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胸部肿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管气管插管,切皮前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50 mg,继以静脉输注0.2%普鲁泊福和氯胺酮等复合液,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继以静脉输注0.2%普鲁泊福和芬太尼等复合液,间断吸入恩氟烷和追加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TNF-α、IL-6、IL-8浓度变化;两组术后均同时实施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4、24、48 hVAS.结果 氯胺酮组在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开始后4 h、术毕24 h血清TNF-α浓度[(1.40±0.22)、(1.46±0.22)、(1.36±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54±0.09)、(1.58±0.17)、(1.47±0.22)μg/L](P<0.05);氯胺酮组在术毕48 h血清IL-6浓度[(30.53±3.35)ng/L]低于对照组[(34.64±2.61)ng/L](P<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8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术后24、48hVAS[(3.2±0.2)、(3.1±0.7)分]低于对照组[(3.7±0.5)、(3.5±0.7)分](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抑制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产生,术后24、48 h VAS降低,减轻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低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无高血压病史、嗜酒和滥用去痛药史;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2~37岁.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非超前镇痛组(B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A组在麻醉满意后手术开始前经静脉给予氯胺酮0.3~0.4 mg/kg,B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氯胺酮0.3~0.4 mg/kg,术后均连接PCA装置.术中观察麻醉镇痛效果、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8、12、24、48h镇痛效果.结果 A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100.00%,B组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在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超前硬膜外镇痛和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拟行开胸手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后硬膜外镇痛组(C组)和超前硬膜外镇痛组(P组),每组15例.两组均于T10 ~ T1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P组切皮前20min时硬膜外注射0.5 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ml.C组术后待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ml.两组于硬膜外穿刺前(T0)、术后2 h(T1)和术后18 h(T2)分别采集静脉血6ml,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升高(P<0.05);P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T1:(401±84) nmol/L、(12.5±5.8) mg/L、(51±84) ng/L;T2:(482±70) nmol/L、(20.4±6.2) mg/L、(72±11) ng/L]均低于C组同时间点[T1:(502±91) nmol/L、(16.3±3.6) mg/L、(70±21) ng/L;T2:(566±77) nmol/L、(27.2±8.5) mg/L、(86±17) ng/L] (P<0.05).结论 与术后硬膜外镇痛相比,超前硬膜外镇痛可更好地抑制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 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80例.术后镇痛PCEA组为0.3%罗哌卡因200 ml;PCIA组为芬太尼20μg/kg、曲马多6mg/kg、昂丹司琼16mg加0.9%Nacl溶液至100 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镇痛与镇静评分、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自控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为1.2%(1,80),PCIA组为12.5%(1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自控镇痛满意度:PCEA组(2.80±1.56)分,PCIA组(3.00±1.68)分,均达到满意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EA和PCIA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但采用PCEA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因此,PCEA是开胸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自控镇痛方法 .术后镇痛单独应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案对胃癌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I组)、七氟烷吸入麻醉组(Ⅱ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Ⅲ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2 h(T1)、术后1 d(T2)、术后3 d(T3)测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TNF-α水平.结果 三组T1、T2CD3+、CD4+、CD4+/CD8+均较T0明显下降(P<0.05),且I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Ⅲ组T3恢复至T0水平,与I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和T2血清IL-6[I组:(292.6±45.6)、(258.5±28.8)ng/L;Ⅱ组:(284.8±36.6)、(252.6±26.2)ng/L;Ⅲ组:(260.6±32.6)、(244.8±22.0)ng/L]均较T0明显升高[I组:(225.5±23.5)ng/L;Ⅱ组:(224.6±23.2)ng/L;Ⅲ组:(222.8±21.6)ng/L](P<0.05),T3均恢复至T0水平(P>0.05).三组各时间点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抑制胃癌手术应激反应,减轻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的特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在妇科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妇科的手术为下腹部手术,故我院一直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但术中经常出现二氧化碳气腹引起的不适感而导致患者体动而影响手术,我们便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低剂量氯胺酮对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K组:术中给予氯胺酮(0·75mg/kg);T组:曲马多(1·5mg/kg)用作术后镇痛,病人术后如有需要,可追加曲马多,记录总剂量,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术中使用氯胺酮可在病人苏醒时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约持续1h,可增强术后曲马多的止痛效果。K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0)较T组(10/20)高(p>0·05),但高危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等的发生率K组(0/20)较T组(3/20)低(p<0·05)。结论术中预先给予低剂量的氯胺酮可在术后产生足够的镇痛作用及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果;使用氯胺酮的并发症较曲马多为多,但是后者所引起的并发症却比前者要危险得多。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结果运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可大大提高了麻醉安全性。结论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并发症少,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抑制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内毒素+氯胺酮20μg/kg·min(L+K20组)、内毒素+氯胺酮40μg/kg·min(L+K40组)。在注射内毒素4h后处死动物开胸取标本,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丙二醛(MDA)、NO-2/NO-3浓度。结果L组肺组织的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氯胺酮预处理组肺组织iNOS、MDA、NO-2/NO-3浓度较L组明显下降,且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而抑制效应增加。结论氯胺酮能明显抑制内毒素诱导大鼠肺细胞因子的表达,对内毒素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拟行开胸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全静脉麻醉)和Ⅱ组(静吸复合麻醉).PCA药物为曲马多1 100 mg 芬太尼0.3 mg 格拉斯琼4.5 mg,生理盐水稀释为150 ml,负荷量为曲马多1.5 mg/kg 格拉斯琼1.5 mg.PcA设置:背景输注量2 ml/h;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 15 min.安置PCA泵后1、2、6、24、48及72 h记录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BP、HR、RR、SpO2;PCA按压次数、追加曲马多的剂量及副作用. [结果]Ⅰ组1、2 h VAS评分、PCA总按压次数、追加药物显著高于Ⅱ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VAS评分、镇静程度、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A初期,全静脉麻醉开胸手术的患者比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需要更多的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2.
