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例30岁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阿糖胞苷(200 mg/m2静脉滴注、1次/d, 共7 d)联合伊达比星(10 mg/m2静脉滴注、1次/d, 共3 d)方案(IA方案)化疗。治疗第5天,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呼吸35次/min, 指脉血氧饱和度92%。给予高流量吸氧等治疗, 当日夜间患者呼吸困难加重, 心率160次/min, 呼吸50次/min, 指脉血氧饱和度50%;次日胸部CT示双肺肺泡性肺水肿合并间质性肺水肿。考虑为阿糖胞苷所致非心源性肺水肿。停用化疗药物, 给予糖皮质激素、利尿、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治疗, 但患者相关症状未改善, 10 d后出现继发性气胸并因呼吸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8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 女62例;年龄(61.47±10.25)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32例)和非AKI组(96例), 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休克、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合并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血肌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肾毒性药物数量、肾小球率滤过率(GFR)、治疗剂量、给药间隔、治疗时间、累积剂量、万古霉素曲线下面积(AUC)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RSA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及预测效能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 相似文献
4.
1例61岁男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接受BeEAM(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方案预处理, 并先后给予阿昔洛韦、泊沙康唑、左氧氟沙星、比阿培南及万古霉素等预防感染或抗感染治疗。移植预处理前患者血钾为4.1 mmol/L, 给予泊沙康唑和左氧氟沙星7 d后, 患者血钾为3.4 mmol/L, 给予静脉和口服补钾, 补钾5 d后患者发生心房颤动, 血钾为3.3 mmol/L;继续补钾7 d后血钾为3.0 mmol/L。排除其他药物后考虑低钾血症由泊沙康唑引起的可能性大。停用泊沙康唑, 换用伏立康唑;3 d后, 患者血钾恢复至4.2 mmol/L。随访3个月, 多次复查患者血钾均在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阴囊肿块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疾病, 在急诊患者中占1%。对关于阴囊肿块的主诉做出诊断具有挑战性, 因为各种阴囊肿块的症状和体征相重叠。未能正确识别和处理阴囊肿块, 诸如睾丸扭转、睾丸癌、精索静脉曲张和鞘膜积液, 可能导致患者不育、睾丸丢失, 甚至是死亡。由于误诊、漏诊后果的严重性, 对可能危及生命和睾丸的阴囊肿块, 须保持高度戒备, 并准确地识别出来。充分掌握各种阴囊肿块的表现和不同之处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做出诊断并提供最佳的治疗措施。排除危及生命或睾丸的紧急情况, 如睾丸扭转和需要立即干预的睾丸恶性肿瘤、坏死性筋膜炎是重中之重。阴囊超声检查是区分不同来源阴囊肿块的最佳方法;磁共振检查是诊断阴囊血肿的最佳方法。然而, 良好的临床判断和决策仍然是成功治疗阴囊肿块患者的最重要因素。该文旨在描述阴囊肿块的正确评估方式、潜在的危及睾丸存活的状况的识别, 以期对每种阴囊肿块做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评估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中常见的骨折类型, 占全部儿童骨折的1.4%~1.7%。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骨折类型、受伤方式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 学龄前儿童采用非侵入性固定治疗(如Pavlik吊带、髋人字石膏), 学龄儿童采用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治疗方案包括钢板、弹性髓内钉、锁定髓内钉。外固定治疗则通常只适用于复杂创伤等特殊情况。本文就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各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是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 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组织的发育和生长。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 NF可分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和神经鞘瘤病(NF3)。NF1占所有病例的96%, NF2占3%, NF3所占不到1%。NF1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上, 该基因编码一种肿瘤抑制蛋白, 在Ras/MAPK和PI3K/mTOR信号通路起负性调节作用。NF2是由于22号染色体NF2基因功能缺失, 导致其编码的merlin蛋白发生功能障碍。相比之下, NF3致病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主要认为与肿瘤抑制基因SMARCB1和LZTR1的基因突变有关。然而, 尽管NF的机制研究在分子遗传学领域突破不断, 但有不少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NF的发病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 非编码RNA在RNA加工过程中会引起基因突变水平、表达水平以及RNA水平变化, 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进展。其中, 微RNA(microRNA, miRNA)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 对实体肿瘤的形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关于... 相似文献
8.
