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肝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系列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作用HepG2细胞,以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根据MTT实验结果,分别采用浓度为0,6.25%,12.5%,25.0%的黄芪注射液作用HepG2细胞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癌细胞中NF-κB的表达。
结果: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对HepG2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39192。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黄芪注射液能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
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下调细胞NF-κB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化钴(CoCl2)模拟缺氧环境下肝癌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以不同浓度(0,50,100,200 μmol/L)的CoCl2处理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24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Per3、Cry1、Cry2、CKIε的mRNA表达。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未处理Huh7细胞(0 μmol/L CoCl2)无HIF-1α表达,而各浓度的CoCl2处理后,Huh7细胞出现明显的HIF-1α的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随CoCl2浓度增加而升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oCl2处理后的Huh7细胞中Bmal1、Per1、Cry2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而CLOCK、Cry1、Per2、Per3、CKIε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且均呈CoCl2浓度依赖性(均P<0.05)。 结论:缺氧微环境可能是引起肝癌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10,20,30,40,50 μmol/L)处理HepG2不同时间(6,12,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上述浓度的姜黄素作用HepG2后,分别采用细胞黏附人工重组基底膜法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趋化能力。结果:MTT结果显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姜黄素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黏附与趋化能力,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有效抑制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可望作为肝母细胞瘤患者潜在的化疗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DZD-8(4-苄基-2-甲基-1,2,4-噻二唑烷-3,5-二酮)对小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方法:54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50 μg/(kg·h),共13次]诱导AP,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末次注射雨蛙素30 min后,腹腔注射10 mg/kg TDZD-8。于末次注射雨蛙素后3,6,12 h,各组分别取动物6只,测定血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后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分析胰腺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血淀粉酶与IL-6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与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但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上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DZD-8对小鼠急性胰腺炎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10,100 μmol/L)汉黄芩素作用胰腺癌Panc-1细胞24 h,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将20只荷Panc-1细胞移植瘤裸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汉黄芩素组(汉黄芩素60 mg/kg,1次/d),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150 mg/kg,1次/周)与联合用药组(汉黄芩素+吉西他滨),连续给药2周并停药7 d后,比较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无处理的对照细胞比较,3个浓度汉黄芩素处理后的Panc-1细胞OD值均明显降低,凋亡率均明显升高,且均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汉黄芩素组,吉西他滨组与联合用药组移植瘤的生长均被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为24.8%,30.5%,66.1%,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明显大于两个单药组(均P<0.05),但两单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肿瘤组织CD31(反映MVD)与VEGF的表达均明显减少,且吉西他滨组,汉黄芩素组,联合用药组减少程度依次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汉黄芩素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能一定程度抑制胰腺癌在体内的生长,并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该作用的机制部分与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生长与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MA(5 mmol/L)作用于SW480细胞24 h后(以培养相同时间无处理的SW480细胞为对照),分别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用CCK-8法和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3-MA作用后,SW480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增殖与凋亡检测结果显示,3-MA作用后,SW480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而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3-MA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3-MA抑制Notch1蛋白表达从而改变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结合蛋白(AIB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细胞株L02,AFP阳性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及AFP阴性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AIBP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构建AFP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CD,TK)+AIBP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3.1-AFP-AIBP-yCD/TK,并转染Hep3B和SMMC7721细胞,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IB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AIBP mRNA和蛋白在正常肝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各肝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下调,且Hep3B和SMMC7721细胞中下调明显。成功构建pcDNA3.1-AFP-AIBP-yCD/TK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入Hep3B和SMMC7721细胞。转染后AFP阳性Hep3B细胞生长到明显抑制,但AFP阴性SMMC7721细胞增殖不受影响;两种细胞的AIBP基因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而VEGFR-2,VEGF和MMP-9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表达下调。定量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BP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下调,AIBP与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而与细胞增殖能力无关;成功构建了联合基因载体pcDNA3.1-AFP-AIBP-yCD/TK。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盐水腹腔灌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均为假手术组、ANP模型组(模型组)、温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ANP模型组(预处理组),术后6 h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清淀粉酶与细胞因子含量,PCR法检测胰腺组织HSP70、p38MAPK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中NF-κB的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预处理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升高,但预处理组各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与预处理组胰腺组织HSP70、p38MAPK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但预处理组HSP70 mRNA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38MAPK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呈弱阳性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而预处理组呈中等阳性表达。 结论:温盐水腹腔灌洗可能通过诱导HSP70表达而抑制p38MAPK及NF-κB活性、下调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改善大鼠ANP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草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凋亡及自噬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05,0.10,0.20,0.40 mmol/L)的甘草素处理MCF-7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上浓度的甘草素处理MCF-7细胞48 h后,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吖啶橙(AO)染色,观察细胞自噬。