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科冰鉴》对月经病的病理论述精辟,有积极指导意义。在治疗月经不调时,多结合妇人多虚、多郁、多瘀的特点,灵活应用四物汤,强调治"血"为治疗月经病的主要方法,用四物汤的配伍规律及加减思路密切联系妇人月经病的病情转变,其认识和辨证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可靠,深化了四物汤的理论和临床的应用价值,提升了四物汤等此类方剂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孟德珍  谈珍瑜 《光明中医》2023,(20):3914-3917
《妇科冰鉴》为清代医家柴得华所著,全书共设月经、经闭、崩漏、带下、嗣育、胎前、生育、产后、乳证、积聚、前阴、杂证12门。柴得华擅长论析且重视临床经验,方药完备,对各门皆有详细剖析及独到见解。此文以妇人生理特点为依据,将全书纳为月经病、带下病、胎产病、杂病4大类,并依次对柴氏治疗妇人病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探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王雪可  崔应麟  马瑞红 《新中医》2020,52(23):17-20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5 软件,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吐血方剂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 将《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中治疗吐血的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5,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改进互信息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叶天士治疗吐血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 213 首治疗吐血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频次在前 5 位的中药分别是茯神、茯苓、人参、生地黄、麦冬,演化得出药物核心组合 26 组,新处方 13 首。结论:叶天士治疗吐血组方用药规律,一则承仲景之意,甘温建中阳,顾护胃气,健脾助运;二则柔肝育阴,调木舒肝;三则理肺卫,轻清滋养。  相似文献   

4.
李梦  马宏博  李昕  李梅 《新中医》2023,55(19):22-2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济阴纲目》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济阴纲目》治疗月经病的方剂,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技术挖掘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方剂176首,涉及药物184味,总累计频次1 166次。治疗常用中药有当归、白芍、川芎、甘草、熟地黄、香附等;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多入肝、脾、心经。治疗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药物三品分类以上品药与中品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白芍-川芎、白芍-当归、川芎-白芍、川芎-当归、川芎-当归-熟地黄等23对核心组合;聚类分析得到养血调经、活血化瘀、温经止血及升阳益胃、健脾益气等4首新处方。结论:《济阴纲目》治疗妇人月经病用药偏温,以甘、辛、苦味为主,注重肝、脾、心三脏对月经的作用,临证多以养血调经、升阳益胃、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温经止血为治疗原则,善用补法,同时不忘驱邪,攻补兼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沈金鳌所著《妇科玉尺》调经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学术特色。方法:纳入《妇科玉尺·月经篇》所载方剂,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进行统计,应用SPSS Modeler 18.3软件构建复杂网络,然后运用Apriori算法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8,进行用药关联规则分析,最后运用SPSS 25.0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72首处方、134味药物。用药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当归、白芍、川芎,药物性味以温、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脾、心为主。通过复杂网络构建得到3组强关联药物组合:白芍-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川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药物组合,置信度居前2位的分别红花-当归、延胡索-当归。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两类药物组合,类1: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肉桂、桃仁、牡丹皮、延胡索;类2:香附、地黄、甘草、黄芩。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妇科玉尺·月经篇》治疗月经不调的72首方剂进行分析,发现沈金鳌辨治月经病强调血凝致病,调经方法多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处方常以四物汤为基础灵活化裁。沈氏调经的进步性在于调心,常用柏子仁丸、菖蒲饮等。此外,...  相似文献   

6.
探讨分析《妇科冰鉴》调经学术思想。诊病强调详察脉症,以八纲为法;认为该病源于任冲胞胎,脾胃情志不调;辨证以五脏为体,精血为用;治则治法采用理血调气,平中有奇。  相似文献   

