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的一组高危症候群,其危险性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笔者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采用降纤酶治疗112例UAP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葛根素(puerarin)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至2005年3月住院患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严重的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欠佳。我院自1995~2001年10月用降纤酶静脉点滴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平  尚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23-252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我院于2001年3月~2003年9月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治疗不当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往往病情较重,且极易发展为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上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我们选择UAP患者 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旨在探讨不同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病情进展迅速,容易继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对其合理治疗十分重要。我们观察了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量6·25mg/次,每日2次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164例,其中82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险多变,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降脂,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指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约10%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初发型、变异型、恶化型劳累性及梗死后心绞痛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我院内科自1991年以来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未获显效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降纤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以及护理的意义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收集和治疗本院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包括卡托普利、阿司匹林,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加用降压、降糖等药物。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降纤酶和葡萄糖的注射液。结果:对照组的治疗率达到95.7%,并且对照组的心绞痛复发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综合征,临床常见,其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UA51例,并随机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治疗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总有效率、复发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1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用药10 ̄14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病人症状、心电图及血注变学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2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16例,无效9例,有  相似文献   

15.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较为危险的状态,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或发生心源性猝死。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笔者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氟伐他汀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之间的临床状态,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严密监护。笔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翠平  尚勇  黄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13-10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为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初发劳力型(1个月内新发生)心绞痛及自发型(变异型和混合型)心绞痛。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的努力方向。我们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并进行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瑞萍  李秋荣  朱萍 《贵州医药》2001,25(7):599-600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38例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持续时间>15min的患者随机分组:A组(18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和抗心绞痛药物;B组(20例)给予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加静滴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滴注,连续7天)。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7天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分别为33%与10%,17%与0,11%与0,总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78%与15%(P<0.01)。B组仅3例发生皮下淤斑。结论:UAP患者急性期用降纤酶治疗有效,安全又方便。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中期提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要改善血流动力学药物(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和去除诱因、病因,而且要加强心肌缺血的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甚至猝死。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本院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U,脐周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治疗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总有效率、复发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均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