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芎嗪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川芎嗪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另设非HSP对照组(健康组)20例,追踪监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G(IgG),及血尿变化,从而判断肾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过敏性紫癜两组在治疗前尿Alb、尿β2-MG和尿Ig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过敏性紫癜两组在治疗前所有病人均没有血尿发生(镜下或肉眼血尿)。治疗3个月后,川芎嗪治疗组尿Alb、尿β2-MG和尿I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但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川芎嗪治疗组有2例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而对照治疗组有8例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且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等微量蛋白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尿Alb、α1-MG、β2-MG、IgG等进行检测.结果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中Alb、α1-MG、β2-MG、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仅β2-MG二者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分期的加重,尿中Alb、α1-MG、β2-MG、IgG水平均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以Ⅲ组升高最为明显,而且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中Alb、α1-MG、β2-MG、IgG阳性例数分别为5例(2.4%)、4例(1.9%)、15例(7.1%)、6例(2.9%),阳性病例基本出现在高血压病Ⅲ组.结论:尿中Alb、α1-MG、β2-MG、IgG等微量蛋白的检测对于判断高血压病患者有无早期肾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评价小管性蛋白尿在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不同阶段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暴露人群和临床患者进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尿β2-微球蛋白(β2-M)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并分别与正常人群和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尿NAG酶在暴露人群和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患者中并没有显著性变化,而尿β2-M和尿RBP有显著升高.通过对不同肾功能阶段的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临床患者进行观察,发现随着肾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尿RBP和β2-M呈现进行性升高.结论:尿RBP和β2-M是早期发现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和反映临床患者小管功能损害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4.
小儿紫癜性肾炎的分型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紫癜性肾炎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的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病程有迁延倾向,也是小儿慢性肾衰竭主要病因之一.过敏性紫癜时肾脏受损发生率报告不一,如只从尿常规改变诊断肾损害其发生率在60%左右,若以尿酶、尿微量白蛋白或肾活检等改变分析则可达100%.肾损害是由于循环内含有IgA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所致,因此紫癜性肾炎也属于一种继发性IgA肾病.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在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9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尿表皮生长因子.结果:(1)HSP患儿尿EGF水平为(78.59±18.09)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30±13.92)μg/L,有统计学差异(t值为13.64,P<0.01).(2)HSP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发现紫癜肾型尿EGF水平(98.31±17.68)μg/L,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皮肤型(78.76±12.66)μg/L,腹型(77.16±11.77)μg/L,关节型(76.49±17.45)μg/L,混合型(77.71±13.49)μg/L,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其余各临床分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SP患儿尿EGF水平明显增高,EGF在HSP伴有肾损害者早期升高尤为明显,考虑EGF增高可能与HSP病理改变程度有关,因此,EGF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压监测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以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 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作为早期肾损害指标,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并以30例正常人为对照,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患者中有肾脏早期损害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压力负荷均明显高于无肾脏早期损害组(P<0.05);血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与SBP、DBP的水平及其压力负荷均显著相关(P<0.01),尿β2-MG只与DBP的水平及其负荷相关(P<0.05).结论:ABPM是诊断和预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在评价EH肾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度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8例重度过敏性紫癜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静脉滴注,均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肾损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可减轻重度过敏性紫癜患儿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有效防治肾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血糖(Glu)、尿素、血肌酐(S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除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28)、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n=26)、蛋白尿组(n=20),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Glu、尿素、SCr、UA、β2-MG、HbA1c、尿MALB及UAER的检测,分析单项指标和各指标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糖尿病患者Glu、尿素、SCr、UA、β2-MG、HbA1c、尿MALB及UAE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β2-MG外,早期DN组和蛋白尿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均<0.05)。各指标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灵敏度高达97.6%,明显高于每一项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Glu、尿素、SCr、UA、β2-MG、HbA1c、尿MALB对早期诊断DN和评估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对评价高尿酸血症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82例年龄相当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13微球蛋白的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健康组β2-组人群中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肌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优于血清肌酐的相关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比血清肌酐的检测更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是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管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调节蛋白(TM)的变化.