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水泥(PMMA)和注射性骨泰(CPC)在椎体后凸成术中对不同骨密度椎体的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选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正常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B、C组。测高后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得出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记球囊扩张体积),随机注入PMMA或CPC,观察外渗情况及注入量。同术前测高压缩,确定术后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A组CPC和PMMA材料未能恢复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P〈0.05);B组中均恢复,而C组中刚度均恢复(P〉0.05)。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PC组为95.3%;PMMA组为95.2%。结论CPC可作为PKP术中PMMA的替换材料,尤其是在年青患者中,但需临床和实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05年9月至2010年7月应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0例(57个椎体),对术后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程度,1个月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H本组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23个月。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周围软组织渗漏率为18%,无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在治疗数小时后恢复日常活动。结论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33-537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单双侧两种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2014年12月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双侧两组。评价指标: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VAS评分、伤椎体高度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纠正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伤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Cobb角得到一定纠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伤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纠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比双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单双侧入路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并缓解疼痛。单侧入路骨水泥用量少,但骨水泥渗漏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从6例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的尸体中选取12个胸腰椎体,进行压缩性骨折造模,并随机分配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直接将骨水泥(PMMA)注入受试标本;PKP组使用球囊扩张专用器械对标本进行扩张,后注入骨水泥,对扩张后空腔进行充填。对两组标本进行几何测量与生物力学测试,并获取相关参数。结果:两组椎体的生物力学测试都显示出术后的椎体强度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PKP组的术后椎体刚度能恢复至术前骨折前水平,而PVP组的术后椎体刚度无法恢复,PKP与PVP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在体外条件下,PKP较PVP在恢复椎体高度与刚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恢复椎体强度方面PVP占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将其分成PKP组和PVP组,每组61例。PKP组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相比于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时间方面更具优势,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体外评估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选择性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11椎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标本行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生物力学特性,观察术后骨水泥分布及有无渗漏.结果 术后椎体平均高度为(24.82±1.61)mm,明显高于术前的(20.73±1.37)Inin(P<0.01).手术前后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在伤椎内集中分布于球囊扩张所形成的空间内,有1例出现骨水泥椎管内少量渗漏.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显示,伤椎术后强度明显高于骨折前水平(P<0.05),术后刚度明显低于骨折前水平(P<0.05).结论 对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标本选择性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强度,且不造成继发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中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与GeneX骨水泥的治疗结果差异,为PKP手术椎体填充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问卷、X线片及CT检查随访,通过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Cobb角恢复率、计算机软件辅助CT数据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减少情况、Oswestry评分以及并发症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Cobb角恢复率、椎体体积恢复率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eX组的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体积丢失多于PMMA组。PMMA组发生骨水泥渗漏者3例,邻近椎体再骨折1例,GeneX-组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均无神经症状,均无致死性并发症。结论: GeneX-骨水泥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与PMMA相当,作为椎体成形材料近期维持椎体高度良好,可以迅速提高椎体的强度和刚度,且其并发症少,但术后中、远期对椎体高度的维持并不十分满意,故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可使用GeneX-骨水泥作为椎体填充材料,而对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重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使用PMMA骨水泥作为椎体填充材料,并应避免术后早期负重,更佳的生物可替代材料仍然需要进一步寻找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geneX骨水泥用于强化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30个新鲜小牛胸腰椎椎体标本(T9-L4)通过注射泵灌注稀盐酸脱钙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制成压缩性骨折模型后,3组分别实施geneX骨水泥、硫酸钙骨水泥(CS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椎体成形术,记录骨水泥完本填充时的骨水泥注射量,测试标本的强度和刚度,记录各组的强度和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个小牛胸腰椎体初始骨密度为(1.425±0.072)g/cm2,脱钙后骨密度为(1.074±0.065)g/cm2,脱钙后骨密度明显低于脱钙前骨密度(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注射量分别(4.3±0.8)、(4.2±0.7)和(3.8±0.4)ml,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强度分别(1198±529)、(1212±430)和(1672±704)N,geneX组、CSC组显著低于PMMA组强度(P<0.05),3组均明显高于椎体初始强度(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刚度分别为(233±130)、(242±191)与(323±145)N/mm,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刚度均低于椎体初始刚度,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eneX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能满足对椎体填充材料的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8例,其中30例采用PVP手术治疗为PVP组,38例采用PKP手术治疗为PKP组。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骨水泥灌注量;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记录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百分比以及末次随访时进行Macnab疗效评价。