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一个有趣的亚型——“双击”B细胞淋巴瘤(DHL)开始进入血液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的视线.其命名来源于染色体存在的两处易位,一处易位影响MYC/8q24基因的位点,另一处通常为t(14;18)(q32;q21),涉及BCL-2基因.2008年WHO新的淋巴瘤分类法将DHL归入未分类B细胞淋巴瘤(B-UNC),由于其特征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因此其类别为B-UNC/BL/DLBCL.  相似文献   

2.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是2016年WHO淋巴瘤分类中一类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的B细胞淋巴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包括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淋巴瘤和不伴MYC和BCL-2或MYC和BCL-6基因合并易位的非特指型(NOS)淋巴瘤两种类型[1-2]。国内外报道均表明HGBL患者的预后较差[3-4],且治疗方案尚不统一,而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HGBL相关研究更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1例儿童及青少年HGBL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是2016年WHO淋巴瘤分类中一类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的B细胞淋巴瘤, 具有高度侵袭性。包括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淋巴瘤和不伴MYC和BCL-2或MYC和BCL-6基因合并易位的非特指型(NOS)淋巴瘤两种类型[1,2]。国内外报道均表明HGBL患者的预后较差[3,4], 且治疗方案尚不统一, 而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HGBL相关研究更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1例儿童及青少年HGBL患者的病例资料, 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最多、恶性程度高的一个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2]。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生成与调控机制极其复杂,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原癌基因Bcl-6、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DLBC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度侵袭性,占所有原发性CNS肿瘤的2.4%~3%[1]。95%以上的PCNSL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且主要为活化B细胞来源[2]。由于PCNSL常位于脑组织深部或病变常为多灶,且手术切除与活检相比并无显著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BCL-2、BCL-6和MYC检测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DLBCL患者163例患者的淋巴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BCL-2、BCL-6和MYC的表达水平,并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IGH/BCL-2融合、BCL-6基因断裂及MYC基因断裂进行检测,进一步分析BCL-2、BCL-6和MYC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YC、BCL-2及BCL-6均呈现棕黄色或棕褐色的阳性信号,其中MYC主要于细胞膜上呈现阳性表达,BCL-2主要于细胞质及局部细胞膜上呈现阳性表达,BCL-6主要于细胞核上呈现阳性表达。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者BCL-2表达水平较2分者明显升高,且免疫亚型为CD5~+、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者BCL-2表达水平较非GCB者明显升高(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5者MYC表达水平较0-2分者明显升高(P0.05);免疫亚型为CD5~+、GCB者BCL-6表达水平较非GCB者明显降低(P0.05)。经Cox多变量分析结果发现,BCL-2、BCL-6和MYC的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BCL-2、BCL-6和MYC作为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在评估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  相似文献   

8.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度只有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mi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3'UTR的互补序列的不完全结合来调控一系列的基因表达,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干细胞发育.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miRNA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基因调控作用,已经被用作肿瘤治疗目标和预后标记物.本文将回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生中miRNA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以及miRNA在DLBCL的分型与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的近年来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CL)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48例DLBCL石蜡组织切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形态学特点。结果 FISH筛选出的18例为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的HGBCL,形态学以中心母细胞型为主,可见星空现象、凝固性坏死,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MYC/Bcl-6基因易位双打击淋巴瘤(MYC/Bcl-6 DHL)12例;MYC/Bcl-2基因易位双打击淋巴瘤(MYC/Bcl-2 DHL)2例;MYC/Bcl-2/Bcl-6三打击淋巴瘤(THL)4例。Hans分型10例为GCB型,8例为non-GCB型;随访时间24个月,MYC/Bcl-6 DHL比MYC/Bcl-2 DHL患者中位生存期长、但总生存率相似(P=0.13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HL和骨髓累及的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HGBCL患者总生存期(OS)低,病理分型与预后无关。结论本研究中MYC/Bcl-6 DHL的患病率较高,以non-GCB型多见;伴有基因易位的HGBCL患者治疗效果差,诊断有赖于荧光原位杂交。  相似文献   

