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报告腹壁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 40例子宫切除术施行腹壁横切口 ,切开皮肤钝性拉开皮下脂肪层 ,保留腹壁浅静脉 ,横行剪开腹直肌前鞘 ,钝性分离腹直肌 ,撕开腹膜 ,常规切除子宫 ,简化关腹步骤 ,皮肤皮下一并缝合 1~ 4针。结果 :该术式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深受患者欢迎。结论 :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术优于腹壁纵切口子宫全切术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补片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Bard无张力疝补片手术10例(观察组),传统常规手术36例(对照组),术后随访1~8年.结果 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结节.使用Bard无张力疝补片修补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直接缝合者切口感染率5.6%(2/36).随访1~8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无复发,使用补片者术后无明显不适感,无腹壁切口疝,直接缝合者腹壁切口疝发生率11.1%(4/36).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彻底切除是外科治疗方法的关键,无张力疝补片应用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大病灶切除后创面修复方法.方法应用腹壁成形术、V-Y皮瓣推进术修复我院2003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的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大病灶患者切除后的创面.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大病灶均切除彻底,切除后未见复发,腹壁伤口Ⅰ期愈合,美观,无并发症.结论腹壁成形术及V-Y皮瓣推进术可以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大病灶切除后提供良好的创面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19例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均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病灶位于腹壁者中,术后明确6例位于皮下,8例侵入腹直肌筋膜前鞘,2例侵入腹膜;3例位于会阴部者中,2例位于皮下,1例多发病灶累及肛提肌.术后随诊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 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与月经周期同步、周期性疼痛、伴进行性增大肿块.诊断以症状、体征为主,B超可协助诊断.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手术切除异位病灶.预防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子宫内膜组织遗留在手术切口上.  相似文献   

5.
李英梅  李艳 《中外医疗》2008,27(27):50-50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联合麻醉行蛄节及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切除术.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腹壁切口以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法 以手术切除为主,预防关键在于避免将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种植于尚未愈合的手术创面上.  相似文献   