结果: 随着甘草素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MCF-7细胞的存活率不断降低,部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草素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的凋亡率不断增高,从0.20 mmol/L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浓度的甘草素作用下,MCF-7细胞均产生自噬现象,但随着甘草素浓度的增加,自噬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甘草素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该作用与其促进凋亡及诱导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术中胃癌周围注射不同比例的紫杉醇(PA)与载药纳米炭(CNP)混悬液后引流区淋巴结内PA的含量。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术中注射2 mL PA+1 mL CNP混悬液)和B组(20例,术中注射1 mL PA+1 mL CNP混悬液),采集手术切下的胃癌周围淋巴结,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黑染淋巴结内的PA含量。结果:A组第1站与第2站淋巴结PA含量分别为(2.68±0.26)μg/g和(1.53±0.11)μg/g;B组分别为(1.65±0.13)μg/g和(0.89±0.08)μg/g。两组第1站淋巴结PA含量均明显高于各自第2站淋巴结,A组两站淋巴结PA含量均明显高于为高于B组对应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NP对PA药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PA带入淋巴结而起到淋巴化疗作用,且携带量在一定范围内随PA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HA(0,25,50,100,200 μmol/L)分别作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分别用流式细胞仪、real-time PCR和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上述梯度浓度的DHA作用 Bel-7402细胞48 h后的凋亡情况、Bim基因表达和caspase-3活性。结果:不同浓度、不同时间DHA作用后,Bel-7402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均P<0.05);细胞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均P<0.05),但无明显时间依赖性(均P>0.05)。不同浓度DHA作用48 h后,Bel-7402细胞凋亡率、Bim基因表达和caspase-3的活性均明显增加,且均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结论:DHA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途径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30、40、50、60μmol/L)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12、24、48h后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μmol/L)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24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24h后Bax、Bcl-2、Cleaved-caspase-3、Cytochrome C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对LNCaP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姜黄素能诱导LNCaP细胞凋亡,10、20、40μmol/L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24、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1±0.95)%、(15.46±1.13)%、(26.13±1.56)%和(11.19±1.74)%、(25.80±2.47)%、(38.72±2.89)%,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同时姜黄素能够降低LNCaP细胞中Bcl-2的表达,上调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NF-κB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姜黄素加入白血病细胞株THP-1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15μmol/L姜黄素作用24h后,凋亡率为(26.504±0.617)%,与对照组(1.232±0.120)%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姜黄素诱导THP-1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姜黄素可降低NF-κB的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且表达量与姜黄素的作用呈剂量相关。结论姜黄素能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THP-1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下调NF-κB表达继而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致急性肺损伤(ALI)时肺泡巨噬细胞(AM)中肿瘤抑制因子cylindromatosis(CYLD)的表达及其与NF-κB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大鼠AM后,实验组给予TNF-α刺激(AP致ALI体外模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AM分别在处理后0、1、3、6、12h,行相关炎性因子,以及CYLD、NF-κBp65、NF-κB必须调节蛋白(NEMO)及IκBα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上,AM中释放的各炎症因子、以及CYLD、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在0h均无差异(均P0.05),但其后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TNF-α、IL-1β、IL-6、NO的释放均在1h明显升高,且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从1h开始,CYLD蛋白表达明显下调、NF-κB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其后均有所恢复;NEMO蛋白表达从1h明显上调,3h时表达降低,6、12h表达量再次回升。实验组AM中CYLD与NF-κBp65、NEMO及IκB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759、-0.849、-0.813,均P0.05)。结论:AM中CYLD的表达可能在AP致ALI时降低,进而其对NF-κB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抑制减弱。上调CYLD的表达可能是减轻AP致ALI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别用10、25、50、75、100μmol/L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LNCaP细胞,5、12、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24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5 h后W 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IκBα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之间与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姜黄素诱导LNCaP细胞出现剂量依赖性G2/M期阻滞(P<0.01),各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姜黄素作用24 h后LNCaP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后,LNCaP细胞内IκBα的表达无变化。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体外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肾癌细胞株A49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PPAR-γ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姜黄素(10、50、100μmol/L)处理A498细胞12、24、48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肿瘤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Bax及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观察PPAR-γ阻断剂GW9662对姜黄素作用的影响。结果姜黄素(10、50、100μmol/L)分别处理人肾癌细胞株A498细胞24、48、72h后,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下调了A498细胞中Bcl-2的表达,增加了Bax和PPAR-γ的表达。GW9662部分地消除了姜黄素对A49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姜黄素抑制人肾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涉及到PPAR-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uo H  Yu JH  Chen K  Ye Z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56-125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kBα)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10、25、50、75和100μmol/L 浓度的姜黄素对雄激素依赖性及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 LNCaP 和 PC3进行干预,5、12和24 h 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4 h 后细胞周期变化;5 h 后 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中 IkBα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显著抑制 LNCaP 及 PC3细胞的生长,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将两种前列腺癌细胞阻滞于 G_2、M 期[LNCaP 与 PC3细胞,空白对照分别为(11.4±1.3)%与(17.3±1.7)%,100μmol/L 姜黄素作用后分别为(27.3±2.8)%与(33.4±4.0)%],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姜黄素作用于 LNCaP 细胞后,细胞中 IkBα表达无变化(F=0.129,P>0.05);但作用于 PC3细胞后,细胞中 IkBα的表达明显增强,呈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F=31.618,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活化 IkBα在 PC3细胞中的表达发挥抑制 PC3细胞增殖的作用。对于 LNCaP 细胞,姜黄素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细胞内代谢产物形成等方式抑制 LNCaP 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