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体检者225例,其中高尿酸血症组125例,对照组10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压、血肌酐、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HUA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收缩压、舒张压、TG、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情况。方法:选取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与30例非高血压患者,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值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方法 检测389例高血压病患者及400例健康者血清尿酸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血尿酸水平398.6±97.2μmol/L,健康组血尿酸水平212.3±85.1μ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u=28.61,P <0.01).389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97例,占25%;400例健康者并发高尿酸血症11例,占3%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血压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病患者应常规检测血尿酸水平,高血尿酸者应监测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00例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等因素对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00例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性发病率为36.02%,女性发病率为7.11%,对比分析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同性别之间的关系,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41~70岁之间患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年龄在22~4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具有显著年龄、性别差异性,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晓 《当代医学》2008,(12):50-5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高血压病人和正常血压组的血尿酸水平,分析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65.2±130.2)μ mol/L.其中,男性为(375.6士126.3)μmol/L,女性为(347.5土124.5)μmol/L.健康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5.2±102.8)μmol/L.其中,男性为(326.4±108.3)μ mol/L,女性为(310.6±102.9)μmol/L.高血压组平均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 1).结论 高血压病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2010年安徽省成人慢性肾脏病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调查了安徽省18岁以上常驻居民3 800例,其中资料完整者3 374例。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127例,粗患病率为7.70%。经安徽省常驻人口年龄、性别校正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04%、7.8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程度、肥胖、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慢性肾脏病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一致,积极控制体质量和血脂、减少饮酒有助于预防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并分析无锡地区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4485名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男性为21.83%,女性为6.37%,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发生率都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或〈0.001)。结论无锡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高尿酸血症易伴发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的丰富性增加,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进而导致痛风病的发生,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水平与高血压有一定相关性,并且多变量分析方法显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一组与营养不均衡机体代谢失调有关的疾病,多同时出现,而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研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为临床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银川市、吴忠市五个社区≥45岁的人群1295名(回汉比例为1∶1.91)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检测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1调查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为142例,总患病率为10.97%。回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7.87%;汉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2.47%,汉族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回族(χ2=6.385,P=0.011)。2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7.82%,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4.3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9.839,P=0.000)。各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3回、汉族人群高血压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P<0.05的水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被选入多因素模型,TG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B=0.265,OR=1.303),HDL-C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子(B=-0.239,OR=0.788)。结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与民族、性别、高血压、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有关,预防高尿酸血症可从控制血压、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着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油田在职职工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由专业医务人员,按“健康体检表”内容逐项完成被检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测量。抽空腹12小时静脉血完成FPG、2hPG、TG、HDL—C、SUA、Flns等测定,并计算HOMA—IR。结果:在1243例在职职工中检出MS192例。检出HUA154例。MS患者中HUA患病率(35.4%)明显高于NMS人群(8.2%)(P〈0.001);HUA在MS各组分中检出率明显高于NUA人群;DM的SUA明显低于NGT和IGR;SUA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HUA与MS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提示HUA是MS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10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将其分别分为高尿酸组(n=42)与正常尿酸组(n=67)、IMT正常组(n=45)与IMT增厚组(n=64),比较各组患者的血脂、尿酸、颈动脉IMT等指标,其中血脂、尿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颈动脉IM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8.53%(42例);高尿酸组患者血甘油三酯(TG)[(2.83±1.24) mmol/L]、总胆固醇(TC)[(5.80±1.3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97±0.98) mmol/L]及颈动脉IMT水平[(1.08±0.19) mm]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2.28±1.12) mmol/L、(5.32±1.13) mmol/L、(3.61±0.82) mmol/L、(0.98±0.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419.28±60.17)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51.11%(23/45),分别高于IMT正常组的(345.92±52.09)μmol/L及29.69%(19/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5235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指标测定等检查.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结果 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4.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1.5%比10.2%,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体重指数(BMI)增加显著升高,在BMI<25和≥30的男性中分别为14.4%、30.4%,女性中分别为7.2%、17.0%.血尿酸水平在男、女性中均随BMI增加显著升高[男性(328 ±83)、(383±86)μmol/L;女性(251 ±70)、(293±75)μmol/L;均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仅在女性中随年龄增加显著升高(40-70岁以上:5.8%-18.0%,P<0.01).降压药物、血脂异常、吸烟、饮酒均显著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均P<0.01),但 Ⅰ、Ⅱ、Ⅲ级高血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中BMI、饮酒和应用利尿剂,女性中年龄、BMI、血脂异常、吸烟和应用降压药物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相对较低,性别、年龄、BMI、降压药物、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等均可影响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不同性别的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3.
