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加用人工卵圆孔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中和术后共有19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均顺利恢复.结论 加用人工卵圆孔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方法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措施,对42例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进行矫治术,术后主要采用持续肺动脉压力监测,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正确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监护措施预防和处理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42例中有9例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治愈.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中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和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对预防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复杂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杂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例,年龄5月龄~2岁,体重5~10kg。其中3例为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1例为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部狭窄、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肺动脉高压;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术后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按照肺动脉高压范围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每组各20例,另选择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各组患儿围术期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并做出对比。结果中度组与重度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3 d、术后7 d分别与术前相比,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3 d、术后7 d分别与术后1 d相比,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3 d与术后7 d相比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中度组、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较低,可能与此类患儿Th1细胞数量减少的可能性较大相关。另外,在手术治疗后,患儿的免疫功能可能出现了一定的影响,但随后可恢复正常,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I(PGE1)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扩张药物。具有明显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尤其对降低肺动脉压力效果显著,我科自1998年1月~1998年12月,应用PGE1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10例(均为左向右分流)。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7例女性,3例男性,年龄在5~28岁,平均年龄16.5岁。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6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例。右心导管造影压力测定: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与主动脉压力之比在0.45…  相似文献   

6.
张辉  张军 《临床医学》1996,16(10):31-32
1990年1月至1995年5月,手术治疗4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高压病人。其中肺动脉压力〈9.2kpa者9例,9.3-13.2kpa者19例,13.3-16.7kpa者13例。死亡率7.3%。不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手术适应征,肺动脉高压类型、肺动脉高压危象、平稳脱离呼吸机及肺部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呼吸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68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患儿离开监护室后呼吸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耐心、细致的呼吸道护理,严密细致的观察,严格喂养,64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患儿死亡;其中15例患儿再次返回监护室重新插管或无创带机,经过短时间呼吸机或无创通气的支持后均离开监护回到病房痊愈出院。结论:通过严密细致的观察,认真监测,精心呼吸道护理,能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能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SD)46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6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59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57例治愈,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3.38%。结论室缺患儿一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在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文献报道,手术病死率为4.9%。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施行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48例,由于加强了手术前、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月-2005年7月共完成重症心血管疾病61例,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伴肺静脉畸形引流、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双腔、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成人联合瓣膜病、马凡氏综合症、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Ⅲ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炎,三尖瓣赘生物,本组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华  王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2,8(7):499-500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院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49例 ,2例术中死亡 ,47例痊愈出院 ,现将术中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9例 ,男 2 6例 ,女 2 3例 ,10 5个月~ 12岁 ,体重 5~ 42kg。 47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术中死亡 ,其中 1例因畸形严重 ,难以矫正 ,另 1例因肺动脉高压、巨大心脏 ,复跳困难死亡。其心脏疾病种类见表 1。表 1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  病  种n室间隔缺损 2 8房间隔缺损 7法乐四联症 4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3右位心合并室间隔缺损 1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12.
邹勇  明腾  陈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5):545-546
目的 :总结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 1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 (VSD)伴肺动脉高压 (PH )的效果。方法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3年 12月 ,采用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 46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婴儿 ,其中男 3 7例 ,女 9例。年龄 2 7d~ 12个月 ,平均 ( 5 14± 3 12 )月。体重 3 0~ 8 5kg ,平均 ( 4 98± 1 2 1)kg。室间隔缺损膜周型 3 6例 ,肺动脉瓣下型 8例 ,多发型 (膜周部 +肌部 ) 2例。其中 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 ,2例合并PDA、ASD及主动脉缩窄 (COA)。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一期修补和合并畸形矫治术。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 ( 3 0d)无死亡 ,发生并发症 14例 ,发生率 3 0 4%。二次气管插管 4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1例 ,低心排 2例 ,心律失常 2例 ,纵隔感染、胸骨哆开 2例 ,残余分流 3例 ,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对反复肺炎、心力衰竭 ,药物控制不佳 ,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 ,可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治疗 ,术前必要的调整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常留有多种心律失常后遗症,影响预后。对2002年10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心律失常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患儿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个月~12岁。室间隔缺损12例(其中3例合并有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肺动脉狭窄1例、法乐氏四联症4例。术前均常规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为窦性心律。20例患儿均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是小儿常见心脏病,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心患儿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有很高的手术死亡率,我院自1995—2002年对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自体心包补片单向活瓣修补室缺的手术,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展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适应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先天性VSD并重度PH患者30例,肘静脉注射腺苷75 μg·kg-1·min-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比值、肺动脉/主动脉收缩压比值、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注射5分钟后肺血管阻力下降>30%和肺动脉平均压下降>10%为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结果 17例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者,通过临床药物降压治疗有效后成功手术;13例药物试验阴性者继续降压治疗无效.结论 通过腺苷急性血管扩张试验,可以判断肺动脉高压的可逆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扩展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适应征中起到初步筛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女11例,男4例,年龄8~27岁,室间隔缺损11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1例,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9~2006年共实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750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12岁,体重9~40kg。其中室间隔缺损400例,房间隔缺损180例,法乐氏四联症60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35例,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的20例,其他心脏畸形的55例。  相似文献   

19.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严重者由于长期的心室间分流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而合并有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风险明显增加,甚至可因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而危及生命.传统上,术中过高肺动脉压的处理方法是应用硝普钠、前列腺素E1、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物扩血管、强心治疗,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迅速缓解[1].笔者对8例术中顽固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补充应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心血管外科专业的发展,心血管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监护技术逐步在提高,特别是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近年来有了较大的突破。我科自1986年3月~1993年12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46例,现将术后监护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手术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5个月,平均年龄2.3岁,平均体重10.4kg,PP/PS均为0.75~1.0,术后痊愈39例,死亡7例。2监护体会2.1肺功能监护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属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术前大量血涌向肺部,患儿术前多有反复发作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