结果:①PVP组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显著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Cobb角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百分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的Cobb角显著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百分比显著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cnab疗效等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手术和PKP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的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和透视次数少,PKP的优势在于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性,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经皮CPC/PMMA复合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伴有椎体前壁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3-06—2023-11诊治的15例伴有椎体前壁骨皮质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以破裂区域为靶点进行穿刺,分多次将明胶海绵顶向椎体前壁破裂区域,再使用CPC/PMMA复合骨水泥注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观察骨水泥有无经椎体前壁渗漏的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均未超出椎体范围进入其他组织。结论: 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经皮CPC/PMMA复合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可显著降低术中骨水泥渗漏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作用。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对骨折椎体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注入骨水泥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椎体标本在骨折前、骨折后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均测量椎体高度。结果 :球囊扩张体积平均 (5 13± 0 72 )ml。骨水泥注入量平均 (5 35± 0 6 2 )ml。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漏情况。骨折前、后及治疗后椎体平均高度分别为 (2 3 0 4±2 2 0 )mm、(2 0 5 8± 2 2 4 )mm和 (2 2 74± 2 2 0 )mm ,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率 (87 76± 6 4 5 )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恢复骨折椎体高度 ,临床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恢复椎体高度 ,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BKP)与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JACK vertebral dilator kyphoplasty, D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T11-L2老年骨质疏松椎体标本24个,分为BKP组(12椎)和DKP组(12椎)。DSFW 50型万能试验机将椎体前屈压缩25%制成OVCFs,并记录制成骨折时的最大载荷、抗压强度及刚度。BKP组将骨折标本行BKP手术,而DKP组将骨折标本行DKP手术,将术后椎体标本再次进行前屈压缩,记录椎体的最大载荷、抗压强度及刚度,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KP组及DKP组初次骨折前最大载荷分别为(1 609.2±160.6) N、(1 630.0±168.4) N;抗压强度分别为(9.9±1.6) MPa、(10.2±1.7) MPa;刚度分别为(1 034.8±147.3) N/mm、(1 014.2±219.7) N/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KP组及DKP组后凸成形术后最大载荷分别为(3 139.2±300.9) N、(3 171.2±366.2)N;抗压强度分别为(14.1±2.2) MPa、(14.4±1.7) MPa;刚度分别为(1 316.7±229.1) N/mm、(1 348.3±214.0) N/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KP组及DKP组后凸成形术后最大载荷、抗压强度及刚度较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KP及DKP均可以有效改善OVCFs椎体的抗压破坏能力,达到强化骨折椎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硫酸钙骨水泥(CSC)在骨质疏松椎体内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表现,为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寻找更为合适的充填材料。方法对12只去势法制备的骨质疏松成年绵羊的L2~L5椎体制作骨缺损,随机注入CS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以L1和L6作正常对照。分别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观察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大体标本可见,2周时各组骨缺损处可见少量纤维疤痕形成,24周时CSC组椎体周围完全被骨性疤痕覆盖。生物力学测试显示,CSC组椎体力学性能在2周时弱于PMMA组和对照组(P〈0.05),24周时几乎接近PMMA组和正常对照组。组织学切片显示,2周时CSC组材料与骨质接触的界面开始模糊;24周时CSC组仅见极少量的材料残留,可见成熟骨小梁贯穿骨缺损区域;PMMA组与骨质界面间出现膜性结构。结论 CSC材料同样能增强骨质疏松的椎体;随着时间的推移,CSC在体内能修复骨缺损,进一步提升椎体的力学性能。CSC材料可作为椎体成形或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可选充填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4.
Zheng ZM  Cui LY  Guo JW  Kuang GM  Dong ZY  Liu YR  Zhao WD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7):3345-3348
目的探讨应用树脂-羟磷灰石(EH)复合材料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适当配比比例及显影剂的使用。方法按液粉比8:9、8:8、8:7配制成Ⅰ、Ⅱ、Ⅲ组,分别在粉剂中加入20%硫酸钡的配制成Ⅳ、Ⅴ、Ⅵ组;测量混合时的物料状态和发热温度;Ⅰ~Ⅴ组制成直径5mm,高20mm的圆柱体,行X线摄片,观察显影性;Ⅰ、Ⅱ、Ⅳ、Ⅴ组圆柱体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将骨质疏松椎体T8~L5做成压缩骨折模型,配比为8:8的对照组和加入20%硫酸钡的实验组进行配对实验,在37℃水浴中,注入骨水泥,测量椎体中心的温度和椎管后壁的温度(PT),并记录骨水泥注入量;行X线摄片,观察显影性;在力学材料机上测量两组椎体的强度及刚度,对比EH复合骨水泥加入造影剂前后恢复椎体强度和刚度的能力。结果加入20%硫酸钡的EH材料粥样期适当延长,约60s,温度降低,显影性良好,容易注射,机械强度较高。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很好地恢复了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实验组显影性良好,PT不超过50℃。结论加入20%硫酸钡的液粉比为8:8的EH材料是用于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良好、有效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应用重建钉固定时,添加磷酸钙骨水泥强化股骨颈内2枚锁钉所产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15个老年新鲜尸体的全长股骨干标本(年龄〉55岁),随机分为3组,单纯重建钉固定非强化组,添加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组,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组,固定后2h分别测定3组中股骨颈的2枚锁钉各自的初始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单纯重建钉固定时股骨颈内上方螺钉的初时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明显小于下方的螺钉;添加CPC和PMMA后均能够明显增加初时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但两强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钉固定时股骨颈内上方螺钉的固定强度小于下方螺钉,更容易退钉。添加磷酸钙骨水泥能够大大提高重建钉的股骨颈内锁定螺钉的固定强度,与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比较固定强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离体椎体经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对两种椎体成形方法的生物力学行比较研究。方法:采集尸体的腰椎标本(L1—L5),共20个椎体,分别进行非破坏性生物力学测试。然后在前屈压缩载荷下造成椎体骨折,同时测定极限载荷和刚度值。然后标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经单侧椎弓根注入椎体4ml PMMA.经双侧椎弓根灌注4ml PMMA(每侧2m1)。椎体成形术后再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记录相关生物力学参数值。结果:两组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在非破坏性载荷下标本轴向刚度较初始有明显增加(P〈0.05),不同灌注入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修0.05),各组抗压极限载荷较初始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0.05)。结论:两种骨水泥灌注入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