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血供的第2跖骨底、伸拇短肌腱皮瓣移植修复外踝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足背血管的第2跖骨底、伸拇短肌腱、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外踝伴皮肤和下胫腓韧带或腓距韧带缺损4例,供瓣区移植中厚皮片覆盖。结果 4例重建后外踝外形近似正常,骨瓣愈合时间为3~4个月,踝关节功能满意,移植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该术式可修复不同类型的外踝复合组织缺损,有操作简单、易行和受区适应性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治疗成人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术式,应用带血管蒂跖骨瓣逆行移位植骨治疗4例,效果满意。随访1年6个月以上者2例,X线片示第二跖骨头呈圆形,密度均匀,跖趾关节功能良好。认为,带血管蒂跖骨瓣逆行移位植骨可为缺血坏死跖骨头带入可靠的血供和各种成骨因素,并可达到清理关节腔,骨内减压和凿除骨赘,修整跖骨头等目的  相似文献   

3.
外踝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报道外踝缺损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6年开始采用带血供的第二跖骨底骨瓣、跟骨瓣等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各种外踝缺损8例。结果 重建后外踝外形近似正常,骨瓣愈合时间为3~4个月,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踝缺损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根据跗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背动脉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跑内侧动脉及跗外侧动脉有恒定的骨膜支分布于第一楔骨及骰骨的背侧面。以上述血管为蒂可以切取第一楔骨及骰骨骨瓣,用于修复足踝部骨析、骨不连及骨缺损。1991年以来,施行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位术3例,带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移位术3例。经随访各例骨连接良好,无并发症。认为对于足踝部某些骨折、不连接及小量骨缺损,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带血供第二跖跗关节骨瓣移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道带血供第二跖跗关宵移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30例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锖二跖跗关节形态、结构和血供来源,设计以足背血管为蒂的第二跖跗关节移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缺损的术式。结果 临床应用4例,移植骨瓣成活良好。随访1~2年,拇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关节移植体血管解剖位置恒定,对供区影响小,重建后的拇指及鱼际部外形正常,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缺损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跗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背动脉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跗外侧动脉有恒定的骨膜支分布于第一楔骨及骰骨的背侧面。以上述血管为蒂可以切取第一楔骨及骰骨骨瓣,用于修复足踝部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1991年以来,施行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位术3例,带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移位术3例。经随访各例骨连接良好,无并发症,认为对于足踝部某些骨折不连接及小时骨缺损,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蒂掌骨瓣移位修复掌骨骨不连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血管蒂掌骨瓣移位修复掌骨骨不连与骨缺损陈瑞光关活茂我院从1993年6月开始,对掌骨骨不连或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带血管蒂的掌骨瓣移位修复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7~53岁。均为创伤所致的掌骨陈旧性骨折,其中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掌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应用足背动脉蒂第二跖骨移植15例,其中合并第三跖骨移植5例(含骨皮瓣13例);旋髂深动脉蒂的髂骨瓣移植20例(含骨皮瓣2例);旋髂浅动脉蒂的髂骨皮瓣1例;旋肩胛动脉蒂的肩胛骨瓣移植10例(含骨皮瓣6例)治疗创伤引起的各类掌骨缺损.结果骨瓣平均骨愈合时间2~3个月,修复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掌骨缺损程度分别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KJ  Hou SX  Zhang WJ  Wang F  Guo JD  Sun DM  Zheng X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84-787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小腿、足解剖结构和伤后骨与软组织易缺损的特点,利用游离髂骨移植必须携带周围肌肉,设计带血管蒂的髂骨肌肉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软组织缺损;髂骨肌肉瓣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后于骨瓣周围肌肉表面皮片覆盖。结果手术后1周,移植皮片全部植在髂骨周围的肌肉表面,皮片成活间接证明移植骨瓣成活;皮片全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3例;术后1个月均可见髂骨瓣与受区断端间有少量的骨痂形成,修复足跖骨4个月后拔除克氏针,胫骨6~8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扶拐行走2~4个月:术后随访经6~15个月(平均10个月),双下肢等长,无溃疡,行走负重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单纯髂骨游离移植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一次完成手术操作,解剖塑形及外观比传统术式更满意,是修复小腿及足外伤软组织和骨缺损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筋膜外踝前动脉蒂外踝骨膜骨瓣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成人尸体动脉灌注标本10具20侧小腿,观测外踝前动脉的起源、走行、外径、主干长度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根据解剖学特点设计带筋膜外踝前动脉蒂外踝骨膜骨瓣临床应用10例,随访时间6个月-6年。结果 临床用以治疗新鲜、陈旧距骨骨折共9例、胫骨骨折l例,术后均获满意愈合。按Kenwright疗效标准评定,优5例,良3例,可2例。结论 带筋膜外踝前动脉蒂外踝骨膜骨瓣为修复距骨骨折、骨不连、骨坏死及陈旧性胫骨下段骨折提供了一个新而可靠的供区。  相似文献   

11.
