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急诊外伤患者的创伤与一般外伤患者的创伤有着很大不同,因此急救的方法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急诊科急救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护理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直间关系到抢救的成功与否[1].护理的质量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情况,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急诊的急救技术,为达到急救护理目的,提高护士的素质,我院采用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的知识讲座及定期的技能培训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渐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改善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降低医疗护理的纠纷发生,进而可采取更有利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8月我院低年资急诊护士24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24名低年资急诊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全程训练时长8个月,培训标准参考相关教材,设计有机磷中毒、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失血性休克三个情景模式,将低年资急诊护士培训前、后的医生满意度、单项急救操作成绩以及理论考核、综合操作时间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情景模拟训练后低年资急诊护士的医生满意度及急救操作成绩显著高于情景模拟训练前(P 0.05),理论考核成绩、综合操作时间成绩也显著高于情景模拟训练前(P 0.05)。结论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情景模拟训练能培养低年资急诊护士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医生的配合度,有效的提高低年资急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因此应当在实际培训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作为医院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第一战场,病人的期望值往往更高,而当前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急救水平还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1基层医院急救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新进入急诊科的护士缺乏系统的专科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急诊护士普遍存在未经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专科培训就直接上岗的情况,有的医院甚至选派一些护理临床经验不足的人员参加了急诊工作.  相似文献   

4.
梁晔桦 《中国医药科学》2022,(4):105-107,114
目的 评价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急诊抢救时间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效果、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入职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经历,为学校培养护理学生急救能力及急诊管理者制订新入职护士的培养方案提供新思路,构建《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案例资源库。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近三年新入职急诊科、有急救经验并愿意参加本研究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主题和子主题。结果 提炼出情感、认知、行为三个主题。(1)情感子主题:急救时与急救后;(2)认知子主题:急救时与急救后;(3)行为子主题:积极性与消极性。资料显示新入职急诊科的护士在三个主题的表现不尽相同,可能与在校是否经过培训、工作年限、是否抢救成功有关。结论 在校教师在传授《急危重症护理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实践操作。急诊管理者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考虑新入职护士情感、认知与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诊科急救的出血性休克患者46例,总结综合急救护理在其急救中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急救护理,其中44例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的作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设计成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观察演练前后该科室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士急救能力的自我评价。结果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演练后成绩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情景急救模拟演练能提升急诊护理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0例采用团队式急救模式进行救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的100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反应、接诊至入院时间、救治效果。结果本研究2000例患者中轻伤458例(占22.9%),重伤1542例(占77.1%);其中对照组轻伤230例(占23.0%),重伤770例(占77.0%)。观察组轻伤228例(占22.8%),重伤772例(占77.2%)。观察组的院前反应、接诊至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救治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开展团队式急救模式能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急诊科护士必须树立现代急救质量管理意识,培养时间意识,急救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及应能力,强化急诊理论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学历教育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促进知识更新。定期进行心,肺、脑复苏术,气道开放技术,复合创伤性急诊,处理重大灾难事年的急救训练,使急诊科护士真正成为跨世纪的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为一身的能力型护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科护士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为急诊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4月期间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护理理论考核与护理技能考核,并对我院急诊科护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就我院急诊科护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护士护理技术相对较差、应急能力欠缺、护理工作难度大等问题。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需要对护士的急救护理技术实施规范化培训,促进其将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结合。尤其是针对创伤患者的急救,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快速评估,遵循急救的原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急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急救仪器设备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全程导师及一级导师双导师制,按照分组及层级进行分配导师及护士来进行培训,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与以往培训模式进行比对。结果双导师制培训在提高护士仪器设备操作熟练度、导师培训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以往的培训方法。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双导师制更适合急诊科护士的仪器设备培训。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的病人多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生命垂危的病人,因此急诊科护士需要掌握较多的急救护理技术。为了系统地了解在复杂急诊抢救中护士实施过哪些操作技术,并明确急诊科护理中哪些操作频繁使用和对急救有重要性,以作为急救护士课程设置、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指南,我们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院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以下简称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专科护士培训条件的护士共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工作坊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员对工作坊培训整体满意度的评价。结果:采用工作坊模式培训的专科护士,无论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成绩,还是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培训模式。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可明显提高培训效果,可以在临床培训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环技能培训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确立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掌握的相关技能和急诊急救设备使用,分层次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提高低年资护士对急诊急救相关理论和技能掌握。结论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理论和技能的循环培训和考核是提高急诊年轻护士的一项重要管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维码管理系统在急诊医疗仪器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在职的4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培训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8名应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27名应用二维码系统培训模式.观察分析病区护士使用不同培训模式后的考核成绩、培训方式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惊厥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诊断、急救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60例患者进行急救治疗之后,治愈人数占总人数的45.00%,好转人数占总人数的53.33%,总有效人数占总人数的98.33%,患者病情好转显著。结论对惊厥患儿实施有效的急诊治疗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脊柱外科护士进行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提高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方法对30名脊柱外科护士完成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培训+演练结束后对全体护士发放反馈问卷。结果感到帮助较大或很大者占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者占100.0%。结论培训+演练提高了脊柱外科护士的临床急救综合能力,增加了护士临床应急处置时的信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玉兰 《医药世界》2010,(6):567-568
为提高新人护士的整体水平,我院自2007年始,新入院3a内护士进行全院系列轮转,每科轮转时间为3个月。轮转急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急救技能的培养。3a来,急诊科共培养轮转护士48人。我们有效利用轮转时间培养轮转护士的急救与应急能力,轮转过急诊科的护士在医院多次急救技能考核中成绩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其急救模式分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急救模式干预,40例研究组接受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77.50%高于对照组37.50%,死亡率5%、致残率17.50%低于对照组22.5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有效救治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多科会诊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议临床抢救外科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此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作用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期间收治的AIS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女17例, 男19例, 年龄(60.56±3.89)岁];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急诊科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AIS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女16例, 男20例, 年龄(60.59±3.91)岁]。比较两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致残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为(3.68±1.15)min、急诊滞留时间为(39.42±3.18)min、就诊至溶栓时间为(55.23±5.40)min, 均高于对照组的[(5.09±1.23)min、(46.24±3.25)min、(64.79±5.53)min](t=5.024、8.999、7.421, 均P<0.001);观察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5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