10.
王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114-2116
微小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来降解靶mRNA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从而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1].Lee等[2]和Reinhart等[3]分别在线虫中发现了能调控胚胎后期发育的小分子RNA lin-4和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 let-7.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福建省肿瘤医院均获随访的94例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CL-6、MYC、CD10及MUM-1蛋白的表达,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MYC和BCL-2基因的异常;探究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4例患者中,BCL-2、BCL-6、MYC、CD10及MUM-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53%(71/94)、58.51%(55/94)、52.13%(49/94)、15.96%(15/94)、34.04%(32/94)。MYC基因异常检出率为20.93%(9/43),BCL-2基因异常检出率为44.00%(22/50),2种基因异常均为多拷贝;MYC与BCL-2基因同时异常者2例(2.13%)。94例患者3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1.79(2-36)个月,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98%和64.89%。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ECOG评分≥2、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级增加、BCL-6蛋白阳性表达、MYC和及BCL-2基因同时异常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发现,IPI分级、ECOG评分及治疗方法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IPI分级、ECOG评分及治疗方法对DLBCL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较大,化疗联合放疗或手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1993年由美国学者Ambros等在研究线虫发育过程中发现,它通过与靶信使RNA(mRNA)3′非翻译区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导致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对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1-2].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分别筛选Burkitt’s淋巴瘤(BL)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系细胞与正常淋巴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材料和方法1 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 芯片所包括的基因来源主要有:①Alizadeh等[1 ] 从1785 6条基因中筛选出的与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病、分型密切相关的基因4 3条;②近年文献报道的和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或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分化凋亡诱导、信号转导等有关的基因5 6条;③部分基因库所登录的功能未确定、我们正在研究的淋巴瘤/肿瘤相关新…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我国新增霍奇金淋巴瘤(HL)9 468例, 新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1 954例。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57/10万和0.15/10万, 而N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达到4.99/10万和2.32/10万[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占所有淋巴瘤的35.8%[2]。随着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和新药的不断研发, DLBCL患者的生存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中国DLBCL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达到38.4%[3], 其中一线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患者5年、10年OS率分别为69%、55.6%, 接近欧美国家水平[4]。约60%的DLBCL初治患者可通过R-CHOP免疫化疗方案治愈。然而复发/难治性DLBCL(R/R DLBCL)患者接受现有的挽救化疗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仅有10%的治愈率[5], 不适合行ASCT或ASCT后复发患者的预后更差, 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左右[6-7]。近年来, 虽然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的出现使部分R/R DLBCL患者获得持久缓解与长期生存, 但是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448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2B,KDM2B]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DLBCL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 node hyperplasia,RHL)组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DLBCL组织与RHL组织中miR-448和KDM2B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KDM2B蛋白表达水平,分析miR-448和KDM2B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分析miR-448和KDM2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miR-448和KDM2B表达与DLBCL患者生存率的关系以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影...  相似文献   

1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甲泼尼龙)显著提高DLBCL患者的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1-2]。但仍有患者疾病进展或复发。研究表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在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吉西他滨或顺铂单药治疗组[3-4]。本研究中,我们探讨PD-1抑制剂与DLBCL二线化疗方案中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各单药的联合作用,观察其对Raji细胞株杀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基于免疫组化的Hans分型分为生发中心来源型(GCB)和非生发中心来源型(non-GCB)。Alizadeh等[1]研究显示,同样使用R-CHOP方案治疗,GCB型DLBCL具有更长的总生存(OS)期,non-GCB型相对GCB型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本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88例一线方案采用R-CHOP或R-DA-EPOCH治疗的non-GCB型DLBCL患者资料,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全球范围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1-2]。利妥昔单抗联合经典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组成的R-CHOP方案较单独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30%的DLBCL经R-CHOP方案治疗后表现原发或继发耐药而导致疾病复发进展,因此,识别不良预后人群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3-4]。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DA-EPOCH-R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在一线治疗DLBCL尤其是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DLBCL中显示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常见的类型,同时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全部NHL的30%~40%,是最具代表性的侵袭性的淋巴瘤之一[1-2]。目前临床治疗DLBCL疾病常用的方法为化疗,但是此种方式治疗时间长,治疗中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3-4]。在DLBCL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MLBC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一种分子亚型,通常多发于年轻患者[1-2]。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的定义结合了临床和组织学的特点,其病理学上还具有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些特点[1-4]。PMLBCL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