7.
陈达  张亚强 《环球中医药》2020,13(5):817-821
目的 探索李东垣《脾胃论》中组方及用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脾胃论》中的方药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药物及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将药物按出现频次进行排序并找出支持度和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 李东垣《脾胃论》方中使用药物频率大于10次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身、橘皮、炙甘草、甘草、苍术;排名前五的药对分别为:黄芪和人参、人参和白术、黄芪和柴胡、人参和柴胡、升麻和柴胡,与临床实际相吻合。结论 数据挖掘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进行数据解析,适宜对包含大量模糊和非量化数据的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对《妇科玉尺》中的调经方药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其用药规律,为临床调经提供更有价值的处方思路。方法:对其调经药物的频次、功效、气味归经、习惯性配伍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用药组方特色。结果:调经方共72首,总用药频次524,用药129味;药性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苦辛和甘味为多;归经以归肝、脾、心经药物最多。结论:调经药中最常用的单味药为当归、甘草、白芍、川芎等;所用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最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妇科玉尺》中治疗胎前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妇科玉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得到符合纳入标准方剂101首,共计132味中药,累计频次620次。其中高频药物(频数≥11)排名前5位为当归、白芍、甘草、人参、川芎;遣方用药味多甘、苦、辛,药性多温、寒、平;药物归经以脾经者居首位,肺经次之,随后为胃经、肝经。关联分析得出19个常用药物组合,前三位分别是当归-白芍,川芎-当归,川芎-白芍;得出9条关联规则,前三位分别是川芎,白芍->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白芍->当归。最后聚类分析得到20个药物核心组合以及10首新方。结论 沈金鳌治疗胎前病以安胎为要,养血顺气;顾护脾胃,疏肝保肺;重视配伍,灵活加减。为临床治疗相关妊娠疾病提供诊疗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成都名中医沈绍九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析,促进川派中医用药经验的传承。方法:收集、整理沈绍九现存医案、医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025首处方中涉及中药282味,频数分析显示甘草、白芍、茯苓、茯神、广藿香频数最高,药味以甘味药与辛味药为主,药性以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归经多为脾、肺经为主。结论:沈绍九用药多为温补脾肾、益气除湿之效,十分切合四川地区寒湿为患之病因病机,尽显一代川派大师之风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用药规律及陈自明论治月经病学术特色.方法:收集调经门中所包含的中药复方,对药物组成进行数据整理及规范化处理,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相应数据库,应用Gephi软件构建复杂网络,分析调经门复方中的高频药物及配伍规律.结果:中药复方117首中涉及中药共计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相关经典方剂,并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165首,用药235味。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为炙甘草(89)、黄芩(61)、柴胡(39);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为炙甘草、黄芩(33),黄连、黄芩(28),栀子、黄芩(27);药物关联系数前3位分别为麦冬、鳖甲,麦冬、大黄,连翘、厚朴;演化出核心组合22组,新处方11首。结论:外感发热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为主,其次是泻下药、化痰止咳药。  相似文献   

13.
龚恒佩  余尔慧  朱亮  颜梅  徐菲拉 《新中医》2022,54(1):140-145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法研究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用药规律,为白血病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夯实理论基石。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自建立时间至2020年11月15日期间治疗白血病的数据资料,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探究其频数、频率、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的规律。结果:合乎规则的方剂141首,合计263味中药,总用药频数有1 948次,而263味中药中使用频数前三的药物主要是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主要有寒、温、平性,甘、苦、辛3种药味以及归肝经为主;聚类树状图显示聚类关系相对突出,关联规则共得出22对高关联药对,其中包括白术-茯苓、黄芪-白术-当归、黄芪-白术-当归-甘草等。结论:本研究符合白血病公认的本虚标实的中医病机,侧面说明其治疗应以扶正固本、祛邪解毒、活血祛瘀为主,在初步明确现代中医学者有关白血病的用药规律基础上,能更好地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方面提供用药指导以及发掘治疗白血病新的中医处方等方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胡云凯  茹清静  孙涛 《新中医》2019,51(8):37-39
本研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张聿青医案》治疗虚劳方剂数据库,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处方用药规律及组方配伍特点的挖掘分析。对纳入的80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中药152味,累计834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及潜在新处方7首。得出张聿青治疗虚劳注重清金保肺、健脾温中、降气消痰的应用,并随证治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黄思敏  付蓉  彭明红 《光明中医》2022,(13):2343-2346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算法、k均值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痰饮篇的常用药物进行统计,并挖掘其核心药物组合和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方剂44首,涉及中药79味,使用频次占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半夏、人参、茯苓、干姜、生姜;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核心药物组合13个,药物组合关联规则7个,核心处方3首。分析结果提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痰饮篇用药以辛甘温类药物及归肺、脾、胃经的药物为主;核心药物组合强调“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立法原则。数据挖掘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痰饮论治的用药特色,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痰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精研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月经后期医案,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处方用药规律,探讨叶天士治疗月经后期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为吴门医派经验传承及临床治疗月经后期开拓新思路。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所有月经后期医案,将处方所涉及药物标准化,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药物的出现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类别。结果:整理医案37篇,总用药频次267次,用药83种;出现频次较多的药物为茯苓、当归、甘草、白芍、桂枝等,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主要归脾、肝经;药物类别排前5位的依次是补虚药(31.84%)、解表药(11.61%)、理气药(10.86%)、活血化瘀药(10.49%)、清热药(8.99%)。结论:叶天士治疗月经后期注重调摄肝脾,擅用甘味药、补虚药,旨在调补气血阴阳、温经通络以调经。  相似文献   

