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改变。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影响因素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高发趋势~([1]),对肾脏疾病谱变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2]),但肾穿刺活检病理依然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定量评估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05例CKD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测量肾脏长径、实质厚度、Emean、Emax及Emin值。分析比较两组间及CKD不同分期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将CKD组的各参数与不同分期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正常与CKD患者肾脏杨氏模量的界值。结果正常组与CKD组肾脏长径、实质厚度、Emean、Emax及Emin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D组不同分期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脏长径、实质厚度与CKD分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Emean、Emax、Emin与CKD分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结果示以Emean=2.735、Emax=5.565、Emin=1.15kPa作为诊断正常组与CKD组的临界值,其灵敏度分别为89.9%、78.1%、79%,特异度分别为91.4%、97.1%、91.4%。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对慢性肾脏病进行定量评估,实时观察慢性肾脏病疾病的进展,提高对CK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测小叶间血管对慢性肾脏病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超声eflow成像检测小叶间血管在慢性肾脏病(CKD)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探查43例健康对照者及57例CKD不同分期患者肾脏,测量肾脏各段动脉阻力指数(RI)。超声eflow成像显示小叶间血管,根据其血流信号分布范围进行分型。结果:各期CKD患者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RI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患者轻度肾损害小叶间动脉RI较中重度肾损害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eflow显像对小叶间血管的分型分析表明CKD各期的小叶间血管较健康对照组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轻度肾损害小叶间血管较中重度肾损害丰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eflow成像技术是一种准确评价CKD血流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CKD)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起病隐匿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诊断CKD常用的生物学标志物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寻求CKD早期阶段敏感且准确的生物学标志物。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酸性的、半胱氨酸含量丰富的分泌性糖基化蛋白,具有抑制蛋白酶、参与炎症反应和促进细胞增殖、黏附的作用,在慢性肾脏病早期阶段即呈现高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受损及肾脏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CKD和肾脏纤维化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因此该文从CKD和肾脏纤维化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血清HE4的表达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和肾脏纤维化的关系及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以期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周祖莲  余荣杰  吴雄飞  李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19-1820,1822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综合评价慢性肾病(CKD)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对CKD残余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治疗方案,动态观察CKD进展情况,回顾性验证两种检查方法对CKD残余肾功能判断的可靠性。结果 105例CKD患者中,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程度,多数情况下(92%)与ECT对于CKD残余肾功能的判断是相符的,但8%的患者二者并不相符。根据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结果,所有2~5期的CKD患者共105例进行相应的治疗,随访2~3年,共35例进入透析。结论 对于各种CKD的诊断除病因诊断外,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诊断及肾脏功能诊断两者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密不可分。仅根据CKD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判断CKD残余肾功能具有局限性。结合肾功能显像进行综合评价,正确评估保护CKD残余肾功能的治疗价值,对CKD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肾脏纤维化已成为肾脏病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CKD)共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各种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作用下,肾脏组织出现肾小管萎缩、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成纤维细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进行性肾功能丧失,病程早期常缺乏明显的特异症状和体征,而患者一旦进入临床肾病期,损害通常不可逆转,因此C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超声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成功应用于甲状腺、乳腺、前列腺、肝脏等多个脏器的临床评估,但在肾脏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其在CK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各种肾脏疾病未经有效治疗均会出现慢性化,并进行性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因缺乏评价和监测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从而严重影响着CKD的转归及预后.因此,研究CKD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早期防治策略,一直是肾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英  刘茂东 《临床荟萃》2006,21(23):1739-1740
