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消炎痛、VitB1、VitB12,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胶囊。观察记录止疱、止痛、结痂时间以及计算10d后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81.67%和51.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盐酸伐昔洛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00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水疱吸收、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水疱的吸收、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对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给予薄芝糖肽注射液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伐昔洛韦片每次0.3g,每天2次;对照组55例仅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片每次0.3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疼痛减轻、消逝时间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7%、72.7%,观察组疼痛减轻、消逝时间短于对照组。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联合伐昔洛韦片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缩短PHN时间,降低PHN的发生率,且疗效优于单用伐昔洛韦片。  相似文献   

4.
戴莎  杨蓉娅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2):1369-1371
目的:比较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2片/次,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加入250 mL 0.9%生理盐水中,5 mg/k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皮损停止进展时间、开始结痂时间、一半皮疹结痂时间、所有皮疹脱痂时间和开始出现无疼痛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疼痛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伐昔洛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行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HZ患者96例的资料,依据治疗方法设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前者予伐昔洛韦治疗,后者予伐昔洛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皮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4.20±1.95)d、(3.74±2.04)d、(6.48±1.87)d、(9.35±2.61)d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应用伐昔洛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皮内注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具较高安全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外用湿敷煎剂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外用湿敷煎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结痂、皮损消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止疱、结痂和皮损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外用湿敷煎剂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确切,患者皮疹消退快,疼痛缓解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3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0例,好转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甘苏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53-154
目的探讨在治疗带状疱疹时使用盐酸伐昔洛韦进行治疗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将接受观察的70例患者随机的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5例患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进行治疗,另外一组35例患者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这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d,在用药治疗之后分别对这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体征以及症状上的改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组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率为80%,而阿昔洛韦组在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率为45.7%。与此同时,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上,盐酸伐昔洛韦明显短于阿昔洛韦,而且在两种调查结束后,调查结果都存在着很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上,盐酸伐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显著,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少,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是一个安全可靠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4):93-95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入的带状疱疹患者共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大量组和常量组,每组55例,常量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300mg,2次/d,持续10d,大量组对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1000mg,3次/d,持续7d,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大量组疗效显著优于常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常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常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胸腺肽联合洁悠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6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伐昔洛韦、胸腺肽联合洁悠神治疗,对照组单用伐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胸腺肽联合洁悠神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痛、结痂时间可明显缩短,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182-184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6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按知情同意和随机的原则分为4组。A组术前单用米索前列醇;B组术前用米索前列醇,术中联合使用盐酸利多卡因;C组术前用米索前列醇,术中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D组为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比较4组对象负压吸引术中宫颈扩张情况、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各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各观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各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镇痛有效率高于A组(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各观察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负压吸引术,有较好的宫颈松弛作用、镇痛效果好、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特别是米索前列醇和盐酸丁卡因胶浆联合使用,操作更方便安全,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观察6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详细总结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及护理方法和缓解期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治疗组在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显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仅予以无环鸟苷、维生素B1、甲钴胺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水疱停止发生、疱疹干燥结痂、疼痛变化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3/65),对照组为3.64%(2/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环鸟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辣椒碱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P〈O.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O.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氨基葡萄糖片治疗,C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综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疼痛改善(1.2±0.4)分、B组改善(1.1±0.3)分、C组改善(1.9±0.7)分,C组联合用药疼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B组单独用药(P<0.05),三组患者在疗效持续时间、疗效起效时间、关节消肿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的C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单独用药的患者(P<0.05).通过综合考察患者肢体活动度、压痛、活动痛、休息痛、肿痛等五个方面,提示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u>ua,P< 0.05),C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独用药的A组及B组(P<0.05).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在改善关节肿胀、功能活动以及维持药效等方面效果显著,而氨基葡萄糖对于改善关节疼痛和关节受限等方面有一定效果,联合使用两者能够迅速减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共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患者明显要多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有统计学上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以及便血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美施康定治疗骨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96例骨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美施康定组(A),唑来膦酸组(B),唑来膦酸+美施康定组(C).采用疼痛程度主述分级法评估用药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美施康定用量、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C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大于A、B组;与治疗前相比,C组美施康定用量比A组少(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美施康定能减少美施康定的用量,有效控制骨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肠粘连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中临床疗效。方法以入住我院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应用常规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在无效时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B组应用透视下插入法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胃肠减压,观察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实用肠梗阻导管后,发现B组腹痛腹胀缓解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排气时间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平片观察,A组常规胃肠减压,腹平片未见明显变化,使用肠梗阻导管,可见腹片液平面减少或者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7.9±5.3)d;引流液性质:肠导管深黄色粪便样液体,伴臭味、黄色肠液而普通胃管为黄色肠液、绿色胆汁样液体,白色胃液。结论肠梗阻导管能有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手术率,疗效优于普通胃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种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的180例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第一组(治疗组)92例口服伐昔洛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片)、第二组(对照组)88例口服伐昔洛韦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其中以止痛时间缩短最为显著(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第一组明显低于第二组(P〈0.05),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口服伐昔洛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片)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