张宁波  张帆  黄星涛 《海南医学》2013,24(15):2209-22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年龄及性别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代谢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将年龄和性别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0岁者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患者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女性,且年龄与性别均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贾学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6-2077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与血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者共188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血压水平和一般资料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A组)68例,IMT增厚组(B组)64例,IMT斑块组(C组)56例。均检测血UA,分析血uA水平与IMT的关系。结果①血UA水平C组和B组均高于A组(P〈0.01),且C组高于B组(P〈O.01)。②相关分析显示:IMT与血UA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已存在血管损害,颈动脉粥样硬化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68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坦组34例,每天口服氯沙坦50 mg,卡托普利组34例,每天口服卡托普利25 mg,药物剂量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治疗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尿酸水平,并对两组进行了比较。结果①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氯沙坦组血清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卡托普利组无明显变化(P>0.05);③氯沙坦组头晕1例(2.9%),头痛1例(2.9%),卡托普利组咳嗽5例(14.7%)。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可安全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氯沙坦合用小剂量双克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降尿酸作用。方法 :4 6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n =19)、氯沙坦 +双克组 (n =15 )、对照组 (n =12 ) ,分别予氯沙坦 5 0mgqd、氯沙坦 5 0mg +双克 12 .5mgqd ,洛汀新 10mgqd、观察两周 ,其间三组均不使用其他影响尿酸的药物 ,并观察血尿酸变化。结果 :氯沙坦和氯沙坦 +双克组均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 (p <0 .0 0 1) ,两组间降血尿酸效果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无明显差异。结论 :氯沙坦 +双克后仍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伟 《疑难病杂志》2010,9(4):267-26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6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组)和45例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组)以及42例老年正常体检者(C组),对其相关指标包括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等进行检测。结果A组,B组的SBP、DBP、BMI等均高于C组(P<0.05,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B组的HbA_(1c)、FBG、TG、HDL-C、hsCRP、UA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A组HDL-C、UA、hsCRP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血尿酸和血脂异常,监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并进行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钱喆  周国宝  李俭春 《海南医学》2011,22(21):23-2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19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步记录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晨峰组(73例)和非晨峰组(120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和心电图ST段偏移程度和偏移的时相性,研究心肌缺血和血压变异的关系。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检出ST段水平型压低分别为34.2%与14.2%(P〈0.01)。57.6%的ST段压低发作出现在清晨6:00~8:00,相关分析表明,凌晨血压和血压晨峰与对应时域ST段压低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与无血压晨峰的高血压病患者比较,具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更常见,且多出现在清晨。  相似文献   

19.
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损害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7例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实验组,19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监测高血压病在日间、夜间及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对早期肾损害时尿mAlb、血β2-MG、尿β2-MG进行测定,研究其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血压变异性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高血压痛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反映早期肾脏损害的各指标差异也均有显著性,各亚组高血压病患者日间及24小时的血压变异性与尿mAlb、血β2-MG、尿β2-MG呈正相关,而夜间的血压变异性与各指标均无关。结论降低日间及24小时血压变异性可能阻止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发展,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肾功能、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住院的高血压病人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7.68%;尿酸水平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而增加,Ⅲ级高血压病人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高血压病人。随高血压级别增高,TC、APOA1、APOB、CREA、Cys-C呈升高趋势,HDL-c、动脉硬化指数(Arteviosclerosis index,ASI)呈降低趋势,表明高血压与脂代谢紊乱、肾功能障碍有关;高尿酸(Hyperuricemia,HUA)组与正常尿酸(SUA)组相比,HDL-c、ASI、CREA、Cys-C、GLU、GGT、APOA1、TG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脂代谢紊乱、肾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比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反过来证实HDL-C、ASI、CREA、Cys-C、GLU、GGT与高尿酸血症紧密相关。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紊乱、肾功能障碍、糖代谢异常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