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原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自1986年6月-2001年10月,596例(632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中,共有19例发生早期脱位。分别对这19例早期脱位的发生情况、脱位时间、髋关节X线片、手术入路、假体类型、固定方式、髋关节肌力检查、原先的病情以及复位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早期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3.0%(19/632髋),脱位多发生在术后1-6周,多因姿势不当、超范围活动引起。试行手法复位,16髋获得成功,X线检查,有7例假体位置不良,12例髋周软组织不平衡,髋部外展肌力乏力1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由多种因素引起,假体位置不良、软组织张力低和外展肌力乏力是目前引起早期脱位主要原因,闭合复位对大多数早期病例能获得成功。良好的术前计划、精确的假体植入、充分的软组织修复有助于防止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脱位失效的风险。方法利用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正常人群进行日常行为的下肢运动学测量,设计并开发可视化髋关节假体运动分析软件。利用该软件测量不同设计参数的髋关节假体的最大安全活动范围,分析臼杯假体和股骨柄假体的相对运动关系,判断假体的活动安全性。结果利用测量得到的人体行为运动学数据,通过软件对比天然髋关节的活动度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活动范围,获得了髋关节假体脱位与人体行为运动的关系,并检测了植入假体的脱位风险。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屈曲动作脱位风险较大,尤其是下蹲、下跪动作。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saty,THA)可以达到解除髋关节疼痛,防止畸形和功能障碍,保持关节稳定的目的[1].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12%[2].THA术后脱位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心健康,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脱位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获得明确诊断并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有术后随访资料的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共247例为研究对象,对8个可能与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性别、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直径大小等因素在有脱位组与无脱位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62)、手术方式为后外侧入路(OR=3.478)、人工股骨头直径为22 mm(OR=2.558)可作为预测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当股骨头直径大于或等于30 mm(OR=0.635)时则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建议术前、术中应将各危险因素纳入考虑并选择个体化最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脱位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1月83例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81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5天脱位,及时手法复位成功,1例出院后1个月脱位,在麻醉后切开复位成功.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院外发生脱位的原因,常见原因包括:年老体弱患者无人监护意外受伤,日常生活中体位不正确,抱侥幸心理,过早负重行走,病人康复知识缺乏等,提出应认真做好术后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加强病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06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股骨头置换术6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出现并发症14例(13.1%),其中感染3例,脱位4例,髋部疼痛5例,骨折2例,结论 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工作,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如能注意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发了髋关节假体脱位分析软件.软件基于ADAMS/VIEW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能够可视化的构建三维参数化的髋关节假体模型,模型能够模拟假体的六种运动.应用此软件可以为病人更好的选择和植入假体,评估各种髋关节假体的安全活动范围,用来设计新的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球头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而采用大直径球头是减少术后脱位的可能途径之一。作者对有关这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重点综述、讨论了球头直径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磨损的关系、大直径球头减少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实验结果及大直径球头在人工关节外科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汤红伟  韩擎天 《医学信息》2010,23(18):3398-3398
典型的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合并其他外伤等原因,可能出现初诊时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并易引起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结果。陆春等总结了下肢骨折合并同侧髋关节脱位12例,初诊漏诊率达50%以上”。黄耀添曾报道诊治60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合并髋关节脱位6例,全部漏诊。本文总结1993~2009年间初诊漏诊的髋关节后脱住病例6例,分析其漏诊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查阅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相关文献,分析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及目前的预防策略进展。总结对于反复脱位的病例采用的治疗方式。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假体设计、软组织张力等。防治措施包括辨别患者的风险因素,避免假体组件位置不良,注意髋部的软组织平衡,确保足够的股骨偏心距,恢复髋部的生物力学环境,最大化头、颈率,对于脱位高风险患者,使用限制性髋臼组件。结论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术后脱位的风险。一旦出现脱位,辨别髋关节不稳定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才能取得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d即开始肌肉训练并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对照组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指导进行关节活动。结果术后3个月能按设计要求完成规定动作能力的优良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84.2%、66.6%,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和促进肌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双动臼杯在脊柱僵硬患者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行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1例(41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临床随访根据X线检查、Harris评分系统及手术前后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评价。结果21例(41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38个月,中位数为25个月,平均(25.47±6.59)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0.80±10.35)分增加到术后末次随访的(87.41±10.18)分,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51.87±15.71)°增加到术后的(198.53±18.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显示所有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2例(3髋)出现异位骨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结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双动臼杯高稳定性的特点,降低了 AS患者髋臼假体安放的手术技术要求,容错率较高,从而最小化脱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血栓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4月-2006年8月1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12例并发深静血栓的病例,对其病因及治疗进系统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2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主要原因有既往血栓史、心血管病、下肢静脉曲张或糖尿病6例,长期卧床或下肢长时间制动3例,手术时间过长及创伤过大3例。12例深静脉血栓采用肝素为主综合治疗措施治愈或缓解。结论既往血栓史、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下肢静脉曲张及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患者卧床时间过长,手术创伤大、未能及时早期康复训练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时手术、康复训练、减少卧床及术中创伤,术前对高风险病人及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肝素的应用等是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应明 《医用生物力学》2006,21(2):159-162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有重要影响,而股骨柄假体的颈距是调节这一软组织平衡的主要手段。作者对有关颈距与外展肌力的关系、临床实际中增加颈距的方法以及增加颈距可能带来的益处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大部分患者在20-40岁左右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最终需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杨书娇 《医学信息》2018,(22):184-186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于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Harris、VA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Harris、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4% vs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 vs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不仅能加快其髋关节功能恢复进度和缓解机体疼痛感,还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临床较为少见,股骨头骨折在国外被称为Pipkin骨折。随着交通的发展,此种骨折的发生呈增加趋势[1],据文献报道其占髋关节脱位发生率的1%~16.8%[2]。现对我院收治的21例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以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和翻修技术。方法对12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和52例(59侧)人工全髋翻修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36例均获1~10年的随访,平均3年8个月。术后患髋Harris评分平均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广泛开展的手术之一,其10年优良率已超过80%,但同时也出现了感染、脱位、人工关节松动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假体功能效果,人工假体存留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