应用穿支皮瓣治疗下肢远端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或带蒂穿支皮瓣在治疗下肢远端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穿支皮瓣游离或带蒂移位修复胫前及足踝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28例.游离移植13例: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前2例,踝前3例,足背2例,足跟2例;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4例.带蒂移位15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前4例,修复内踝2例;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跟6例,外踝及足背各1例;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近节(足母)趾背侧1例.抗生素液灌流伤口7例,万古霉素明胶海绵残腔填塞8例.结果 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出现静脉回流不足,表浅坏死,自行愈合,其余皮瓣无坏死.随访6个月~2年,2例复发,分别经1次和2次手术后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皮瓣外形满意.3例行二期骨移植.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可行走,患肢完全负重,按足部疾患治疗效果标准评定平均为84.5分.结论 游离或带蒂穿支皮瓣血供良好,可用于治疗残腔不大的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内踝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8月至2009年4月,根据腓骨头区域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了以膝下外侧血管束为供血的腓骨头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内踝骨皮肤缺损4例,内踝缺损均累及骨骺,皮肤缺损面积为3~6 cm × 8~10cm.结果 4例腓骨头复合组织瓣血供丰富,全部存活,朱出现血管危象.术后随访4个月至4年,4例骨端全部愈合,重建内踝形态良好,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腓骨头复合组织瓣是修复儿童内踝骨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ibular head composite flap for bone and skin defect at medial malleolu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Aug. 2005 to Apr. 2009, 4 children cases(2 male, 2 famale, from 3 to 11 year) with bone and skin defect at medial malleolu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fibular head composite flaps pedicled with lateral inferior genicular vascular bundle. The skin defect was 3- 6 cm × 8-10 cm in size. Results All the 4 compostie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 months to 4 years with good bony healing. Both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in ankle joint. Conclusions The fibular head composite tissue flap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bone and skin defect at medial malleolu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应用足背多叶皮瓣联合肌腱移植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 在显微应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胫前动脉为主干,分别以内踝前、足背动脉、外踝前血管为分支,构建成足内侧、足背、足外侧多叶皮瓣并携带(足母)短伸肌腱和第5趾固有伸肌腱,修复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共12例,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足背多叶皮瓣移植是修复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应用足背多叶皮瓣联合肌腱移植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 在显微应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胫前动脉为主干,分别以内踝前、足背动脉、外踝前血管为分支,构建成足内侧、足背、足外侧多叶皮瓣并携带(足母)短伸肌腱和第5趾固有伸肌腱,修复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共12例,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足背多叶皮瓣移植是修复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应用足背多叶皮瓣联合肌腱移植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 在显微应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胫前动脉为主干,分别以内踝前、足背动脉、外踝前血管为分支,构建成足内侧、足背、足外侧多叶皮瓣并携带(足母)短伸肌腱和第5趾固有伸肌腱,修复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共12例,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足背多叶皮瓣移植是修复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8~65岁.致伤原因:车轮绞伤19例,重物压伤5例,电锯伤3例,骨髓炎2例,足跟部鳞状细胞癌1例.皮肤缺损6.0 cm×5.5 cm~16.5 cm×11.0 cm者14例,均合并足后跟或足底皮肤缺损,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及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6.0 cm×5.0 cm~18.0 cm×12.0 cm;皮肤缺损2.5 cm×2.0 cm~5.5 cm×4.5 cm者16例,采用足外侧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4.0 cm×3.0 cm~8.0 cm×7.0 cm.供区采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覆盖. 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破溃,2例出现胼胝.皮瓣痛觉或触觉部分或完全恢复,两点辨别觉恢复至1.0~3.2 cm.供区外观恢复良好. 结论采用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具有切取简便、损伤少、不影响患肢血供、可选择性高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是足跟皮肤缺损修复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股外侧肌上端肌支股骨骨(膜)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外侧肌上端血管肌支的分支分布情况,设计以股外侧肌支为蒂的股骨骨(膜)瓣移位术,并进行了摹拟手术。1989年2月~1999年2月,以股外侧肌支为蒂切取股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股骨上段骨不连、骨缺损7例。结果股外侧肌上端肌支来自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肌支在大转子尖下(16.8±3.0)cm发出肌骨膜支和骨膜支,肌骨膜支外径1.4~1.7mm,长度2.7~5.6cm,骨膜支外径0.4~0.6mm,长度1.2~1.5cm。骨膜血管向下或水平走行,达骨膜后发出吻合支,参与形成股骨血管网,分布于股骨上段。临床应用的7例,术后经18~42个月的随访,骨折于术后10~18周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活动度在180°者4例,120°者2例,65°者1例。供区愈合良好,无不适。结论以股外侧肌上端肌支为蒂的股骨骨(膜)瓣,可用于修复股骨中上段的骨不连、骨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蹰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躅趾皮肤缺损患者9例,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相近。1例皮瓣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3周后Ⅱ期愈合。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两点辨别觉为6~13mm,患者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患者对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相较于传统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增大,皮瓣血供更有保障,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躅趾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在足部与跖底神经吻合,手部动脉与桡动脉浅支吻合,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足外侧供区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手术时间:带蒂皮瓣转移85~240min,平均160min;游离皮瓣185~425min,平均430min。术后51例皮瓣全部成活。35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9个月,跗外侧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感觉、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结论跗外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薄、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介绍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体会。方法〓本组共15例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20~57岁,平均35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0例,压砸伤3例,机器绞伤2例。损伤部位:单纯小腿损伤的11例,合并足部(包括内、外踝)4例。所有的创面均伴有肌腱的损伤、外露或骨缺损、骨外露。皮肤组织缺损面积18 cm×13 cm~28 cm×16 cm。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2例。采用游离胸脐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术后带蒂胸脐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痊愈。其中创面一期愈合有12例,二期愈合3例。结论〓胸脐皮瓣质好,供皮面积大,有利于治疗大面积缺损的下肢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