许祖琼 《健康大视野》2006,14(8):102-102
目的 探讨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的成功护理措施。方法 对104例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护理分析。结果 通过采取重点掌握儿童的生理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3.
<正>氯胺酮是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但临床上对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及镇痛药的协同作用意见有分歧。该研究旨在观察氯胺酮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对舒芬太尼作用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实施全身麻醉有创手术患儿60例,ASAⅠ~Ⅱ级,年龄60天~14岁,平均(6.5±5.5)岁,体重6~60 kg,平均(18.2±23.5)kg。以咪哒唑仑0.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老年开胸手术病人3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与硬膜外复合全麻组(C组)。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h、24h、48h采血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cTnT的浓度。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CK、AST、LDH在术毕及术后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cTnT在术后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除CK在术毕24h高于麻醉前外(P〈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K、AST在术毕及术后6h显著低于G组(P〈0.05),LDH在术后6h显著低于G组(P〈0.05).而cTnT在术后6h、24h及48h均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比单纯全麻更能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80例。术后镇痛PCEA组为0.3%罗哌卡因200ml;PCIA组为芬太尼20ug/kg、曲马多6mg/kg、昂丹司琼16mg加0.9%NaCl溶液至100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镇痛与镇静评分、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自控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为1.2%(1/80),PCIA组为12.5%(1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自控镇痛满意度:PCEA组(2.80±1.56)分,PCIA组(3.00±1.68)分,均达到满意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EA和PCIA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但采用PCEA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因此,PCEA是开胸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自控镇痛方法。术后镇痛单独应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与单纯应用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40例。以一次性静脉镇痛泵(2ml/h)分别行静脉术后镇痛。F组:单纯芬太尼镇痛,0.4μg/(kg·h)芬太尼+5mg氟哌利多。KF1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镇痛,0.2μg/(kg·h)芬太尼+40μg/(kg·h)氯胺酮+5mg氟哌利多。KF2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镇痛,0.2μg/(kg·h)芬太尼+80μg/(kg·h)氯胺酮+5mg氟哌利多。各组镇痛泵中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各组患者镇痛48h内的静息镇痛评分(VAS方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幻觉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静息镇痛评分在12h内KF1组和KF2组明显低于F组(P〈0.05),而在12h后没有明显差别(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KF1组和KF2组显著低于F组(P〈0.01)。KFI组和KF2组之间在静息镇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三组中均无幻觉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剂量,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降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7.
许乃福  赵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02-1203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迅速、镇痛确切且对新生儿无抑制的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300例急诊剖宫产术,ASAⅠ~Ⅱ级,年龄22~37岁,随机分为超前镇痛(实验)组(A组,n=150)和对照组(B组,n=150)。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选腰L1~2为硬膜外穿刺点,头向置管3.5cm,A组注入2%利多卡因4ml+氯胺酮0.8mg/kg,B组仅注入2%利多卡因4ml,两组均观察5min无脊麻征象后,术中局麻药均为1.5%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混合液,根据麻醉平面分两次注入局麻药7~10ml,术后均连接PC%A装置。术中观察镇痛效果、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4、8、12、24、48h镇痛效果。结果:A组镇痛效果优良率达100.00%,B组达8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从注药至切皮平均时间为(8.2±2.1)min,B组为(14.4±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VAS在术后2、4、8、12、24h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给予氯胺酮、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混合液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可提供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对母婴无不良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地佐辛持续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术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两组患者术毕前30min均给予地佐辛0.1mg/kg和托烷司琼6mg静脉注射,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接镇痛泵持续地佐辛静脉镇痛。手术后2、4、8、16、24h时行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6、24h时VAS、BC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Ramsay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改善开胸患者术后地佐辛持续静脉镇痛的效果,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开胸手术病人3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与硬膜外复合全麻组(C组)。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 h2、4 h、48 h采血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cTnT的浓度。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CK、AST、LDH在术毕及术后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cTnT在术后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除CK在术毕24 h高于麻醉前外(P<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K、AST在术毕及术后6 h显著低于G组(P<0.05),LDH在术后6 h显著低于G组(P<0.05),而cTnT在术后6 h2、4 h及48 h均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比单纯全麻更能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Ⅰ、Ⅱ、Ⅲ组).Ⅰ、Ⅱ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分别经直肠给予羟考酮10 mg;腹腔注气前Ⅰ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注射;Ⅱ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肌肉注射;Ⅲ组为对照组.观察全身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患者术后24 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随访术后镇痛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全身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Ⅲ组有4例,Ⅰ、Ⅱ组未发生.Ⅰ、Ⅱ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各时间点VAS、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Ⅲ组(P<0.05);患者术后24h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Ⅰ、Ⅱ组低于Ⅲ组(P<0.05),Ⅰ、Ⅱ组相近.术后24h吗啡用量Ⅲ组[(5.55±2.66)mg]高于Ⅰ组[(0.40±0.66)mg]、Ⅱ组[(0.46±0.73)mg](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Ⅲ组(40.0%)高于Ⅰ组(10.0%)和Ⅱ组(20.0%)(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治疗效果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机体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