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软硬组织形态是实现成功种植治疗的基础.拔牙窝自然愈合过程中牙槽骨存在吸收和改建,最终有可能影响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治疗.实施拔牙位点保存可有效保存拔牙位点软硬组织轮廓,为种植修复创造条件.良好的创口封闭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探讨了拔牙位点保存中不同创口封闭方式的特点,以期为临床上运用恰当的封闭方法达到...  相似文献   

2.
上颌磨牙作为牙周炎的好发牙位之一,根周及根尖区的骨缺损可能波及邻近的上颌窦,增加后期种植修复的风险和复杂程度.而在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利用拔牙位点保存可处理上颌窦底骨缺损,并维持牙槽骨的高度和轮廓,减少后期对上颌窦底提升的需求,降低手术风险,简化治疗过程,获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伴有重度牙周病变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后牙位点保存中运用游离龈组织(free gingival graft, FGG)或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CGF)膜处理拔牙创的疗效。方法:选取有单颗后牙拔除后拟行位点保存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至FGG组和CGF组,每组18例。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后FGG组采用Bio-Oss骨粉+海奥生物膜+FGG;CGF组采用Bio-Oss骨粉+海奥生物膜+CGF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FGG组和CGF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在角化龈宽度、牙槽骨垂直高度及水平宽度变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F组在术后3 d及术后1周的术后疼痛显著小于FGG组(P<0.05)。结论:运用FGG和CGF膜处理拔牙创可以取得相似的牙槽窝软、硬组织轮廓维持效果,且CGF膜的运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是良好的拔牙创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GF联合Bio-Oss骨粉在牙槽嵴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口腔科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30例单颗后牙需拔除后同期行位点保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填充CGF+Bio-Oss骨粉混合物(15例);对照组填充单一Bio-Oss骨粉(15例),两组创面均用Bio-Gide胶原膜覆盖。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通过CBCT测量比较两组间牙槽嵴骨高度、宽度的变化,通过软组织创面愈合率、术后疼痛以及新骨外形轮廓的评分进一步对位点保存效果的评价。结果:(1)CBCT测量结果显示,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均发生吸收,实验组牙槽骨高度吸收量(1.60±0.88)mm小于对照组(2.75±1.85)m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周实验组创面Ⅰ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4 h、3 d、7 d实验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 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开放式牙槽嵴保存术对磨牙拔除位点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因牙周疾病需拔除磨牙的患者,按照给予牙槽嵴保存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6例、单纯骨移植组7例及对照组7例。联合组给予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骨粉与双层可吸收天然胶原蛋白膜(Bio-Gide)保存牙槽嵴,单纯骨移植组仅给予Bio-Oss骨粉,对照组自然愈合。采用CBCT扫描对术前、术后6个月牙槽嵴根方1mm、3mm、5mm处水平牙槽嵴宽度,颊侧、舌侧区垂直牙槽嵴高度。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W5明显高于单纯骨移植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W1、△W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io-Oss骨粉与双层Bio-Gide进行牙槽嵴保存可有效减少牙槽嵴宽度及高度的吸收程度,利于后续种植修复术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膜和Bio-Oss®Collagen分别与Bio-Oss®骨粉联合应用于后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需拔除后牙并行位点保存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CGF组和Collagen组,每组12例。所有患者拔牙后均填入Bio-Oss®骨粉,CGF组使用CGF膜覆盖拔牙创,Collagen组使用Bio-Oss®Collagen覆盖拔牙创。术后1周拆线观察创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测量拔牙位点牙槽骨骨量及软组织厚度。结果    术后1周,CGF组创口均愈合良好,Collagen组中有1例愈合不良,1/3骨粉流失。与术后即刻测量结果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均发生一定程度骨吸收,CGF组垂直向骨吸收(0.98 ± 1.53)mm,显著低于Collagen组[(2.78 ± 1.60)m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817,P < 0.05);CGF组水平向骨吸收(1.83 ± 1.11)mm,与Collagen组[(1.81 ± 1.28)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 = -0.041,P >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CGF组垂直骨高度增加(5.15 ± 2.69)mm,Collagen组垂直骨高度增加(6.16 ± 2.91)mm,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 = -0.883,P > 0.05)。两组颊、腭侧软组织厚度均有所减小;但两组软组织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本研究的2种材料在后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覆盖于Bio-Oss®骨粉均可促进创口愈合,延缓牙槽骨吸收,对维持拔牙位点牙槽骨高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利于后期种植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植体负重1年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牙周科就诊的18名患者共20颗磨牙,种植修复后负重1个月(基线)和12个月对种植牙进行临床检查,记录菌斑指数(silness&leo plaque index,PLI)、植体周软组织探诊深度(peri-...  相似文献   

