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合并冠心病的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蛛网膜下腔与硬脊膜外联合麻醉,术中右美托咪定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泵注。分别于术前、手术切皮后30 min及术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 I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切皮后30 min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30 min镇静-躁动评分(SAS)和术后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皮后30 min及术毕时血清CK-MB、cTnI及NT-proBNP水平均增高(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30 min CK-MB、cTnI及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在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疝修补术术前用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小儿疝修补手术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6 mg/kg口服)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KD组,氯胺酮6 mg/kg口服+右美托咪定2μtg/kg滴鼻)各35例.记录滴鼻前(T0)及用药后10 min(T10)、20 min(T20)、30min(T30)时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根据镇静评分表(sedation scale,SS)评估用药后10、20、30 min时的镇静状态,记录评分和患儿入睡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用药30 min后根据情绪状态评分表(emotional state scores,ESS)评估患儿与父母分离进入手术室的情绪状态以及对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反应.结果 KD组患儿入睡时间比K组患儿短,T30时镇静状态明显优于K组(P<0.05);且KD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及静脉穿刺评分明显低于K组(P<0.05);KD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及精神异常情况也明显少于K组(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可以使患儿安静的与父母分离,是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择期全身麻醉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2例。麻醉方式均选择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滴鼻预处理,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患儿(P0.05);手术开始时,对照组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肌阵挛症状出现率为26.19%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的0.00%(P0.05);观察组患儿恶心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1.90%(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患儿,给予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能够更好的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会造成患儿的苏醒时间稍有延迟,临床上需要辩证的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
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全麻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前,氯胺酮组患者给予0.5 mg/kg
氯胺酮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首先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
以0.5 μg/kg/h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同时静脉输
注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7 d使用简易智能精神
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记录POCD发病率;并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 h
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
者清醒睁眼至拔管时间(T2)明显延长(P<0.05)。各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6.7%、13.3%,氯胺酮组为6.7%、0%,右美托咪定组为20.0%、10.0%,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为13.3%、3.3%;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
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单独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不能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且POCD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与氯胺酮肌注在小儿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手术中术前镇静与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1~6岁,体重10~22 kg,ASA分级I级,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手术儿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D组(右美托咪定滴鼻组),L组(氯胺酮肌注组),于术前分别经鼻予以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和氯胺酮5 mg/kg肌肉注射。记录患儿与父母分离后的镇静评分,以及术后苏醒期间患儿行为评分和恢复室内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与父母分离后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苏醒期间,D组患儿行为评分低于L组;恢复室的停留时间也较L组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给药方式对术前患儿依从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与肌肉注射氯胺酮相比,右美托咪定滴鼻作为麻醉前用药可以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缩短恢复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10):1268-127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IIH)高位结扎术患儿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形成随机数列分组法将132例IIH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TAPB使用0.25%的罗哌卡因;观察组使用0.25%的罗哌卡因+1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TAPB起效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持续镇痛时间、术后不同时期FLACC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测定两组在TAPB前、切皮后、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TAPB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持续镇痛时间显著延长,术后1、3、6、12 h时FLACC评分低(P<0.05)。对照组MAP、HR在TAPB前、切皮后、术毕时出现明显波动(P<0.05);观察组波动不明显(P>0.05)。两组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于IIH患儿疝囊高位结扎中,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时间持久,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腹部大中手术全麻病人80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Ⅰ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Ⅱ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8 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Ⅲ组10例(对照组)。结果三组病例麻醉苏醒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病人麻醉苏醒影响不大;瑞芬太尼麻醉后NRS评分,Ⅰ、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组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航  吕蕾  邵军进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122-12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21)和对照组(n=21).在诱导麻醉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注入起始剂量右美托咪定(1.0μg/kg),然后维持泵入0.2μg/(kg·).以同等方法泵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4个时间点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10min(T1),腹膜闭合后(T2),术后24h(T3).在4个时间点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点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点HR和MAP均低于T0(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1、T2及T3时点TNF-α和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T1、T2及T3时点TNF-α和IL-6均高于T0(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3时点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在T3时点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减少了术中及术后细胞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右美托咪定的抗炎效应可能与其维持了炎症及应激状态下CD4+ CD25+ CD127low/-T细胞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78例患儿作为感染组,未合并上呼吸道感染78例患儿作为非感染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进行麻醉诱导,对两组患儿在应用右美托咪定前(T_1)、切皮前(T_2)、手术30 min时(T_3)、拔除喉罩时(T_4)等4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儿在T_2、T_3、T_4及术毕后10 min时(T_5)的Ramsay镇静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两组患儿术后躁动、食欲不振、恐惧、易怒等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儿术后喉痉挛、屏气、咳嗽、多痰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各监测时点的MAP、HR水平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02、0.845、0.436)。感染组患儿的咳嗽、多痰的发生率分别为42.31%和16.67%,均高于非感染组的24.36%和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8)。结论:在术前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全麻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进行麻醉诱导,能够在围术期达到较好的镇静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镇静在预防小儿喉罩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施行喉罩全麻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滴鼻组(简称D组)和对照组(简称T组),各40例。D组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1.5 ug/kg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 mL术前滴鼻,T组以1 mL生理盐水滴鼻。对比围麻醉期两组患儿HR、SPO2、MAP、可唤醒时间、躁动评分等指标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基础生命体征、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唤醒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患儿在使用右美托咪啶滴鼻后,HR、RR、MAP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SPO2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且在麻醉诱导期(T5)、手术结束时(T6)HR、RR、MAP略低于低于T组,术后躁动评分明显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滴鼻在小儿全麻中能有效减轻术前恐惧,减少术后躁动表现,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用于腹股沟疝手术小儿的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股沟疝手术患儿40例,年龄1~5岁,ASA分级Ⅰ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前30 min分别经鼻腔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Dex组)和等容量生理盐水(NS组),给药30 min后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面罩吸入诱导抵抗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30 min、1 h、2 h的躁动评分。