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10月与专项整治后2012年同期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使用合格率、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平均预防用药时间(d)。结果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合格率、预防用药时机、平均预防用药时间均达到控制标准。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甲状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干预前(2011年1~3月)和干预后(2011年9~12月)3种Ⅰ类切口病历各150份,比较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由100%下降至11.33%,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趋向合理。结论:医院综合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出院的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干预前组,2011年8~11月出院的为干预后组,汇总、分析后评价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从干预前的100%分别降至30.51%(甲状腺手术)、60.42%(疝气修补术)、35.00%(乳腺手术);用药时机、选药品种、用药疗程等较干预前也更为合理。结论:我院合理用药干预使得抗菌药在围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的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现状,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209例,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从预防用药指征、选药情况、用药时机、总预防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75例(35.89%);使用频最的药物品种为头孢菌素;术前0.5~2h给药者为64例(85.33%);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5例(6.67%)。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的使用率、适应证、给药时机情况较好,但抗菌药品种选择、联合用药、使用疗程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抗菌药专项整治对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3月(对照组)和2012年1~3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300份,对两组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抗菌药使用率由整治前的99.3%降至65.3%,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由整治前的18.8%升至8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种类选择合理性提高,给药时间缩短、联合用药、无依据更换药物等方面明显改善。整治前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专项整治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明显改善,应继续深化抗菌药专项整治,促进抗菌药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要求,抽取我院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各18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1-6月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8.33%降至46.11%,联合用药比例由22.60%降至2.41%,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9.38%升至67.47%,用药时机合理率由16.38%升至61.45%,用药疗程合理率由8.47%升至53.01%。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时间偏长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前后我院心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现状,提高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干预前(2012年1~6月)及干预后(2012年7~12月)心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我院心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率有明显上升,第2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52.9%提高到81.5%;术前0.5~2 h预防用抗菌药的比例由61.1%提高到99.3%;术后用抗菌药时间≤2d1的比例由2.6%提高到31.5%;治疗使用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达到67.7%、86.9%。结论:实施综合干预可提高我院心外科围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加强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对照组),2014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干预组),对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15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总预防应用率由92%下降至48%;药物选择合理率由46.38%上升至90.28%;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7.68%上升至87.50%。结论整治后该院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用药时机不准确、药物品种选择欠妥等情况,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袁波  李玲  黄芳  陆文杰 《中南药学》2013,(7):555-558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9月(干预前)和2012年7~9月(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统计、分析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由84.67%下降到57.30%(P〈0.01),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朱卫江  张丹  郭喜红 《中国药房》2012,(18):1658-1660
目的:制定医院合理用药干预管理规范,观察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试验组(180例)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用药,对照组(178例)按习惯方法用药。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从干预前的49.4%下降至干预后的21.1%;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从干预前的4类17个品种下降为干预后的1类2个品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55.7%上升至干预后的76.3%;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6%上升至干预后的68.4%。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82例病历资料,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统计与分析其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不同使用品种、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的占比及其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与措施.结果:干预前组28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29%;干预组25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60.97%;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4.00% vs 14.29%,P<0.05),给药时机不合理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组(8.00% vs 17.86%,P< 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组(4.00% vs 10.71%,P<0.05).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情况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得到显著改善,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疗程、给药时机等均明显趋于合理,药学干预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李振知  韩凤昭  杨文华 《中国药房》2012,(22):2036-2038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6月(非干预组)和2011年9月-11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围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71%、68.57%、11.43%提升至干预后的75.90%、95.18%、75.90%(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814.6元下降至433.5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4.07d下降至3.65d。结论:通过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显著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周后凤  张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46-247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和干预实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对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施有效干预,可明显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与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0年7~12月和2011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应用种类与频次、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使用率由100%降至48.33%,第1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0升至63.79%;术前0.5~2 h预防用抗菌药比例由17.92%提高至95.59%;术后用抗菌药时间≤24 h的比例由23.33%提高至81.03%;平均用药时间由4.5 d缩短至1.9 d;平均抗菌药费用由635.69元降至256.57元。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对合理使用抗菌药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4—10月(干预前)我院血管外科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04例和2012年4~10月(干预后)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32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48.08%下降至12.12%(P〈0.01);其中用药指征、药物选择、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1);干预后抗菌药费用明显下降(P〈0.01)。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我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评价干预措施成效。方法:分别收集2012年4月~2013年3月(干预前)及2013年4月~2014年3月(干预后)我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患者的病历,对照组(干预前)共274份病历,干预组(干预后)321份,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合理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平均用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抗菌药费用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抗菌药选择不合理、无指征联合使用、用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用法用量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实施管理干预措施后,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合理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二锋  孙博  马换青 《抗感染药学》2021,18(8):1166-1170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以及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6月符合Ⅰ类切口手术指征患者505例病历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50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118例,其预防使用率为23.37%;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h 33例(占27.97%),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为95.76%,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为64.41%;围术期预防用药最多的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56例,占47.46%).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3 0%,符合要求;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偏长、预防用药选用不当及给药时机不当等,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干预管理,以增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意识,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实验组则增加围手术期手术抗菌药物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药物选择合理率、用法用量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上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肥市滨湖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干预前(2011年9月—2012年2月)的317例及干预后(2012年9月—2013年2月)的325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比较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通过综合干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比例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83.28%下降到干预后的54.15%(P<0.05);术前0.5~2.0 h给药率显著升高,由干预前的17.05%提高到干预后的90.91%(P<0.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 h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3.33%提高到干预后的55.11%(P<0.05);用药指征合理率显著提高,手足骨科、创伤骨科、关节骨科用药指征合理率均达到100.00%;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显著上升。结论:我院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明显提高了我院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院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后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综合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2011年1~6月295例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设为非干预组,2012年1~6月369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设为干预组,对比2组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应用时间及费用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首次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下降至干预后的44.17%,联合用药率干预前为9.15%干预后下降至0。在药物的选择上,头孢唑林出现的频次明显升高。在首次给药时机上,术前0.5~2 h给药例数所占比例显著增多,平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实施的干预措施对促进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降低医疗费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