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能力培养引入课程教学 整体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较少有系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2002年起开设了面向全校自然科学专业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入门:科研论文的构思、撰写和发表”系列公共课程,针对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撰写发表论文中的问题进行系统讲授,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介绍该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攻读学位课程要与撰写学位论文并重,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能力,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这是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明确要求。笔者在2000年以来的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写作能力,不仅是帮助学生如何撰写一篇可以发表的论文的问题,而且对帮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提高创新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3.
课程学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尝试从课程学习入手,通过优化课程知识结构,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病原生物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国内外情报学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医学科研机构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创新能力在医学科研机构情报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并从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创新环境、提供实践平台和研究生自我教育方面提出改革医学科研机构培养情报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深化,面对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概念引入,高等护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论文撰写及发表等诸多环节。本文就高等护理教育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是医学院校研究生实验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就医学免疫学研究生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优化实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规范实验考核和提高教师素质等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护理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现场实施与临床实践、论文撰写与发表等环节的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为提高研究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认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学科融合的读书报告活动,对多学科融合教育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慧瑾  黄兆胜 《华夏医学》2012,25(2):292-293
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学位论文的严谨训练,研究生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23-127
随着我国医疗及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许多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逐渐意识到科学研究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已经成为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SCI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成为每位研究生在求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我校为了提高研究生阅读和撰写SCI论文的能力,实施了SCI论文研读汇报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引下,鼓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撰写及发表SCI论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该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为"主动研究性学习",对培养研究生形成正确的科研思路、掌握科研技能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校SCI论文研读报告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