6.
代玉蓉  任秀蓉  何芳  王慧 《四川医学》2011,32(7):1059-1060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补片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子宫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8例病灶较大者(直径>5cm),A组在病灶切除后用无张力疝补片予以修补缝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7例未用补片(B组)进行比较.结果 8例用无张力补片患者与17例未用者术后切口渗液、愈合情况等无差别.结论 无张力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治疗和如何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腹壁瘢痕肿块及疼痛,肿块逐渐长大.手术切除病灶术,术后随访.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注意术中操作,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芳香化酶(cytochrome P450aromatase,P450arom)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酶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并比较P450arom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及其周围脂肪组织、剖宫产腹壁切口皮下脂肪组织及顺产会阴切口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结果 P450arom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周围脂肪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剖宫产腹壁及会阴侧切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P〈0.05),而剖宫产腹壁切口皮下脂肪组织高于会阴侧切(P〈0.05),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P450arom的表达无明显卵巢周期性的差异(P〉0.05)。结论高P450arom表达与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及生长有关,妊娠期腹壁脂肪层P450arom的表达高于会阴部组织,可能与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高于会阴切口有关。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壁与会阴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1例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共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35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典型的手术瘢痕周期性疼痛、肿块,行手术治疗疗效好,无复发。结论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便可诊断。最佳治疗方法是彻底手术切除。发病早期便予及时切除。需注意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患者可辅以药物治疗,避免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11.
梁艳楠  刘颖  贾慧贤 《黑龙江医学》2008,32(12):933-933
目的探讨分娩后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0-2006年间,收治的2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所有病例均有典型周期性局部疼痛、肿块,术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复发。结论局限性子宫内膜细胞移植,是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典型症状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肿块,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整形术用于修复会阴、紧缩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82例自觉阴道松弛或 (和 )会阴Ⅰ~Ⅱ度裂伤的患者施行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整形术 ,其中子宫良性疾病需行阴式子宫切除 95例。会阴皮肤 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2 44例 ,用 4-0丝线“8”字缝合 13 8例 ,术后 1、3、6个月复查切口愈合和性生活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 3 5min(3 0~ 4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5 0ml(4 0~ 60ml) ,无手术感染病例 ,术后阴道内无瘢痕 ,阴道后壁形成一皱襞 ,术后 1月复查会阴切口丝线“8字”单层缝合的较连续皮内缝合瘢痕小 ,术后 2个月性生活较前满意达94.76% (3 62 /3 82 )。结论 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整形术修复会阴、紧缩阴道、阴道内不遗留瘢痕 ,损伤少 ,感染率低 ,是自觉阴道松弛妇女改善性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妇科手术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提出操作简单、疗效好的缝合方法。方法将300名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象对比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腹部切口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的情况下,可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仅用一次性皮肤吻合器,每间隔1.0cm订合皮肤1针,切口表面覆盖敷料,腹带加压固定24h,术前30min及术后2天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皮下组织均可自然愈合。结论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线结反应,且切口愈合美观,深受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长路 《黑龙江医学》2008,32(6):419-420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方法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术后随机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引流。A组采用单纯闭式持续负压引流+胸壁绷带加压包扎;B组采用双管闭式持续负压引流+胸壁绷带加压包扎。结果A组30例患者中,8例发生皮下积液,积液发生率26.7%;皮瓣坏死3例,坏死率10%。B组30例患者中,2例发生皮下积液,积液发生率6.7%;皮瓣坏死1例,坏死率3.3%。比较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皮瓣坏死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双管闭式持续负压引流+胸壁绷带加压包扎,能明显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2003年收治的30例腹壁会阴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2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EP切口内异症8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未有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B超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延姣  叶慧君  宋震坤  祝秀芝 《浙江医学》2014,(12):1079-1081,1084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腹壁横切口4种不同缝合法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层的愈合效果。方法40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分为4组,每组100例。A组:3-0可吸收缝线皮下脂肪层间断缝合+5-0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B组:皮下脂肪层不缝+5-0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C组:3-0可吸收缝线皮下脂肪层间断缝合+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D组:皮下脂肪层不缝+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完成随访共393例。评价指标:(1)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3d、6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切口并发症:术后至6周切口感染、裂开、血肿、渗液、线结反应或硬结等情况;(3)切口缝合时间、医疗成本。(4)术后4个月产妇对手术瘢痕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评估,美容科医生对手术瘢痕的满意度评估:最低0分,最高4分。结果(1)4组产妇术后第3天腹壁切口疼痛程度B组与D组更轻,B组明显轻于A组(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切口并发症,D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主要是线结反应或硬结,其他各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缝合时间: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其中D组时间最短, B组次之,A组最长。缝合成本B组最低,C组最高。(4)4组产妇对腹部瘢痕舒适度比较,D、B两组舒适度明显高于A、C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产妇对瘢痕的满意度评分B组最高,C组最低,但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美容科医生对4组产妇腹部疤痕的满意度评分,D组最高,B、C、A组依次降低,而且D、B两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C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尤其用皮肤缝合器缝合组不管从缝合的时间、产妇对切口的舒适度、美容科医生对切口满意度评估更优于皮下脂肪缝合组。  相似文献   

17.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梁渝  王艺颖 《西部医学》2010,22(7):1244-1245
目的探讨梭形切除腋毛区Z成形手术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A组(Z成形术)54例,顺腋毛区梭形切除皮肤、部分皮下脂肪,切口做Z成形缝合。B组(小切口术)46例,于腋毛区做两个1cm小切口达皮下,用专用器械在皮下刮去皮瓣内面脂肪组织,破坏大汗腺,直接缝合切口。结果 A组痊愈(气味完全消除)50例,显效(气味明显减轻)4例,回访6个月~5年,无复发,疗效确切。B组痊愈27例,显效17例,无效2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切口二期愈合1例,有明显线形瘢痕2例。B组术后伤口二期或三期愈合7例,局部硬块状瘢痕14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腋臭梭形切除Z成形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腋臭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头皮切口缝合技术的改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肖绍文 《医学综述》2013,19(3):462-464
传统的头皮缝合方法仅能达到闭合切口的作用,不但并发症高,而且切口美容效果差。为提高切口的愈合率和美观效果,需要不断地改良手术缝合方法。随着新的缝合材料的出现,缝合方法不断改良,头皮切口的愈合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内缝合法的优点是切口对合整齐,瘢痕小,美观;所有皮下及皮内缝线均采用可吸收线、免拆线,也避免了切口远期线头外露。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安慰了患者的心理,符合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斌斌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06-160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