肾功能衰竭是一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病变自然进展的共同结局,一体化治疗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大量研究证明CKD的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肾脏功能的损害,减少心血管合并症,降低CKD患者总体的病死率。因此,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学界的工作重点已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替代治疗转向CK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2000年NKFK/DOQI确定了CKD的定义和CKD进展分期的临床指南,为我们奠定了共同的学术交流基础,同时提供了一个公共健康计划发展框架。临床上如何延缓CKD的进展已成为当前肾脏病学者热切关注的课题,笔者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8%,其中1%~3%的患者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1]。肾脏纤维化是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病理改变,防治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目标。研究表明,Wnt/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据统计2012年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2.8%,约1.195亿人[1]。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由于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损害(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肾脏病理检查异常)时间≥3个月,可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异常.我国的CKD患病率为10.8%,患病人数达1.3亿[1],其中3%为育龄期女性[2...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影响着全球8%~16%的人群,是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将CKD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老年人是最主要的发病人群[2]。DELANAYE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CKD的患病率为10%~16%,年龄每增长1岁,CKD的患病风险升高10%。CKD患者由于其血流动力学及水盐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要认真地重视慢性肾脏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定义如下:(1)肾脏损伤(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或病理学检查异常)≥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异常;(2)GFR〈60ml·min^-1·(1.73m^2)^-1≥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上面两条中,有一条肯定存在即能诊断CKD。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肾脏结构或功能的不可逆性改变。蛋白尿不仅是大多数CKD患者共同的临床表现,而且在CKD的进行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蛋白尿可通过诱导足细胞损伤和凋亡等导致肾小球硬化;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激活补体和炎性小体、诱导氧化应激、促进凋亡等途径导致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了解蛋白尿及其在CKD进展中的作用对于研究CKD治疗新靶点和延缓CKD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情况,探讨引起老年CKD诊断率差异的因素。方法以1 042例具有3个月以上完整病历资料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病历首页资料齐全的4 984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首页内科诊断目录进行对比分析。采集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尿素氮、肾脏B超检查结果,用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1肾病科医师依据2012年KDIGO-CK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CKD诊断率为33.49%;内科医师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作为CKD诊断依据,CKD诊断率为10.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18.33%的老年住院患者被漏诊,CKD G2期和G3a期患者是被漏诊的主要人群;3随年龄增加,CKD诊断率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师认知不同、加上肾功能随增龄的变化,是老年患者CKD诊断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提高医师对老年CKD的认知,能及时、准确诊断老年CKD。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导致的死亡率约占终末期肾脏病总病死率的30%左右。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血管钙化在透析或非透析的CKD患者中普遍存在。血管壁的内膜和中层都可以发生血管钙化,中层钙化是CKD的特征性表现。血管壁中层钙化是以羟基磷灰石晶体钙沿着动脉中层弥漫沉积于整个血管壁为特征,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吸引钙磷沉积的主动过程。血管钙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相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症状,包括主动脉弓钙化、血管通路钙化、简易血管钙化评分、腹主动脉钙化、心瓣膜钙化、冠状动脉钙化等。内膜钙化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而中层钙化与动脉僵硬、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相关。两类钙化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心血管事件。血管钙化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超声检查。各种检查各有优势,X线检查费用低廉,对不透光异物存留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CT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能进行三维成像;MRI主要用于发现出血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应用方面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多合并有脑部损害,包括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病、脑白质变性、脑萎缩等)、代谢异常(脂代谢、钙磷代谢等)以及功能性改变(如早期认知功能减退),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近年来有关CKD患者脑部损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例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弥散张量成像、核磁共振光谱学、动脉自旋标记、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血管壁MRI等多模态功能MRI,是预测评估CKD患者脑部损害的新兴方法。本文就多模态功能MRI在CKD患者脑部损害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重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随着CKD的进展,CVD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心肾在病理生理过程中互为因果,密切相关。通常我们将CKD患者的CVD危险因素分为传统因素(与一般人群相同的危险因素)和非传统因素(与肾脏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CKD患者的CVD防治一方面在于早期诊断,选择适当的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已存在心血管病变或是伴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另一方面,需要从延缓CKD的进展、控制CVD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各种并发症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9):519-522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CK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CKD患者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能力下降。EPO是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能与红细胞表面的EPO受体结合,刺激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