1例73岁男性右肺鳞癌患者给予阿法替尼30 mg口服、1次/d靶向治疗, 80 d后出现双下肢水肿、纳差伴少尿。实验室检查示血肌酐658 mmol/L, 血尿素26.8 mmol/L, 尿蛋白(++++)、尿潜血(+++);肾脏组织穿刺活检示肾小管损伤、部分细胞呈新月体、轻度IgA沉积。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考虑为阿法替尼所致。停用阿法替尼, 给予血液透析、糖皮质激素、抗凝药、利尿剂等对症治疗, 12 d后双下肢水肿减轻, 19 d后日尿量约为800 ml, 99 d后肾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患者未再行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9.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疼痛、结节自行口服乳块消颗粒10 g、3次/d。服药约1个半月后, 患者出现间断性右上腹胀痛、小便色深黄, 伴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服药2个半月后上述症状加重, 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98.8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1.5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96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 213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96 U/L、碱性磷酸酶(ALP)124 U/L。考虑为乳块消颗粒所致肝损伤, 停用该药, 给予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硫普罗宁、降酶灵、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等治疗, 10 d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13 d后患者消化道症状消失, TBil 20.5 μmol/L、DBil 6.2 μmol/L、ALT 43 U/L、AST 58 U/L、GGT 53 U/L、ALP 60 U/L。停用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硫普罗宁, 继续服用降酶灵、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2周, 6周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肝损伤可能与乳块消颗粒中的川楝子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肉瘤被认为低度恶性子宫肿瘤。子宫腺肉瘤发病率低,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大部分子宫腺肉瘤患者预后较好。本文报道1例难治性子宫腺肉瘤患者术后迅速出现转移并致死亡的诊疗经过,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作出个性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夏培元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4,(1)
律回春渐, 新元肇启, 春色满九州, 中华医学会《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又进入新的一年。杂志自1999年创刊, 迄今已走过25年岁月。二十五年砥砺奋进,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 杂志在历任总编辑和编委的带领下, 秉持\"通过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规律, 促进药物安全信息的交流, 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服务\"的办刊宗旨, 将用药安全的理念根植于神州大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有无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38例)和未再出血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并采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 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绘制校准曲线图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 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再出血组男24例、女14例, 年龄(61.57±7.53)岁;未再出血组男75例、女60例, 年龄(59.08±7.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病因分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形状、血肿位置、出血量、手术方式、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使用止血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出血组长期使用抗凝药...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成长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阐述了婴儿期开始站立时间、体质量、运动量、书包、写字姿势、扁平足等与脊柱侧弯形成的关系, 针对侧弯形成的危险因素, 考虑青少年行为和发育特点, 实施定期筛查及预防策略。治疗方案从运动疗法、呼吸训练、悬吊、推拿整脊、电刺激、牵引、支具、手术等方面阐述, 以期为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 尤其在化疗后易合并各种感染而引起发热。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常见, 但合并肝结核者少见。本文对2020年6月8日收治于威海市立医院的1例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合并肝结核病例进行报道, 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简便、高效辨别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0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出院时病情及中毒后60 d的随访结果, 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诊疗方案、入院时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差异,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独立预测中毒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定主要影响因素辨别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效能。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存活组男33例、女45例, 年龄(30.41±14.04)岁;死亡组男61例、女62例, 年龄(31.86±14.15)岁。存活组患者百草枯摄入量[(20.95±23.14)ml]、出现呕吐症状比例[70.51%(55/78)]、白细胞计数(WBC)[(12.39±4.93)×109/L]、血红蛋白(Hb)[(136.56±18.04)g/L]、凝血酶原时间(PT)[(12.49±3.52)s]、谷丙转氨酶(ALT)[(18.30±10.76)U/L]、谷草转氨酶(AST)... 相似文献
16.
1例37岁慢性乙型肝炎女性患者因月经紊乱自行口服左炔诺孕酮分散片(1.5 mg/d, 每个月连续口服21 d、停药7 d)治疗。3个月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和黄疸, 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93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68 U/L, γ-谷氨酰转移酶100 U/L, 总胆红素206.1 μmol/L, 直接胆红素138.9 μmol/L。经实验室检查排除慢性乙型肝炎再活动和其他嗜肝病毒感染后, 考虑肝损伤与左炔诺孕酮有关。停用左炔诺孕酮, 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2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支持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 PAL)是一种罕见疾病[1, 2, 3], 现对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PA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女性, 74岁, 2021年11月16日以\"水肿7年, 心悸、气短1年, 加重10余天\"为主诉入院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7年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双下肢水肿, 晨轻暮重, 呈对称性、凹陷性, 未重视。1年前, 患者水肿基础上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 伴阵发性心悸, 仍然未重视。2020年10月9日患者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住我院肝胆外科, 入院查血红蛋白92 g/L↓、脑钠肽前体1 255.2 pg/mL↑、尿素10.62 mmol/L↑、肌酐196 μmol/L↑、尿酸443 μmol/L↑、胱抑素C 2.44 mg/L↑, 请我科会诊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CKD)3期\", 给予对症治疗;2020年10月21日复查血红蛋白82 g/L↓、尿素10.52 mmol/L↑、肌酐221 μmol/L↑, 患者出院后服用\"尿毒清、肾衰宁胶囊\"等保肾治疗(具体不详)。1个月前, 患者又感活动后心累、气短、阵发性心悸, 仍然水肿, 无胸闷、胸痛等其他不适, 于当地卫生院就诊, 自诉当时查血肌酐370 μmol/L↑且检查提示贫血, 予以输液治疗11天后症状稍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输入性疟疾患者应用全面护理模式, 查看对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4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6例, 年龄(44.98±1.0)岁,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男15例、女5例, 年龄为(45.25±1.2)岁, 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满意度的差异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方案、文案书写、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比对照组组高[(93.25±2.15)分比(83.70±2.05)分、(94.35±3.35)分比(82.10±5.15)分、(95.45±3.15)分比(83.35±4.08)分、(95.28±5.15)分比(82.70±3.25)分、(86.35±4.15)分比(71.25±3.05)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77、8.917、10.498、9.238、13.122, 均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疟原虫转阴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