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分析和高敏酶免疫分析测定了136例AP患者,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75例和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61例,以及6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ET、白介素-2(interlukin-2, IL-2)、白介素-8(interl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 hs-CRP)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患者的血清IL-2明显降低(P<0.05), IL-8、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均<0.01);SAP患者IL-2明显降低(P<0.01),ET、IL-8、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0.05或P<0.01);MAP患者ET明显降低(P<0.05),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均<0.05)。以上表明:血清ET、IL-8、TNF-α和hs-CRP水平随AP的严重程度而增高,血清IL-2水平随严重程度而降低。结论血清ET和炎性细胞因子是评价AP严重程度的有价值指标,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病程度分为轻度组(20例)和重度组(2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关节液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免疫平衡指标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者关节液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 <0.05),氧化应激指标中的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房钠尿肽(ANP)水平、成熟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水平则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 <0.05)。此外,炎性细胞因子(r=-0.654,P <0.001)与免疫平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05)、氧化应激水平(r=0.55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改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CHF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肺动脉血中NO、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含量,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外周静脉和肺动脉血浆中NO、ET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血浆ACE水平呈现相同的变化;血浆ET增加的幅度大于NO,因此,CHF患者NO/ET比值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性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钾、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CO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可明显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病人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中细胞因子浓度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ASA法检测52例不同程度CHF病人和30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血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心指数(CI)。结果 心力衰竭组与正常组比较,血TNF-α、IL-6、S-TNF-RI分别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与CO、EF和CI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而TGF-β血民心脏扩大参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心脏收缩功能参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细胞因子变化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紊乱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肺心病、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时血浆浓度的变化,ET-1在这两种心力衰竭状态时相关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ET-1浓度。结果:肺心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ET-1值比较有明显差异;而肺心病并尽力 衰竭组与冠同并心力衰竭组血浆ET-1值比较则无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体内ET-1参与了这两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所起的作用基本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之一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等神经体液因素的亢进〔1〕。目前研究明确了细胞因子参与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已发现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过程起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  相似文献   

8.
氯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醛固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家强 《临床荟萃》2000,15(23):1083-1083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AS) ,是机体调节血压、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体系。内皮素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 ,对血管有强大的收缩作用 ,能引起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 CHF治疗前、后血浆 ET和 Ald的变化 ,探讨氯沙坦在 CHF中的作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按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衰分级诊断标准 ,4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 ,治疗组 CHF患者 2 5例 ,心功能 级 6例 , 级 11例 , 级 8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46~ 76岁 ,平均 6 2岁。对照组 CHF患者 2 0…  相似文献   

9.
支亚丽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23-132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哮喘发作组)、48例缓解期患者(哮喘缓解组)和52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NO、ET、IL-10、IL-6的含量和总IgE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的NO、ET、IL-6含量和总IgE均比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而哮喘发作组IL-10的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IL-10与NO、ET、IL-6和IgE之间存在负相关(r=-0.3824,r=-0.4540,r=-0.5653,r=-0.4782,均P〈0.01)。而IL-6与NO、ET和IgE之间呈正相关(r=0.6871,r=0.5633,r=0.5865,均P〈0.01)。结论:NO、ET与炎性细胞因子以不同方式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其测定对于评价炎症程度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雅思达对心衰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心钠素(ANP)水平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雅思达。两组治疗前、后均采静脉血测定血浆ET—1、ANP水平和进行心脏结构与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ET—1、ANP水平均有所降低,左室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以治疗组血浆ET—1、ANP水平降低,左室功能改善为显著(P<0.05)。结论:雅思达可降低心衰患者血浆ET—1、ANP水平,抑制左室重塑,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检测指标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 ET-1)之间,两指标与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Af)、心衰伴肺动脉高压(PAH)等心血管病的关系,以及两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阜外医院严重心衰患者132人,测定他们入院时的血浆LgNT—proBNP和big ET-1浓度(酶联免疫法)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结果严重心衰患者132人(NYHAⅢ-Ⅳ级,年龄24~80岁,男83人,女49人,LVEF13%~66%),其血浆LgNT—proBNP与big ET-1呈正相关(r=0.414,P=0.000)。有、无Af的两组间big 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有、无PAH的两组间LgNT-proBNP和big ET-1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以big ET-1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PA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0.65~0.83,P=0.000),以4.09fmol/ml为big ET-1诊断心衰伴PAH的cutoff值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67.8%。经过6个月的随访,132例严重心衰患者中,有20例发生心源性死亡(15.2%),有25例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8.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包括了年龄、性别、NYHA分级、LVEF、LgNT-proBNP、big ET-1等指标后,只有NT-proBNP是独立的心脏事件再发生的预后因素,RR为5.30(95%CI:2.07~13.55,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也只有NT—proBNP是独立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13.67(95%CI:2.59~72.25,P=0.002)。big ET-1、LVEF、NYHA分级等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没有预后价值。结论NT—proBNP与big ET-1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严重心衰伴舡的患者可能有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big ET-1可辅助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发PAH;NT—proBNP可用于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评估,而big ET-1没有此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临床研究显示,贫血为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增高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本文阐述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并贫血的发病机制,并就其治疗对策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讨论了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对近年来某些新药,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等,在扩张型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价值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是逐渐进行的各种心脏病变、心肌损伤、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最后结局。治疗心衰患者的目标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并防止心衰综合征的进展。这些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和对每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同心衰的临床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子彬  张开滋 《新医学》1995,26(3):122-123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56603)张子彬,张开滋心力衰竭(心衰)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新疗法不断涌现,简介如下。心衰的综合治疗由于心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因而在治疗方面,应根据病因、病程、既往用药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血浆ET 和TNF 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70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 和TNF 含量,选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 患者ET 和TNF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1) ,且心衰程度越重,血浆ET 和TNF 水平越高,CHF 患者血浆ET 与TNF 含量呈正相关( r = 0 .7246 ,P< 0 .001) 。结论 血浆ET 和TNF 的测定有助于诊断心力衰竭和判断心力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缬沙坦对其影响。方法检测 4 8例心力衰竭患者及 2 0例健康者血内皮素 (ET 1)、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浓度。将 4 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2 6例 ,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缬沙坦治疗组 2 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缬沙坦 80mg ,每日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 1个月。并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观察ET 1、AngⅡ和TNF α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ET 1、AngⅡ和TNF 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但以缬沙坦治疗后ET 1和TNF α水平下降显著 (P <0 .0 1)。结论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 ,缬沙坦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 ,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为平 《临床荟萃》1992,7(10):447-448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问题,现有的对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基本上是以舒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基础,难以准确区分舒张功能障碍是由心室内在的舒张特性改变还是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假性异常。临床上约有1/3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检测指标无异常,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无明显下降,对某些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无明显改善心功能作用,此类心衰常称之为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衰。常见病因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烈持久的血管收缩因子,不但直接刺激或激活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而且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它在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的观察,以探讨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液-细胞因子血液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寻找评估心功能的可靠方法。方法测定4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62±14)岁,心力衰竭组]及20例健康献血者或同期入院心功能正常者(年龄、性别与心力衰竭组差别无显著性,正常组)血清组织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心房利钠肽和脑钠素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02,98.11,3.62,3.48;P<0.01),且心功能越差,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组血清心房利钠肽(r=0.597)、脑钠素(r=0.627)、TNF-α(r=0.402)、IL-6(r=0.406)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正相关(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0.848~-0.486);血清脑钠素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8%)、阴性预测值(100%)均属最大。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改变,不仅与心力衰竭的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可以间接反映心力衰竭时左室重塑和左室收缩功能,因此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