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乐  叶柏 《中医药学报》2014,(3):116-118
贲门失弛缓症属中医“噎膈”范畴,文章主要通过典型病例,介绍叶柏教授运用中医治疗阴虚血瘀型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障碍的变化。方法 :对 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气囊扩张治疗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48小时及治疗后 1个月分别进行食管测压 ,观察下食管括约肌的长度 (L ESL )、静息压力 (L ESP)、松弛压 (L ESRP)、松弛率 (L ES-PR)及食管体部运动障碍的变化。结果 :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治疗后 L ESP,L ESRP均显著降低 (P<0 .0 0 1) ,L ES-P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 .0 0 1) ,L ESL 治疗前后无差异 ,食管体部运动障碍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结论 :采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显效迅速 ,并能显著改善食管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弛缓症是较为少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中医"噎嗝"范畴。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者难以耐受,且复发率较高,可出现并发症。针刺结合刺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无副作用的优势。目前,针刺结合刺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相关临床报道较少,故本文将针刺结合刺络治愈贲门失弛缓症一例予以报道,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制可回收支架置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配合与护理措施.方法:经内镜置入特制可回收支架代替传统的球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从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探讨可回收支架置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配合与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术,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疼痛、支架滑脱等并发症.结论:经内镜置入特制可回收支架代替传统的球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等优.最,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我院自行研制了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器,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方法,从1995年10月至2004年3月治疗患者38例,共扩张73次,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早期贲门失弛缓症江苏省南通市任港医院(226005)刘尚清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顾庆华【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中医药治疗,临床经验贲门失弛缓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过去由于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对其早期表现,往往冠以“神经官能症”之名,因而失去了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将3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7例采用西医(单纯内镜下扩张术)治疗;治疗组17例在给予内镜下扩张术治疗的同时加枳术汤口服。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恢复期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复发率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失弛缓症的最佳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1998年7月-2004年1月,本院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43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在内镜下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结果:本组病例12例中,有效11例,无效1例,半年后复发5例。结论: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易复发,再次该治疗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10.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治验2例俞尚德关键词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噎膈,疏肝利气法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亦称贲门失驰症、贲门痉挛或巨食管,系以食管原发性运动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神经性疾病。本病较为罕见,其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无种族差异,国外...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平滑肌病变所致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贲门失弛缓症传统以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该病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2004年5月-2008年3月,本院采用内镜气囊扩张术治疗3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丹参饮化裁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饮化裁复方对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治疗组24例用丹参饮化裁汤剂治疗,对照组18例用硝苯地平治疗,疗程1周.以吞咽困难、反食、胸骨后疼痛症状评分及X线影像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反食症状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吞咽困难、反食效果更加显著.胸骨后疼痛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对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效果均较显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饮化裁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有效,效果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行POEM手术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手术治疗、随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手术,临床症状及Eckardt评分明显改善,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是临床中原因尚未明了的一种以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蠕动减弱,甚或无蠕动现象为主要特征的食管动力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采用物理性扩张疗法能获得短期疗效,但需长期反复进行。手术治疗易继发其他病症。运用按摩手法治疗此病有独到之处,疗效满意。笔者现将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按摩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每次扩张持续1 min、间隔1 min的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行气囊扩张治疗,每次扩张持续1 min、间隔1 min,重复2~4次,部分病例递增气囊直径,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食管最大宽度明显减小,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每次扩张持续1 min、间隔1 min的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不增加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经胸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992年3月—2008年4月,采用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32例。结果:本组术后1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钡剂顺利通过贲门,宽度0.7~1.5cm,食管宽度小于5cm,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改良Heller经左胸手术视野暴露好,操作简便,膈肌瓣损伤小,保留了迷走神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镇逆汤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滋阴镇逆汤。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益气滋阴镇逆汤联合西药治疗食管贵门失弛缓症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硝苯吡啶(Nifedipinun,NF)又名心痛定或硝苯啶,系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自60年代应用以来,由最初治疗高血压、心绞痛、降低心肌压力负荷,扩展到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下段食管扩约肌呈失弛缓状态,食物无法通过而滞留,从而逐渐使食管扩张,蠕动消失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枳术汤口服辅助内镜下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枳术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食管最大宽度及贲门开放直径,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食管最大宽度及吞咽困难、反流、胸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贲门开放直径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汤口服辅助内镜下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有效控制消化道症状体征,减轻梗阻程度,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 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用 Rigiflex气囊进行扩张 ,每次时间为 1分钟 ,注气压力至少达 6 psi,放气间隔 3分钟 ,共 2~ 3次。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食管 X线的最大宽度治疗前为 (4.2± 0 .3) cm,治疗后 4周降为 (3.1± 0 .2 ) cm(P<0 .0 5 ) ;食管测压扩张前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为 (2 1.1± 5 .7) m m Hg,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 (LESRR)为 (45 .1± 13.8) % ,扩张后 LESP降低为 (12 .1± 5 .7) mm Hg(P<0 .0 5 ) ,L ESRR增加到 (78.1± 11.6 ) % (P<0 .0 1) ,有效率 10 0 %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 0。结论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简便、安全、有效 ,且疗效持久 ,费用低 ,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