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液监视是一个国家的血液监测和警报系统,从血液采集到受血者随访,收集并分析所有的输血不良反应,以便去除事发原因,并且阻止其再发生。在法国,血液监视系统是法律规定的,公示输血事件是一种法定职责。血液监视网络与每家医院和血液中心的联络员取得联系,通过法国血液监视人汇总信息。在监视系统启动4年之后,每1000次同种输血发生2.3次输血事故,这说明在预防细菌相关的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或循环超负荷等方面起到了作用。然而,仍须通过改进信息管理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血液安全监测(haemovigilance,HV)报告中若干指标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各HV系统的特点和当前血液安全基本状况,探讨国内HV工作的发展方向。方法 国际HV报告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HV系统的2020年度报告,国内HV报告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度血液安全监测报告。从上述HV报告中选择若干指标型数据予以分析,包括献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感染、输血相关死亡和输血相关肺部并发症。结果 各国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022%(英国),最高为3.2550%(澳大利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141%(德国),最高为0.3580%(法国);输血传播感染发生率最低为百万分之0.72(英国),最高为百万分之14.33(澳大利亚);输血相关死亡发生率最低为百万分之0.77(澳大利亚),最高为百万分之11.47(英国)。结论 在已建立了成熟有效的HV系统的国家或地区,输血是高度安全的。各HV系统监测范围和判定标准的不同使得相关数据呈现极大差异。相较于国际HV系统,国内HV数据尚不全面,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并执行采供、用血机构为一体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探讨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总结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采供血机构,并与用血机构的输血信息联系起来,构建共同协作机制,实现输血链的所有过程的监控。结果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输血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计输血11 414例,反馈不良反应检测报告79份,占总输血人数0.69%。结论形成预防和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完整体系,最终建立血液预警系统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 已有几个国家建立了血液监测网,以提高输血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掌握程度。这里列举了血液监测网1994年到1999年三月总的组织情况以运作结果。设计和方法 血液监测网依靠输血中心和医院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一些意外的和棘手的输血相关事故,并发相关输血误差报告到国家数据库(输血事故报告电子数据管理部门)。结果 到1999年3月1日时,国家数据库已经存有从该网建立到1998年12月31的输血  相似文献   

5.
正血液监测是一个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从血液采集到受血者追踪整个过程的监视和报警系统,其目标是检查、收集和分析所有的输血不良反应,以便纠正其引起的原因,防止再次发生~([1])。从献血者的选择到临床用血的所有环节都能发现输血危险因素,因此,加强血液管理、合理用血、及时纠正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是保护受血者和献血者健康的关键。1血液监测方向建立血液监测系统需要采供血机构和用血医疗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委员会(Working Partyon Haemovigilance,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于2011年公布了《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1](以下简称《监测标准》)。《监测标准》以欧洲血液安全监测网络和其他血液安全监测系统使用的以及已公开发表文献给出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为编制基础,经ISBT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委员会(2006年9月2日开普敦会议)评审通过后,已在国际血液安全监测网络(International HaemovigilanceNetwork)应用。现将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7.
英国输血重大事故预防系统(SHOT)报告证实,逾4年期间报告的输血案件(n=910)的59%是由于输注了不正确的血液成分(错误血液)所致。接受错误血液造成54例患者的重大致病事故,5例患者死亡。血液使用效果(EUB)组织承担了大量的审查核实工作,结果发现输血过程的所有领域均有可能发生差错:采样、采血和输血。一次对从业者(5个地区的561人)输血基础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范围:57—84%)的普通注册护士(RGN)从未接受过输血知识的专业培训。20%的RGN在SHO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儿童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09~2014年儿童受血者输血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医院连续6年成分输血30 518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66人次,发生率为0.54%;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占80.73%(134/166),其次为发热反应,占12.65%(21/166)。儿童常用的血液成分中,机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P0.05)。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无关;1岁以上年龄组儿童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0~1岁儿童(P0.05);有3次及以上输血史的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血液肿瘤病区、肾脏和风湿免疫病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均为P0.05)。结论儿童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输血存在风险,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对儿童输血患者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血液肿瘤病区和肾脏、风湿免疫病区,年龄大于1岁、有3次及以上输血史的儿童,输注机采血小板时,应加强输血过程的监测和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时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特点。方法 收集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展血液安全监测的哨点单位报告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985例,分析其报告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特征。结果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类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6.60‰)远高于输注红细胞类(1.64‰)和血浆类(1.25‰),所有血液成分的过敏反应报告发生率(1.24‰)高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0.63‰)和其他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呈现偏态分布、前高后低的特点,输注红细胞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散分布在前140min,占79.56%,输注180min后仍有较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注血浆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前60min,占56.92%;而输注血小板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20 min~100 min,占80.33%,在不同时段发生反应的例数波动较大。过敏反应发生比较急骤,输注30min~60min其发生数量相对最高;FNHTR发生相对较缓,输注部分血液成分时发生反应的数量有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高峰的现象。结论 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0.
