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基于静息态脑电图探索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脑网络特征异常改变,提取 客观生物标志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脑电数据库中缺血性卒中慢性期患者病例资料,收集静息态 脑电图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MMSE及NIHSS评分资料。以HAMD评分 ≥20分为分界值,并通过病灶位置及体积匹配将患者分为PSD组和卒中后非抑郁(post stroke nondepression, PSND)组。脑电图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基于相干性虚部及能量包络在皮层源层面建立不同 频段功能连接矩阵,采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分析两组间差异。 结果 与PSND组比较,PSD组患者①基于相干性虚部的脑网络连接在δ频段减弱,以顶叶脑区连接 减弱更明显;θ频段减弱,以左侧额顶颞枕、边缘叶及右侧额叶连接减弱更明显;γ频段增强,以左 侧额叶、边缘叶及右侧顶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②基于能量包络的脑网络连接在α频段增强,以双 侧顶枕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 结论 PSD患者脑网络发生异常改变,静息态脑电图是揭示这种改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抑郁是卒中后常见的后果,卒中后抑郁的神经解剖学特征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卒中后抑郁病灶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探讨了卒中后抑郁病灶研究结论不一的原因,提出了卒中后抑郁病灶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I))与卒中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通过CT或MRI进行卒中病灶定位,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200例卒中患者在发病2周和3月进行调查评分。结果急性期和恢复期大脑半球左侧、右侧、双侧卒中PS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周时大脑半球前部与后部卒中病灶两PS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1.9546,P〉0.1)。3月时大脑半球前部与后部卒中痛灶两PSD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6.04,P〈0.05)。结论PSD的发生无半球偏利性。急性期大脑半球前部卒中病灶与PSD无明显相关性。恢复期走脑半球前部卒中病灶与PS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     
卒中仍是21世纪全球老年人群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更是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和医学难题。我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的病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是卒中后常见的后果,卒中后抑郁的神经解剖学特征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卒中后抑郁病灶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探讨了卒中后抑郁病灶研究结论不一的原因,提出了卒中后抑郁病灶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癫痫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的提供,很多病人本身不能回忆发作时的情景,儿童患儿更无法正常叙述清楚,只能由家长或旁观背描述,常难客观表达发作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4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和分析.结果 40例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阳性率35例,其中弥漫性慢波16例,局限性异常((痫)样放电)19例.结论 长程脑电图反映脑梗死患者出现脑功能损害和可能发生迟发型癫(痫),通过长程脑电图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可及时发现其病情...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卒中后抑郁 (PSD)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报道过 ,但当时仅将它归咎于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心理反应。近 10多年的研究证明 PSD与卒中有着直接关系 ,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1 患病率PSD的患病率在 30 %左右 [1 ,2 ] ,Eastwood等 [3 ] 调查一组卒中患者的 PSD患病率高达 5 0 % ,国内张庆臣等 [4]报告PSD患病率为 5 5 %。有文献报告老年期静止性脑梗死 (SCI)病人中 PSD的发生率则更高 ,老年期 SCI发生率约 30 %左右 ,而老年期严重抑郁或躁狂病人 SCI的发生率可…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SD进行了许多研究.对于PSD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存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对PSD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准确的评估有利于临床诊疗。目前,对卒中后抑郁的评估多依赖 量表。对于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卒中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卒中后抑郁分级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 量表应用最为广泛,且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对于失语患者的卒中后抑郁评价量表虽然开发的比较 多,但临床应用相对较局限,其中卒中失语抑郁问卷和失语抑郁评估量表应用相对较多。目前针对卒 中后抑郁评估量表的应用人群、评估指标有所差异,在应用这些量表时,相比原发疾病,评估者更重 视抑郁情绪的问题,这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配合和排斥,从而影响量表评价的准确性,这些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与脑功能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脑功能及其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70例患者检查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患者抑郁状态,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伴抑郁PD患者29例,占41.4%以运动迟缓和肌强直为主;无抑郁41例,以震颤为主。伴抑郁EEG和BAEP异常10例(12/29,41.4%)和17例(17/29,58.6%),无抑郁PD患者为9例(8/41,19.5%)和14例(14/41,34.1%),2组比较,P<0.05;伴抑郁PD患者BEAM表现为双侧额叶、顶叶和中央区θ、δ相对功率显著增加(P<0.01);BAEP表现为主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延长。HAMD分值越高,EEG、BEAM和BAEP异常率越高。结论 PD患者抑郁的发生与脑功能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患者康复,增加死亡率,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被忽略,诊断率及治疗率低。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筛查人群、筛查工具及筛查时间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中进行卒中后抑郁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Depression,HRSD)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The ModifiedRankin Scales,mR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得到明显改善(P <0.01)。结论 对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早期实施卒中单元模式护理,是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认为卒中后抑郁与卒中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是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抗抑郁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本文对卒中后抑郁相关热点问题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加强对PSD的识别,提高对PSD机制和诊断手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对PS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就PSD磁共振影像学,包括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焦虑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同期非缺血性 卒中入院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NIHSS评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 障碍和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卒中组的ADL、MoCA、NIHSS评分与HAMA、HAM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ADL、MoCA、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卒中组中62例(63.3%)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焦虑者53例(54.1%),抑郁者42例 (42.9%),对照组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14例(28%),存在焦虑者17例(34.0%),抑郁者9例(18.0%)。 卒中组MoCA和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卒中组HAMA评分与ADL、MoCA和NIHSS 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r =-0.526(P<0.001)、r =-0.592(P<0.001)和r =0.412(P<0.001);HAMD评分 与ADL、MoCA和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490(P<0.001)、r =-0.571(P<0.001)和r =0.606 (P<0.001);ADL与MoCA、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933(P<0.001)和r =-0.842(P<0.001); MoCA与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 =-0.911(P<0.001)。 结论 ①缺血性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②缺血性卒中后焦虑、 抑郁越重,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以心境低落、 兴趣下降为主要特征,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显著增加卒中病死率。其发病机制尚未 明确,伴随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出现,谷氨酸(glutamate,Glu)能神 经系统在抑郁症及PSD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为抗抑郁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卒中患者的精神和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常规影像学在PSD的相关解剖学部位与边缘系统-前额叶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解剖环路假说的确立和巩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对PSD进行早期的预测,功能磁共振在PSD的早期识别上具有优势,为PSD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 例),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结果 (1)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2)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3)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4)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半球利性均无相关性(P >0.05);(5)百优解能明显改善病程3、6 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 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MCI与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关系密切。MCI常伴发抑郁,而PSD亦被认为是MCI向痴呆进展 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就MCI与PS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MCI和PSD关系的新进展,包 括流行病学、相关机制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