8.
因重度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迁延不愈而需拔除的磨牙,其拔牙窝骨壁往往破坏严重,自然愈合后会出现种植位点软硬组织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种植修复难度增加且易出现种植体周炎等并发症.微创拔牙位点保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骨增量及维持软组织轮廓,为种植治疗创造良好的软硬组织条件.然而,对于颊舌侧骨壁完全丧失的下颌磨牙位点,拔牙位点保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行磨牙拔除术并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位点保存术;对照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人工骨材料+胶原膜位点保存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拍摄根尖片和锥形束CT(CBCT),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1)应用根尖片测量发现,研究组近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1,P < 0.05);而两组远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9,P > 0.05)。(2)应用CBCT测量发现,研究组颊舌向牙槽骨宽度减少量[(1.68 ± 0.40)mm]小于对照组[(2.32 ± 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4,P < 0.05);研究组近中颊侧和中央舌侧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3.02,均P < 0.05);其他位点牙槽骨高度降低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将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能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行磨牙拔除术并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位点保存术;对照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人工骨材料+胶原膜位点保存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拍摄根尖片和锥形束CT(CBCT),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1)应用根尖片测量发现,研究组近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1,P < 0.05);而两组远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9,P > 0.05)。(2)应用CBCT测量发现,研究组颊舌向牙槽骨宽度减少量[(1.68 ± 0.40)mm]小于对照组[(2.32 ± 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4,P < 0.05);研究组近中颊侧和中央舌侧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3.02,均P < 0.05);其他位点牙槽骨高度降低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将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能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与患者选择通过种植修复体来恢复缺牙区的功能与美观,而良好的牙槽嵴和牙龈解剖形态的保存或重建是修复体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并取得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其在拔除前存在较严重感染与牙槽骨吸收。文章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的临床处置过程,包括结合牙周传统切口技术与微创拔牙,彻底清除拔牙窝感染,促进后续位点保存术后组织愈合手术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拔牙窝位点保存术对牙槽骨的保存和后续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病例一,因左上颌埋伏尖牙导致侧切牙丧失,对拔除的埋伏尖牙和侧切牙施行拔牙窝位点保存术,6个月后种植体植入。病例二,21牙外伤后拔除即刻行拔牙窝位点保存术,术后6个月后种植体植入。最终修复完成后观察临床美学效果。结果:两位患者种植治疗均成功,实现了较为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结论:拔牙窝位点保存术是一个在拔牙后能对牙槽骨不可逆丧失起到补偿和增加骨量的一个可靠方法,为种植创造较好的骨量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PHA对拔牙创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拔除右上颌中切牙后,棉球压迫止血,血凝块形成后于实验组拔牙窝的局部牙槽嵴周围及血凝块内注射PHA溶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兔子每隔2天注射一次,连续3次。于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每组分别处死3只兔子,行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剩余牙槽嵴相对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E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骨活动未见明显差异,但同期相比实验组拔牙窝内的新生毛细血管较对照组多;术后12周的Masson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骨中胶原的成熟度亦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PHA可以促进拔牙窝内毛细血管的新生,但对剩余牙槽嵴的保存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受植区良好的牙槽嵴及软组织的状态,是实现种植修复的前提条件。但牙缺失后伴随着硬组织的吸收改建及软组织的退缩,影响着种植修复的实施。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已成为解决硬组织和软组织增量的最佳方案。现就该技术的涵义、方法技术及效果评价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种植治疗因其临床长期效果稳定,逐渐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后的常规修复方法,而充足的骨量和良好的软组织条件对种植治疗方案的实施至关重要。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不但在拔牙之前已经存在牙槽骨吸收,而且在拔牙窝愈合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均会增加种植治疗的难度。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例从病情分析、采取微创拔牙和微翻瓣技术在拔牙窝实施位点保存创造良好硬组织条件、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种植修复到追踪观察3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为评价此类病例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测量术区骨三维模型的体积变化,比较浓缩生长因子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重度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因重度牙周病行位点保存治疗的31个拔牙位点随机分为CGF组、PRF组与空白对照组,利用三维重建获取各组术后当日与术后6个月术区的骨三维模型,通过测量体积对各组术区骨三维模型的体积变化进行比较,以此探究CGF与PRF在位点保存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各组术区骨体积均小于术后当日,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的体积变化量大于CGF组与PRF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PRF组的体积变化量大于CGF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F和PRF的应用对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位点保存效果具有一定的维持作用,能够减少位点保存术后牙槽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是第三代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其含有大量致密的纤维蛋白和多种生长因子.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促进软组织的愈合和骨质新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目前关于CGF的研究多集中于成骨能力的评价,但其软组织封闭功能同样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  相似文献   

19.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常伴有深牙周袋与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同时累及上颌磨牙根尖区的炎性病变亦可扩散至上颌窦内引起上颌窦黏膜出现增厚样改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鼻窦正常功能,还会为对应上颌磨牙丧失后的种植治疗设计和实施增加难度和风险。对待拔上颌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拔牙位点的感染,保存牙槽嵴轮廓,同时可减轻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性增厚。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上颌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完成种植修复治疗后定期随访的全过程,并对拔牙前后对应上颌窦黏膜厚度的变化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此类病例的临床处置提供了一定依据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比较3种比例的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CGF)与Bio-Oss骨粉混合物应用于重度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中的成骨效果。方法:将3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调整CGF凝胶碎片的质量使CGF:Bio-Oss骨粉=1:1、1:2、2:1,分别对应A、B、C组。并拟合CBCT模型测量分析,种植术中取骨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C组颊侧垂直骨高度的增量(1.97±0.75 mm)均大于其余组,且与B组(0.92±1.01 mm)有统计学差异;C组牙槽骨体积的增量(339.77±101.94 mm3),与另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组织学图像显示大量新生骨和分布均匀的骨细胞,骨小梁排列紧密,骨成熟度高。结论:CGF与Bio-Oss骨粉以2:1的比例应用于重度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成骨效果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