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 RFID 技术构建出居家护理远程监控系统,对于出院居家护理的病人以及老年人进行跟踪,跟进病人康复情况,建立病人居家与医院无间断的联系,使医院对病人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线射频追踪(RFID)技术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子采样和平板倾注法对PIVAS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检查,并对工作人员使用RFID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启用RFID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由48.00%提高为93.67%(P<0....  相似文献   

3.
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背景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首先由英国皇家空军用于识别本国飞机,随着其可靠性提高和成本降低,人们对该技术的兴趣不断增加。目前RFID的可靠性已足以支持生产工艺、医疗保健服务和安全控制的优化。国际输血协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lood Transfusion Working Part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SBTWPIT)在全面分析RFID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门急诊输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5月门急诊输液的37 6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2009年7月~2010年7月门急诊输液的43 25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RFID门急诊输液系统输液。RFID门急诊输液系统是我院与台湾富士康公司合作,研发、应用门急诊RFID输液系统,再造门急诊输液流程,并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建立健全监控、考核制度,确保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姓名差错、输错或换错液体7例,发生提前拔针造成患者再次穿刺26例,漏输1组或2组液体6例;试验组应用RFID门急诊输液系统后,无输液护理差错发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工核对所需时间为(51.4±3.2)s,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从患者排队取药交费至输上液体)为(120±27.4)min;试验组人工核对所需时间为(15.1±2.4)s,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为(90±6.4)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生未做皮试行静脉穿刺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投诉率由应用前的14次降至2次,服务满意率由应用前的79.8%上升至92.4%。结论:RFID技术在门急诊输液中的运用有效解决了我院门急诊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优化了输液流程,值得推广使用,各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对系统维护、更新,确保门急诊输液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评价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开发智能血液冰箱、物联网血液转运箱、自动化血库系统、智慧血液管理软件等构建物联网血液智慧管理平台(方案),将血液贮存与管理软硬件系统有机结合,将分布式血液贮存储设备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解决临床医师的用血顾虑。结果物联网技术、RFID与制冷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基于RFID的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其将血液贮存、使用与质控管理集于一身,实现了对临床用血的全流程监管和信息追溯。血库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与电子交叉配血,精简和优化了临床用血流程,患者输血等待时间(min)由40±10缩短至<2;全程冷链物流确保出库血液的贮存质量,临床用血科室得以退回未输(完)的血液,输血科可以再发放临床或用与其他医院调剂。结论基于RFID血液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了临床用血智能化管理和血液(袋)信息追溯;医院血库前移至用血科室,提高了临床输血效率、避免了血源浪费,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种多功能、简单易操作的检验自助服务系统,解决检验就诊排长队问题,提升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方法采用全新的、极易操作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设计和开发检验自助服务系统。结果一台自助服务机同时实现了自助取号、自助取单、自助打印条码、自助检验结果查询等多项功能。结论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服务系统的实施,大大减低了信息输入的失误率,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交叉污染,保护了个人隐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2006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产品生产商之一,截至2011年,每年的销售额达到9.5亿美元。有专家估计,未来中国的绝大部分产品都会携带一个射频识别技术标签[1]。而在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中,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利用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流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个病区,由不同年资的人员进行操作,对比引入RFID技术前后的PIVAS工作流程的差错率、用时、人员数等。结果引入RFID技术后,工作时长显著缩短,差错率显著降低,节省工作人员1名。结论 RFID技术是减少PIVAS工作差错率、提高PIVAS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在PIVA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过常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菌种,这是一批可贵的生物资源,对于这些数量大、种类多、保存期限长的菌种,采用传统常规的管理很难做到严密、有效和安全。而任何管理上的点滴疏漏都有可能对公众造成健康危害,这是疾控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而采用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编码技术等集于一体的电子芯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可以克服管理上的难点,保证管理的重点实施。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中心上海安技防伪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过将近1年的合作开发,应用电子芯片RFID技术,研发出菌种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条形码管理血液制品的缺陷,探索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并利用该技术对输血科进行管理,形成初步的管理系统。方法对红细胞悬液模拟进行RFID技术管理,包括入库、储存、出库、废弃血袋回收、不合理出库等方面的监控。结果通过RFID技术,有效实现了自动识别和跟踪每袋血制品的入库、存储、使用和血袋回收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各类异常现象并报警提示。结论 RFID技术可以有效简便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作为血液智能化管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续上期)4技术推荐ISBT WIPT RFID专门工作组推荐在输血医学领域血袋和储血容器使用被动型HF(13.56 MHz)技术,理由包括:1)现行ISO 18000-3是被证明的成熟标准和技术;2)全球规范标准支持HF;3)HF特性支持在全球血库和医院部署;4)该频段的标签成本较低、阅读器硬件成本最低;5)没有对血液产品和输血安全不良影响的确凿证据;6)HF无线电能量场较低,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医疗仪器电磁干扰的风险;7)HF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器械包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效果,该系统由我院护理部、供应室、手术室与富士康公司研发人员共同开发管理软件并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供应室、手术室、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落实了手术器械安全,完善了手术病人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血液制品的生产与发放都受到严格的管理,发达国家的血液中心通常采用计算机数据管理,其中大多数又使用条形码作为安全识别血液制品的方法.在工业上,射频识别(RFID)被用于识别供应链中转移的产品.本文介绍技术基础、一般的医疗保健方面以及RFID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为了促进RFID在输血医学的使用,2005年ISBT"自动化与数据处理"(WPADP)工作小组成立了RFID任务组.本文的作者就是该任务组的主席.  相似文献   

14.
