 1~ 5年随访 ,效果较好 ,优良率 96 %。 结论 :3~ 5岁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最佳手术年龄段 ,而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方法多采用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式。Ferkel首先报道了胸锁乳突肌延长成形的改良术式 ,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该术式治疗 2 8例患儿 ,其中男 17例 ,女 11例。年龄 4~ 13岁 ,平均 7.4岁。随诊时间 1~ 5年 ,平均 2 .4年。 9例以胸骨头紧张为主 ,5例以锁骨头紧张为主 ,14例胸骨头和锁骨头均紧张。手术方法 :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头内外缘间、锁骨上 1.0cm处作横行切口。分离出胸骨头及锁骨头 ,胸骨头“Z”形切断 ,锁骨头自止点切断 ,将头颈置于中立位。如上部肌仍紧张 ,于乳突下作一弧形切…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出生后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孪缩和纤维变性所致的一种畸形。我科自1995-1998年采用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36例,随访2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获随访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4岁。头位分娩9例,臀位15例,足位1例,剖宫产3例。生后1个月内发现颈部有硬条索的13例,发现有颈部肿块10例。27例有按摩史,最短1个月,最长1年8个月,平均7个月。其中有1例曾应用激素局部注射。本组术前均摄颈椎X线片排除其它原因斜颈。有2例在其它院术后效果欠佳而来院再次手术。2治疗方法本组全…  相似文献   

5.
马江卫  高光明  杨振邦 《吉林医学》2012,(29):6356-635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使胸锁乳突肌充分松弛回缩,术后采用支具外固定,功能锻炼。结果:3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优22例,良8例,差1例。结论:患者最佳手术年龄为2~7岁,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胸锁乳突肌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童常见的先天颈部畸形,多为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1995年以来,我院吸收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点,以恢复外观、保证胸锁乳突肌的功能为原则,采用胸锁乳突肌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3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治疗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形成的畸形 ,出生后即发病 ,随着生长发育畸形越来越明显。我院从 1 993~ 2 0 0 1年共诊治 1 8例 ,其中手术矫正 1 5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 8岁 9例 ,9~ 1 2岁 5例 ,1 6岁 1例。手术情况 :单纯切断起点锁骨头和胸骨头者 9例 ,切断该肌起、止点三头者 6例。2 治疗方法2 1 保守治疗半岁以内婴儿确诊后 ,首先进行患侧硬块的按摩 ,并进行手法扳正 ,将下颏转向患侧 ,并逐渐把它抬高 ,同时把头偏向健侧 ,每日 3~ 4次 ,每次 1 5min左右 ,病儿在睡眠时应取仰卧位 …  相似文献   

8.
张颖  韩作峰  祁秀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38-938,968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及所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周岁以内的患者采用手法按摩为主;周岁以上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充分回缩。术后采用包扎、固定及侧卧式训练方法。结果:40例经两年随访。效果较好,优32例(80%),良7例(17.5%),劣1例(2.5%)。结论:1~6岁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最佳手术年龄,胸锁乳突肌切断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肌性斜颈系—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所致的斜颈,表现为头和颈的不对称畸形,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现将我院1989年3月至1996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肌性斜颈2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26岁,平均11岁。其中2~12岁12例,13~20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由于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该病若不能及时矫正,可使小儿面及颈部畸形加重。甚至发生斜视。1987-2003年。我们采用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治愈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治疗肌性斜颈解放军第五医院杜鸿章,穆希胜,陈国能,闫乔生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有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胸骨头切断的单极松解法,乳突附着点及胸骨、锁骨头切断的双极松解法或双极松解法加肌肉抽出术等。我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及所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周岁以内的患者采用手法按摩为主;周岁以上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充分回缩,术后采用包扎、固定及侧卧式训练方法.结果40例经两年随访,效果较好,优32例(80%),良7例(17.5%),劣1例(2.5%).结论1~6岁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最佳手术年龄,胸锁乳突肌切断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松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45例。结果 :45例均获得良好矫正。结论 :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疗效优于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局部粘连少 ,没有复发。包括颈阔肌、颈深筋膜的彻底松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因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畸形。由于部分患儿家长对本病早期治疗认识不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患儿面、耳、眼、颊等部位畸形发育而影响生活质量。笔者自1996—2007年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门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诊治愈先天性肌性斜颈32例,其中1岁以内患儿通过按摩、理疗、手法矫正等方法进行3~6个月的保守治疗,大多数病例完全治愈。超过1岁的患儿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经门诊手术切断或延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而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龄患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例及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医院10例大龄患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胸锁乳突肌双切口同时行颌枕牵引,纠正侧弯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通过随访,大部分儿童恢复效果理想。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应在6岁以内手术,大龄儿童则应同时行颌枕牵引,纠正侧弯。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变在于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纤维样改变.传统的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虽然疗效确切,但会在患儿颈部留下永久性的手术疤痕,难以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内镜手术由于具有微创的特点,因而在现代医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我院于2005年7~8月应用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4例,取得初步效果,现结合文献就相关护理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肌纤维化、挛缩,影响面颈部发育而出现头颈、颜面向患侧偏斜畸形。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育畸形逐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3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所有3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均见声像图异常.21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内可见肿块,13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增厚、回声不均.结论: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方北  袁冰  刘海祥  何昌颖  杨萍  吴向东 《吉林医学》2012,33(22):4739-4740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先天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的超声表现,对其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先天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均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其中78例表现为局部肿块型,8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