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微量血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伤的关系,以及瞬态耳声发射(TEOAE)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对580例(1 160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于生后3~14天采用TEOAE及AABR联合检查,对其中可疑的患儿于生后3个月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及40Hz相关电位检查,并记录其微量血胆红素高峰值。结果:①三组患儿随微量血胆红素水平增高,听力筛查阳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TEOAE和AABR筛查发现异常者,经ABR及40 Hz相关电位检查(40 Hz-AERP)诊断,均发现有听力损伤,最终确诊听力损伤3耳,与筛查手段无关。结论:①胆红素水平越高发生听力损伤的可能性越大。②TEOAE与AABR联合筛查有利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蜗后病变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86例高胆患儿和5 525例正常新生儿所做的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普通高胆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初筛未通过37例(17.70%),42 d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复筛未通过16例(7.66%);严重高胆组TEOAE初筛未通过23例(29.87%),42 d AABR复筛未通过15例(19.48%);对照组TEOAE初筛未通过496例(8.98%),42 d AABR复筛未通过68例(1.23%).高胆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明显多于正常新生儿,而且血清胆红素越高,听力异常率越高.所有高胆新生儿最终确诊为听力障碍为3例. [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有影响,因此对高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和随访是必要的,同时及时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减少听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袁欣  侯茜  刘昕  李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4):316-317,326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损伤的定位及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 对照组足月新生儿 3 0例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2 7例 ,出院前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s ,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automatic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ABR )检测。对TEOAE未通过者于生后 6周进行复筛 ,AABR未通过者于生后 3个月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测试。  【结果】  99只耳通过TEOAE ,82只耳通过AABR ,3只耳 3个月随访仍未通过ABR ,确诊为听损伤 ,2只耳为轻度 ,1只耳为中度。听力筛查通过率随胆红素水平的上升而下降。TEOAE方法通过率各组差异无显著性 ,AABR通过率则与之不同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合并酸中毒及感染降低AABR通过率。 【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损伤发生在耳蜗后 ,仅用TEOAE方法进行听力筛查易发生漏诊 ,采用AABR方法则能提高筛查阳性率。对胆红素 >2 5 .6μmol/L的患儿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4.
快速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听性脑干反应(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特点。【方法】对700例未通过使用瞬态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筛查的新生儿和高危儿于生后42 d时应用TEOAE AABR进行听力复筛,AABR未通过者需进行ABR确诊。【结果】TEOAE复筛未通过率为18.3%,接受AABR筛查未通过率为12.7%。2例高危儿初筛TEOAE通过,而AABR复查未通过,后经两次ABR确诊为听力异常。【结论】AABR具有快速、方便、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能降低TEOAE筛查假阳性和假阴性,是一种比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尤适合高危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5.
黄安源  李顺品  唐俊  杨广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26-1827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对2003年3月~2005年12月在该院产科出生的41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3天,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ABR于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125例,通过3886例,通过率94.2%,复筛239例,通过209例,复筛仍未通过20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16例。在41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初筛假阳性率为5.4%,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为0.1%。结论:虽然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可忽视,应重视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以合理的处置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ed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41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d~3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A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125例,通过3886例,通过率为94.21%;复筛239例,通过209例;复筛仍未通过20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为16例。在41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初筛假阳性率为5.40%,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为0.10%。结论虽然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可忽视,应重视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合理处置,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全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用全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对瞬态耳声反射(TEOAE)两次筛查均未通过的157例婴儿再次进行筛查。结果157例中82例双耳均显示通过,75例未通过的婴儿中左耳未通过的23例,右耳未通过的15例,双耳均未通过的37例。显示TEOAE两次筛查的假阳性率为52.23%。结论全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具有快速、方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TEOAE与AABR联合用于新生儿听力复筛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518例采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初筛,筛选后未通过的患者,在出生42天后采取TE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若患儿依然未能通过则要采取ABR进行最终检查。结果:采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初筛的患者,有40例患者未能通过筛查,之后为患者采取TE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复筛,有8例患者未能通过,最终采取ABR检查确诊8例患者存在听力异常。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6%,初筛假阳性率为7.72%,复筛假阳性率为6.82%。结论:为新生儿患者采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复筛,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患者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确诊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保证新生儿听力异常能够尽早发现和治疗,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新生儿患者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瞬态耳声发射(TEOAE)在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听力复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3月1日~2009年2月2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高危儿)681例(1 316耳)出院前使用TEOAE初筛,在生后42天时使用AABR+TEOAE进行复筛,TEOAE或AABR未通过者均行ABR检查。结果:TEOAE初筛有201例未通过。593例高危儿(87.08%)42天时接受TEOAE+AABR复筛,34例(5.73%)复筛未通过,其中28例接受ABR检查,最终确诊听力异常14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06%,其中2例为听神经病(0.34%)。结论:高危儿听力障碍发病率高,使用AABR+TEOAE复筛能降低听力筛查假阳性和假阴性,能发现更多有听力障碍的患儿,在高危儿听力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结果临床分析,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并就ABR和TEOAE联合筛查诊断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听神经病进行大致探讨。方法:以2006年6月~2009年6月1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B两组,按1∶3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的正常新生儿546例为对照组;初筛复筛均采用筛查型OAE,复筛未通过新生儿转诊听力诊断中心行听力学评估和医学诊断。结果:A组(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81例,男53例,女28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30.86%(25/81),ABR异常率70.37%(57/81),确诊听力障碍23例,确诊率28.39%(23/81);其中11例为TEOAE初复筛通过、ABR检测为缺失或严重异常、高度怀疑听神经病的患儿现已纳入重点随访对象。B组(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101例,男66例,女35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17.82%(18/101),ABR异常率43.56%(44/101),确诊听力障碍9例,确诊率8.91%(9/101)。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μmol/L)546例,男317例,女229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8.79%(48/546),ABR异常率1.28%(7/546)。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失程度成正相关。ABR和TEOAE联合应用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特别是听神经病患儿听力的早期评估比单独TEOAE测试应用更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