方法 两组治疗后12周,MAU、β2-MG、NAG及ET、VEGF、TM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脏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苷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三七总苷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饮食控制、降血脂治疗及控制血糖;治疗组则增加三七总苷注射液,15d为1疗程,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同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蛋白(Alb),尿蛋白(PRO)定量定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优于对照组(63.6%)(P<0.05);此外,治疗组患者血β2-MG及尿β2-MG、Alb、PRO定量定性治疗前后均有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尚未发现副作用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三七总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U-MAlb和Uβ2-MG,同时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与22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不同级高血压组U-MAlb和Uβ2-MG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3级高于2级,2级高于1级,高血压组合并甘油三酯增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出增加,且随高血压级别增高而逐级增加,同时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定期检测U-MAlb和Uβ2-MG对发现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血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对87例糖尿病肾病(DN)Ⅲ期患者与35例DN(Ⅰ、Ⅱ期病人)行二维及多普勒肾动脉血流检查.以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早期肾损害指标.结果:DN早期肾损害的患者肾血流多普勒频谱特点是: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舒张期末最低流速减低(Vd)、阻力指数(RI)增高.当叶间动脉RI>0.65时,早期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预示肾功能将出现早期损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测定是早期诊断和预测DN早期肾损害的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即亚临床肾损害期是指良性肾小动脉硬化出现临床症状(水肿、蛋白尿)以前这一段时期,临床上除夜尿增多外,无明显症状.常规反映肾功能的各项血、尿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均正常,但肾脏的储备功能已经下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和结构已发生改变,采用放免法等比较灵敏的检查手段可以发现异常(如尿微量蛋白排出量增加等).笔者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并加以比较,进一步明确各项指标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0例正常对照者和25例水肿性胰腺炎、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尿中的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分析其与胰腺炎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重症胰腺炎组尿中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的浓度显著高于水肿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水肿性胰腺炎组尿中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尿中的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α1-微球蛋白(α1-mG),与尿微量白蛋白(u-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方法对31例SLE患者(尿常规正常组10例,尿常规异常组21例)及19例健康对照组的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u-Alb进行检测,结果,SLE病人尿α1-mG,β2-mG,u-Alb明显高于正常对组(P<0.01),无论尿常规正常与否,其尿α1-mG,β2-mG,u-Alb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尿α1-mG及u-Alb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上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耐量低减(IGT)是糖代谢介于正常和糖尿病(DM)之间的代谢异常的病理阶段,体内可存在糖尿病肾病(DN)样早期肾损害[1].笔者于1999年3月~2003年2月用生脉注射液对23例老年IGT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并对照观察,发现生脉注射液对减少IGT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有一定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由于过敏性紫癜(HSP)而导致的肾损害,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过敏性紫癜病程、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HSP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它属于自身免疫反应已为多数学者公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病诱因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HSPN是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高达20%~55%的患儿发生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癜性肾炎是决定过敏性紫癜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国内报道30%~60%,国外以肾活检为准达90%~100%。我们对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microalbumin)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retinolbinding protein)含量,以期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 病例和方法 80倒尿常规检查阴性的过敏性紫癜病例及30例紫癜性肾炎病例选自本院儿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4.5~14岁,平均11.2岁。正常对照组85例,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3~14岁,平均13.1岁。尿RBP及MALB检测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采用Jaffe法做尿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维生素D不足的高血压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不足的高血压伴肾损害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规范化治疗控制血压;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控制血压治疗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胶囊0.25μg/次,每晚口服1次,连续应用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25(OH)D_3、血钙、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晨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urine beta 2 microdobulin,β2-MG)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血钙、血磷、25(OH)D_3及血iPTH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2组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后第12周,血25(OH)D_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钙水平升高(P0.05),血iPTH水平下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ysC、尿mAlb及β2-MG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2组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后第12周时,血清CysC、尿mAlb及β2-M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下降水平分别为9.4%、18.8%、38.0%。结论骨化三醇能减轻维生素D不足的高血压伴肾损害患者的尿mAlb、β2-MG及血清Cys C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