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机能性端侧吻合和传统端侧吻合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差异.方法 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衰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其中观察A组采用机能性端侧吻合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观察B组采用传统端侧吻合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其瘘管畅通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通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A组患者的吻合时间[(21.2±6.3)min]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优于观察B组[(27.8±5.9) min,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机能性端侧吻合进行动静脉内瘘建立,可有效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在保证通畅率和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使静脉逐渐动脉化,穿刺后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且动静脉内瘘出血量小,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保护,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用四肢动静脉内瘘术20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 ,俗称“生命线”。BersciaCimino(1966年 )首先建立了动静脉内瘘 ,70年代开始了动静脉桥式移植瘘管 ,材料有自体静脉、同种异体血管、异种血管、人造血管。但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仍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血液通路。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4年~ 2 0 0 0年 5月进行的 2 4 1次手术的经验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 2 0 0例 ,男 131例 ,女 69例 ,年龄 2 0~ 82岁 ,其中已进行 1~ 3次动静脉内瘘术者 2 2例 ,同一肢体 2次以上手术者 6例 ,选用下肢者 7例。按原发病分类 :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2例AVF术的术前准备、吻合方法、吻合口大小、血流量、常见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临床实践理论。结果采用动静脉侧端吻合方法,吻合口径控制在5~6mm,AVF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能够减少AVF血管合并症。结论 AVF术术前需要选择适应证,做好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前准备,选择好手术切口,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术后积极观察并及时处置AVF血管合并症,是AVF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采用侧端吻合AVF术式,吻合口径控制在5~6mm,能够减少AVF血管合并症,保证AVF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是AVF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7.
丁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4)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发症相对较多.笔者曾护理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并发上肢严重肿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丁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3):160-161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内瘘)成形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血液透析患者例行上肢左或右侧腕关节上方,桡动脉和头静脉相吻合.结果46例患者手术成功血管壁充盈,血流通畅,使透析顺利进行,有1例自动出院,1例内瘘堵塞.结论加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内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经验,比较在显微镜下和裸视下操作动静脉内瘘术的差异。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总体成功率94.0%(61/65),失败率6.0%(4/65)。显微镜操作31例成功率93.5%,失败率6.5%,裸视操作下34例成功率88.2%,失败率11.8%;两者比较统计学无差异。结论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需要仔细全面的术前评价,手术部位选择,吻合口大小,及时有效术后管理和并发症的处置。应用显微镜和裸视操作下比较动静脉内瘘术,统计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应用及效。方法对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皮肤血管护理;在术后观察吻合口有无渗血及血肿、检查内瘘是否通畅、促进内瘘成熟、评估内瘘成熟情况,做好内瘘使用期间的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均无严重肢体循环障碍、出血、感染、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发生,透析时血流量可达300mL/min以上。结论精心的护理能够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负担,所以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透析室医护人员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林素榕,张京茹,欧良明,林荣禧血液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存活的重要生命线,慢性规律性血透,目前主要采用动静脉内瘘。因此积极防治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对维持血液通路的正常功能和提高长期通畅率具有... 相似文献
14.
动静脉内瘘是国内血液透析患者最长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是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延续。因此,内瘘制作前后的护理及长期保养显得尤为重要,正确使用,合理护理,能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实施单病种动静脉内瘘术临床路径中的作用,摸索在有限的卫生资源条件下,通过规范化诊疗过程、标准化用药行为,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疗费用,最终达到改善医疗质量,使患者的临床用药能够做到安全、有效、经济.方法 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自行设计点评表,对实施临床路径前后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由路径前的98.51%下降至路径后的5.3% (P <0.001),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平均金额由443元降至5.01元(P <0.001),预防用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由4.1%降至0.093%(P<0.001),平均用药天数由4d降至0.06 d(P <0.001).西药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由36.57%降至15.89%(P<0.001).结论 临床药师在肾内科动静脉内瘘术临床路径实施中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是行之有效的,应进一步在该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正常透析的生命线,具有安全、有效、使用期限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最普遍的血管通路,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生存质量,因此保护好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烟窝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方法及其注意点。方法 本组首选动静脉侧侧吻合术,吻合口径0.6-0.8cm,先从血管内缝合后壁,后缝合并壁,最后结扎静脉远端,形成实际上的端侧吻合。结果 静脉扩张满意,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30例动静脉内瘘均提前启用。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是上肢最远端内瘘,优于其他部位内瘘,可成为长期血透患的首选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9.
郑玉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3):167-167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避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重点在于通路顺畅的血管通路和充足的血流量,因为动静脉内瘘(AVF)的质量对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1]。想要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进行提高,就必须对动静脉内瘘进行保护,规避感染、闭塞、形成血栓以及血管硬化。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16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20.
张耕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1-192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对127例行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精心护理后,127例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有力,穿刺成功率98%,均达到满意透析效果。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促进内瘘的成熟,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透析的充分性,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