魏革 《护理研究》2011,25(29):2635-2637
对条形码、射频识别(RFID)、自动、标识技术的工作原理、特性、分类与医院移动护士工作站、物品供应链的追溯管理以及婴儿的安全识别等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1):759-759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现已加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中国数字化期刊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CMCC系统、《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知名检索系统;而从2003年起,美国化学文摘(CA)也开始收录我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在血袋上粘贴RFID标签和建造通道式智能门,探讨RFID技术在血液成品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达到血液成品管理的精细化、准确化和安全化。方法取去白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等血液制剂若干,在血袋厂商标签上面的压缘处黏贴RFID标签,整盒(10—15袋/盒)和整箱(40—80袋/箱)血液制剂不同高度下依次通过装有不同型号阅读器智能门,分别观察漏读情况和确定通道式智能门所使用的阅读器;整盒贴有无源型电子标签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在4℃±2℃冷库、≤-25℃冷库、≤-50℃冰柜内储存24 h后,观察标签外观变化和测试不同温度对标签读取功能的影响。结果无论何种血液成分,RA9650阅读器与其的高度差为5—50 cm时,漏读率均为0;4℃±2℃和≤-50℃超低温,未对实验所选取的RFID标签造成肉眼可观察的物理改变,也未发现对RFID信号误读率有明显影响。结论 RFID技术在血液成品库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血液的整批入库、逐袋定位、成批出库防信息疏漏、血液运输过程中温度监控等环节,达到了精细化、准确化和安全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7):615-615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现已加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解放军医学图书馆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知名检索系统以及荷兰《医学文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血液采集、运输全程冷链监控,确保每袋血液全程在温控范围内。方法采用射频献血码RFID标签标记每袋血液,应用互联网+技术实时记录血液采集、运输的时间、温度及地理信息,并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查询并查看相关信息。结果对浙江省血液中心武林院区采集的391份血液,使用射频献血码RFID标签并互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控系统显示该批血液运输温度控制在2-10℃,运输时间都控制在30 min以内,通过物联网技术发现该批血液在运输及血液储存全程冷链温度均符合《血液储存要求》(WS 399-2012)。结论全程冷链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结合射频RFID技术对每袋血液的实时监控,监测每袋血液从采集、运输、发放至医院的全程的冷链控制,保证血液的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岩  赵体玉 《护理研究》2014,(2):525-526
我国是2006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产品生产商之一,截至2011年,每年的销售额达到9.5亿美元.有专家估计,未来中国的绝大部分产品都会携带一个射频识别技术标签[1].而在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中,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利用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具有数据存储量大、读写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标签物理性能好等优点[2].自2004年国外开始将其应用于医疗管理以来,它被认为是比现行条形码技术更合适的识别定位系统.近些年,国内外医疗行业尝试将射频识别技术逐渐引入手术室管理,用于病人及工作人员身份识别、手术信息核对等,并对手术器械、医用设备及耗材、药品等的管理及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对降低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错误、用药和输血错误、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医疗事故和失误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联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研究。方法 初次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PAF)患者269例,按临床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79例、成功组190例。应用经食管超声(TEE)测量左心耳血流速度(LAA-v),常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及CAAP-AF评分,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测量左心房储器期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应变(LAScd)、左心房泵期应变(LASct),比较各参数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左心房储器期应变、左心耳血流速度是阵发性房颤预测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敏感指标。结论 超声参数可以多指标联合筛选术后易复发的患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降低手术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