17.
陈景海  高惠敏  黄华花 《光明中医》2023,(15):2869-287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金匮要略》妇人病相关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金匮要略》中妇科疾病相关的“妊娠”“产后”“杂病”3篇中的方剂,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其用药频数、四气五味、归经、类别、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等。结果 共收集35首有效方剂,涉及中药67味;其中使用频次≥3的中药有20味,位居前5的中药分别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当归,药性集中于温、寒、平,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多数归脾、肝、心经,药类以补虚类及解表类为主;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3组药对,居前5的分别是生姜-大枣、生姜-桂枝、大枣-桂枝、白芍-桂枝、当归-白芍;基于熵聚类分析得10对核心药对、5首新方。结论 《金匮要略》妇人病3篇中,多用甘温、补虚类及解表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用药以大枣等补气药,当归、白芍等补血药,桂枝、生姜等解表药为多。通过分析该用药规律,可以为临床合理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再创  谢煌烈  刘石坚  罗桂平 《中医药导报》2020,26(11):160-163,168
目的:探讨刘石坚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对刘石坚治疗小儿咳嗽的门诊病历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2.0软件对其处方用药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435个中药处方,涉及127味药物,提炼出治疗小儿咳嗽高频药物22味,涉及关联规则共33条,聚类分析得到8类药物。结论:刘石坚临证辨治小儿咳嗽尤其重视肺、脾、胃等脏腑,以清热泄肺、化痰顺气为主要治法,同时注重调护脾胃,善用虫类药,临床用药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9.
张雷  王铭琛  李作伟 《光明中医》2024,(9):1702-1705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法分析中药辟疫香囊的组方规则,为新药制备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运用Aprior算法分析处方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并利用SPSS Statistic 23.0行聚类分析,以得到高频药物配伍。同时运用Gephi 0.10.1行复杂网络可视化分析,以获得基础中药。结果 中药辟疫香囊组方,药物多为性温,味辛,归肝、脾、胃、肺经;高频中药药性多具有香气,分布在化湿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温里药、解表药及开窍药等类别;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朱砂、雄黄、虎骨、雌黄、艾叶、苍术、广藿香为中药香囊基础药物组合。结论 中药辟疫香囊组方多以朱砂、雄黄、虎骨、雌黄、艾叶、苍术、广藿香为基础药物组合,共奏预防功效。  相似文献   

20.
张洁洁  孟伟 《光明中医》2023,(16):3098-3102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中华医典》中医古籍中心悸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心悸的用药规律,为现代中医治疗心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中华医典》,筛选出心悸有关医案,创建Excel数据库,借助SPSS Statistics 20.0对Excel数据库中的药物组成、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分类进行频数分析,并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通过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分析,发掘高频药物药对之间的配伍关系,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从67部古籍中纳入531条原文,收录处方519首,涉及药物847味(共6128次),频次居前5位的是茯神、酸枣仁、白芍、茯苓和半夏,性味归经中性温、味甘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归于心肺二经的药物最多,使用最多的药物为补虚药。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8组,聚类方5组。结论 心悸病因以正虚为主,邪实为标,治法主要以养心安神、补虚治劳为主,补泻兼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