背景 ABO血型人为配血错误是输血治疗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床边对受血者或所输血液血型的错误鉴定。研究设计和方法 作者开发一种计算机辅助输血管理系统,用于床边受血者血型和血液成分鉴定,并以条形码作为自动故障报警/安全简单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使我们对血液成份的使用进行实时监测。系统防止输血错误的效能评价是通过网络监测输血过程,分析3年来输血错误的自愿和强制性报告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安阳市4家医疗机构549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状况,为有效预防和处理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促进输血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4年来安阳市4家医疗机构64 251例输血病历的调查,对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分别按医院、反应类型、输血种类等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64 251例临床受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49例,整体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85%,总体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类别的输血不良反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占81.95%;不同血液成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51.18%,单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占39.34%.结论 随着白细胞滤除技术的应用,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已经远低于过敏反应发生率;全面的免疫血液学检查在输血前的开展非常重要,加强输血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观察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及伤口愈合的影响,笔者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各大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08例肿瘤患者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溶血性输血反应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导致病人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卫生部相继颁布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4.19.5.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卫生部已颁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版)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输血科(血库)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输血治疗行为与溶血性输血反应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 最近我们在一名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罕见的抗-Jk~b+抗-E抗体,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沈某 男 30岁,血型为B型,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因贫血,半月内输注B型血液3次,计800ml。前2次输注后未见不良反应,第3次输血后,血红蛋白未见上升,第4次拟再输血,与B型血液交叉配合时,盐水介质中主侧出现凝集反应。经检查,发现患者巩膜黄染,尿潜血试验阳性,血清总胆红质45.5μmol/L,直接胆红质12.4μmol/L,间接胆红质33.2μmol/l。血清学检查证实患者血清中含有抗-Jk~b、抗-E,选择B,CCDee,JK(a+b-)血液输入,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Hunter地区病理学服务中心为澳大利亚的4个都市和11个农村医院提供输血服务。为提高血液的可利用率、维持血液库存贮备和减少交叉配血的比率,建成了一个为输血实验室和远离输血实验室的地区的计算机血液配型电子血液发放系统网络(EBRS)。这是一个创新,使得没有输血实验室的边远医院的工作人员经训练后可发放计算机配型过的血液。研究设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 ,信息量迅速增大 ,计算机在输血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输血科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血液质量 ,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并通过大力开展成分输血 ,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充足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同时输血科也是连接医院、患者、血站的纽带和桥梁。输血科管理工作繁重 ,加上血液的特殊性 ,微小的失误将可能造成严重的输血事故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输血科对血液管理工作的要求 ,建立输血科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已成为输血科现代化管理的需要[1,2 ] 。1 管理模式的设计 输血科计算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纽约州必须对400家提供输血服务的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以保证受血者的安全。计划组成 监督检查包括职员的教育培训、成立输血专家委员会、实验室和血库的规章制度、实验的熟悉程度、对输血相关错误和事故报告的要求、对全部血液采集化验发放的跟踪、检查、与FDA合作和事故报告的调查等。书面政策和指南(如脐血、输血相关传染病、术中血液回输)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观察 通过教育方法,由监督检查保证标准的正常运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运用范围或补充的教育指南应由定期的实践标准评估及复习资料报告来确定。结论 这各种监督检查计划可有效地提高输血医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输血材料研究的深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逐渐减少,人们对输血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医用生物材料与血液间接或直接接触,将对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及血浆蛋白等成分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血栓形成、溶血、补体系统激活及血液中有形成分改变.医疗器械的血液相容性评价是医用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介绍输血技术的研究进展,自身输血为何能得到广泛应用,进而阐述了3种自身输血方法的涵义,各种输血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以及常见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医院全流程血液冷链监管体系,对血液从医院入库到患者输注全过程提供冷链保障并进行实时监管,保障血液储存质量和患者输血安全。方法研发便携式医用血液保存箱,对血液物流转运过程提供冷链保障;构建智慧冷链监控系统,对血液在输血科内部储存、输血科至病区物流转运、血液在病区暂存全流程进行温度采集和监控,将温度数据上传至冷链监控云平台;将医院HIS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临床输血移动护理APP系统,与智慧冷链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对接,共享云平台温度数据,实时获取每1袋血液从入库到输注全过程的温度数据,存储于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可查询溯源。结果医院全流程血液冷链监管体系运行后,保证了血液储存质量,临床护理血液输注时间符合率(血液离开冰箱后30 min内输注)由原来的84.4%提升至98.8%(χ~(2 )=134.75,P<0.05);全流程血液冷链监管体系应用后,可以实现临床不需要血液退回2次发放,2018年上半年输血科共回收临床退回血液近50 000 mL,避免血液浪费、节约了大量宝贵血液资源。结论医院全流程血液冷链监管体系的构建,保证了血液储存质量和临床护理血液输注时间符合率,同时实现血液回收避免了血液浪费,提升医院血液管理水平,对于保障输血安全和血库前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作者对20,000多单位血液受血者进行追踪,以鉴定通过输血传播的感染。设计 对受血者进行随访调研。背景伦敦北部的22所医院。参与者 近期输血的成年患者。主要结果测定 在输血9个月后采集受血者血液标本,检测HCV、HBV、HIV和HTLV-Ⅰ型、Ⅱ型感染标志物。通过与输血前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比较来区分新近感染或输血前感染。结果9,920例患者参试。对21,923单位血液的5,579例受血者进行了追踪,但未发现输血传播感染病例。对乙型肝炎,21,043单位血液的输血传播感染范围为0(可信限范围95%,5,706例受血者输血感染风险为0~1);丙型肝炎为0/21,800单位血液(输血感染风险0~1/5,911例受血者);HIV为0/21,923单位血液(输血无感染风险为0-1/5,944例受血者);HTLV为0/21,902单位血液(输血感染风险为0-1/5,939例受血者)。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和住院之后感染了乙型肝炎,但被证明不是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176例(3%)患者在住院之前已感染了乙型肝炎,16例(0.29%)感染了丙型肝炎,5例(0.09%)感染了HTLV。结论:在英国,目前通过输血传播的感染极少,而通过医院其它途径比输血途径更可能获得感染。在感染患者中较多的是以前获得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