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尔正  毛萌君  王晓 《农垦医学》2010,32(4):312-314
目的:分析尸检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差异,探讨医疗纠纷死亡病例的特点。方法:对博州地区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资料完整的58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急诊科、产科、妇科及外科为死亡纠纷的好发科室,乡镇及团场医院死亡纠纷要多于二甲医院及县级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围产期疾病死亡更易导致医疗纠纷。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相比存在一定的误诊,误诊率达36.2%,误诊主要以心脏病变、动脉病变和肺栓塞为主。结论:尸体解剖可以明确死因,对解决医疗纠纷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尸检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和预防依据,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对2000至2015年期间我市医学鉴定中心50例医疗纠纷死亡案件中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尸检,我们发现男性死亡患者多于女性,10岁以下儿童及20~60岁中青年人群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医疗纠纷的医院、科室多见于二级医院和外科;尸检案例中,临床诊断死因不明者6例,法医病理检验查明死因者46例,未发现明确死因者4例。死因明确的案例中,病理性死亡37例,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最多见,非病理性死亡9例;医疗过程中存在的过失行为以二级医院比例最大。结论尸检对于医疗纠纷的鉴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关方面应当加强对尸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求更加有效的为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预防依据,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法医病理鉴定参与医疗纠纷尸检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本司法鉴定中心参与医疗纠纷尸检的19例死亡患者,深入探讨其临床资料,对患者死亡原因、死亡时间进行尸检诊断,将不同死因进行病理诊断阐述并且分析其医院、科室以及同临床诊断的符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由于重症肺炎、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急性心梗以及急性心肌炎等病症是尸检中突发死亡的常见原因;医院门诊以及基层卫生院出现医院纠纷申请尸检的几率最高。结论法医病理鉴定能够有效进行尸检,明确患者具体死因的方式,对于公正、客观判断医患纠纷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应当避免某些常见问题影响最终判断因素。  相似文献   

4.
小儿预防接种后发生急死,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其急死原因常被怀疑与接种有关,因可能影响当地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需及时进行必要的临床调查及详细的尸检以明确死因。我室于1988年至1989年遇三例预防接种后急死的案例,现将临床经过及尸检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 例1,尸检号A88—7 病史摘要:男婴,年龄4个月。1988年12月29日15时30分在乡卫生院接种“百白破”疫苗0.5ml,接种后15小时死亡。接种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法医尸检,探讨死因分布规律及损伤与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18例死因不明或有争议的尸体进行系统的解剖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部分做法医毒化分析。结果 118例尸检中病理性死亡86例,其中心血管疾病居首位,其他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产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原因不明4例;外力致死32例,其中机械性损伤23例,机械性窒息5例,其他4例。结论系统的尸体解剖,准确的死因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有利于有关部门调解、处理医疗纠纷,有助于民事、刑事案件的公正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尸检病例的死亡原因及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不明原因猝死病例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51例病理尸体解剖资料,对其死因及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51例尸检中49例找到了确切死亡的原因,占96%,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常见,占52.9%,其次是中枢系统疾病,占11.8%;再次是肺动脉栓塞,占10%。结论通过对尸检病例的病因和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死因,也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法医病理诊断在医疗纠纷尸检中的重要性。方法就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中前来法医病理鉴定中心进行尸检的75例死亡患者资料进行详尽分析,遵照尸检程序鉴定病理分析结果,统计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鉴定结果。结果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鉴定中有65例相符。结论法医病理鉴定能够为医疗纠纷提供更为准确、客观的尸检报告结果,为解决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一、本文对鞍钢铁东医院1955年1月至1963年1月八年间经尸体解剖308例急死小儿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文小儿急死期限是指平素外表似很健康或虽有轻微疾病但未为一般家长或医务人员所注意,而于24小时内死亡的病例。本组患儿1岁以内者占绝大多数(72.4%)。二、小儿急死死因分窒息死及病死两大类。窒息致死20例(6.5%)。病死则以肺炎为最多共142例(46.1%),依次为各种急性传染病共45例(14.6%),各种出血37例(12.0%),结核病20例(6.4%),先天性心脏病、中毒性心肌炎各为5例(1.6%),其余为较少见的病例。三、本组临床误诊44例(误诊率14.3%)。主要原因是发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不全面,但也可能为其他轻微原发病症状所掩盖。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死亡病例的特点,尤其是尸体解剖量、医院、科室、年龄及死亡原因分布特点,为完善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工作提供经验。 方法:对本校病理尸检中心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2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例,从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医疗机构级别、科室分布和死亡性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尸体解剖量逐年增加:2001年7例,2002年10例,2003年9例,2004年17例,2005年17例,2006年32例,2007年37例,2008年32例,2009年16例,2010年25例。新生儿、婴幼儿组(56例)及30~60岁年龄组(96例)比其他年龄组死亡病例(70例)更易导致纠纷,男女比例为2:1(135例:67例);医院级别以县级医院较多(127例);儿科、妇产科、急诊科及普外科为医疗纠纷好发科室(116例);病理学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居首位(49例)。结论: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可以明确死因,保留证据,对解决纠纷至关重要。儿科、妇产科、急诊科及普外科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冠心病、肺动脉栓塞和动脉瘤破裂,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机械性窒息、各种肺炎等疾病是临床医生在执业中的高风险疾病,对这些病例更应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10.
徐德  周洪亮  薛林  王代文 《西部医学》2010,22(4):749-751
目的总结攀枝花地区20年尸体解剖资料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攀枝花市126例尸体解剖的年龄、性别、死因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尸检中最小者为围产儿,最大者75岁,其中男85例、女41例;阳性解剖111例,阴性解剖15例;95例是涉及医疗纠纷病例;病理性死亡103例,非病理性死亡23例,猝死40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总的误诊率为37.9%;病理性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结论科学准确的尸体解剖不但能够明确死亡原因,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医学依据,而且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也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室近30年尸体解剖所遇到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造成的急死26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占急死病例的第一位。其中又以冠心病和肪肪心占的比率最大。我们对这部分急死病例的病理特点及病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青年急死1268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妥我国中青年急死的特点。方法 从我国22所医学院校或医院病理科和/或法医系登记的急死尸检资料,选出年龄在15~59岁之间的急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选出1268例,男955例,女313例,男:女=3:1。导致中青年急死前三位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35.9%)、消化系统疾病(21.9%)、原因不明者(17.0%)。常见的几种疾病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大脑内出血,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结论 中青年急  相似文献   