结果 Dex组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面罩吸入诱导抵抗评分均优于NS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均低于N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可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同时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龙  张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35-39, 43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儿肠闭锁术后苏醒质量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新生儿肠闭锁术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2组术中均予以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和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采取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持续泵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后5 min、切皮时、术毕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前、术后拔管后3 min、15 min、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术前、术后6 h、1 d、3 d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后5 min、切皮时、术毕拔管时HR与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气管插管后5 min、切皮时、术毕拔管时BIS值均低于麻醉前(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后拔管后3 min、15 min、30 min Ramsay评分均高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后6 h、1 d、3 d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 < 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 < 0.05)。结论新生儿肠闭锁患儿手术麻醉中加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患儿BIS值,提高镇静效果,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升术后苏醒质量,减轻对脑神经功能的损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正斌 《中外医疗》2014,(24):21-22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疗效展开深入分析。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中选取需择期手术的27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患儿人数均为90例,A组90例患者给予咪唑安定静注后给予氯胺酮静注;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对比3组患者各方面情况。结果 C组患儿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指标、不良反应等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术前通过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麻醉的方法不仅能够让患儿在整个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平稳,还具有术中无疼痛,术后清醒快,舒适、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两忠  王雄  邓磊 《重庆医学》2015,(3):376-378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静脉麻醉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方法选择拟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一侧锁骨手术的患者18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或Ⅱ级,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Ⅰ组)、咪达唑仑组(Ⅱ组)、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组(Ⅲ组),每组60例。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Ⅰ组予盐酸右美托咪定,Ⅱ组予咪达唑仑,Ⅲ组予咪达唑仑及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提问及看卡片。监测并记录麻醉不良反应和麻醉前(T0)、术前(T1)、切皮(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术毕,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比较3组患者遗忘程度。结果3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及术后VAS评分、B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Ⅰ、Ⅲ组MAP和HR低于Ⅱ组(P<0.05)。Ⅰ组对提问回忆准确率及拣出卡片正确率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术中遗忘作用不确切,有必要联合应用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A组给予0.25%左旋布比卡因0.8ml/kg骶管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0.3μg/(kg·h)静脉麻醉。B组给予0.25%左旋布比卡因0.8ml/kg骶管阻滞复合0.1%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前、术中探查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后烦躁的发生率和术毕苏醒时间。结果B组在术中探查时MAP、HR明显高于A组(P〈0.01),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后烦躁哭闹发生率高于A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延长(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复合右关托咪定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镇痛好、循环稳定、苏醒快、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关托咪定对小儿全麻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I级择需插管全麻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维持相同,术毕前30min实验组患者3min内静脉输注0.3u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SBP、DBP、HR及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使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有效减少拔管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焦虑及躁动的影响。方法手术患儿160例,年龄2~11岁,随机分为二组,术前30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D组)和等量盐水滴鼻(N组),二组均采用氟胺酮麻醉。记录患儿入手术室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状态,手术开始即刻(T1),开始后10min(T2),20min(T3)和术毕时(T4)患儿的SBP、DBP、HR以及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等。结果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N组(χ2=44.69,P〈0.05),并且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D组明显高于N组(χ2=31.2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时N组与D组相比,患儿SBP(t=2.443,P〈0.05)和DBP(t=2.543,P〈0.05)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t=2.594,P〈0.05),其他时期SBP、DB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躁动发生率和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N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kg,能提高患几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满意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苏醒期的躁动菔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延长苏醒时闻。  相似文献   

18.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60例。D组在术前30 min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2.0 μg/kg(容量配置1 mL),N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镇静水平,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躁动谵妄水平,恶心、呕吐等其他不良事件。结果D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且镇静水平高于N组(P<0.05),D组术后需求补救镇静的人数低于N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能与降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镇静效果,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氯胺酮单独应用或复合右美托咪定作为小儿术前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体重10~20 kg,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6组,氯胺酮6 mg/kg口服)和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K3D2组,氯胺酮3 mg/kg口服+右美托咪定2 μg/kg滴鼻),每组30例。患儿术前30 min在麻醉等待室接受用药,记录药物接受情况、滴鼻前(T0)及用药后10、20、30 min时(T10、T20、T30)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患儿入睡时间,根据镇静评分表(sedation scale,SS)评估用药后10、20、30 min时的镇静状态,用药30 min 后根据情绪状态评分表(emotional state scores,ESS)评估患儿与父母分离转入手术室的情绪状态以及对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反应,同时还记录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24 h随访情况。结果   K3D2组患儿入睡时间短,T20、T30时镇静状态明显优于K6组(P<0.05);且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及静脉穿刺评分明显低于K6组(P<0.05)。K6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及精神异常情况明显多于K3D2组(P<0.05)。结论   氯胺酮3 mg/kg口服复合右美托咪定2 μg/kg 滴鼻可以使患儿安静地与父母分离并接受外周静脉穿刺,是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后继续泵注维持量0.5μg/(kg·h),对照组则微量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均采用舒芬太尼0.003μg/(kg·min)和丙泊酚2~12 mg/(kg·h)范围内泵注,并根据术中情况调节用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诱导前、插管后、切头皮时、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两组麻醉药的泵注总量,血管活性药的应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Pa CO2)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毕后的躁动呛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HR、MAP、SBP、DB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自主呼吸恢复时的HR、MAP、SBP、DBP均小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丙泊酚泵注总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没有明显差距(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在术毕发生呛咳、躁动反应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心率,可减少麻醉用药量,减轻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呼吸抑制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