13.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37年内亚急死、急死、猝死的尸检材料385例(占尸检总数的13.7%)。从临床基础疾病、性别、年龄、病理解剖诊断、死亡的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分析中讨论了猝死、急死、亚急死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出了有助于临床预测和救治的可能征象和线索  相似文献   

14.
健康长寿是广大人民的愿望,为防治老年期疾病,本文通过尸体解剖材料的调查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直接死亡原因以及对于误诊病例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提供一些诊治依据,加强预防措施。材料和方法本文回顾了我科1956年7月~1986年6月,30年间的尸检病例2441例,选择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病例653例,男性患者376例,女性患者277例,对每个病例从“直接死亡疾病”进行了分析。老年人常可患有几种疾病,为便于统计选其尸检第一诊断,进行了主要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其具有反复发病的特点,病人十分痛苦。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很多,但是寻找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仍是临床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收集了本院1996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采用克咳胶囊及博利康尼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并进行了对照分析,效果较好,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以门诊病人为主,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1]。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5~85岁。对照组:男3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下临床病理尸检及法医病理尸检的现状。方法对本局近10年间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变化趋势做回顾分析,其中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时间段内开展尸体解剖110例资料作为第一阶段,将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时间段内开展尸体解剖110例资料作为第二阶段,做统计整理分析,评估尸检现状特征转变。结果第一阶段临床医疗机构送检84例(76.36%),公安司法机构送检19例(17.27%),医疗纠纷委托性质送检7例(6.36%);第二阶段临床医疗机构送检50例(45.45%),公安司法机构送检29例(26.36%),医疗纠纷委托性质送检31例(28.18%);表明临床医疗机构送检以明确疾病机制变化为目的的病理尸检率不断降低,而由医疗纠纷委托性质送检以此达到解决纠纷的病理尸检率却发生显著提升。结论面对医疗纠纷性质的尸检,更应珍惜病理材料做合理利用,提高病理尸检对疾病进展、病理机制等相关认知,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法医病理尸体解剖240例,进行一般情况、案件性质、死亡分类及死亡原因等分析,并就部分医疗事故(差错)的原因和性质进行讨论,进一步说明了法医病理解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循环系统疾病致急死的特点。方法:从我国22所医学院校或医院病理科或法医系登记的1950~1989年的急死尸检资料,选出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分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共选出752例,男525例,女227例,男:女为2.3:1,6岁以下的儿童67例(8.9%),青少年271例(36.0%),中老年414例(55.1%)。引起急死的循环系统疾病有22种,前四位分别是大脑内出血168例(22.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中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发生的医院,不同时期的分布,临床与尸检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尸体解剖114例,比较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是否相符。结果①114例中,90.4%找到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相符率为25.9%;②尸解逐年增多,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尸解明显增多;③发生的学科以内科为首位,共48例,儿科其次,产科居第三位;④疾病分布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共25例,心血管疾病居次,消化系统居第三位。结论科学准确地进行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给有关部门提供处理医疗纠纷的科学依据,尸体解剖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引起的后果、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某辖区在1995年到2005年的200例尸体解剖资料,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辖区在2006年到2015年间的200例尸体解剖资料,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估相关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尸检率76.5%,观察组尸检率61.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医疗争议委托尸检率方面对照组为10.1%,观察组为47.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因医疗纠纷案件的增多,患者家属多要求有具体尸体检验作为证据,因此对法学尸检、临床尸检的要求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需要对这两方面不断强化,以满足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