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清代温病学家吴又可提倡“客邪贵乎早逐”.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截断法可以尽快驱逐客邪.切断恶性因果转换链;逆挽法则针对慢性重型肝炎因虚致邪的病机,尽早采用补肝法以扶正。不致使正气先虚或更虚,巩固未受邪之地,更有助于截断病势。截断法、逆挽法皆属“上工就其萌芽”,二者的结合不失为一完整的、统一的诊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截断逆挽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温病学家吴又可提倡"客邪贵乎早逐",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截断法可以尽快驱逐客邪,切断恶性因果转换链:逆挽法则针对慢性重型肝炎因虚致邪的病机,尽早采用补肝法以扶正,不致使正气先虚或更虚,巩固未受邪之地,更有助于截断病势.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基于我刊"立足中医临床,指导临床实践,报道学术前沿,传承中医精髓"的办刊宗旨,为了启迪临床思维,开拓临床思路,推广优秀的中医临证经验,我刊隆重推出"脉案精选"栏目.栏目选取当今中医学领域确有专长的中医临床家治疗少见病、疑难病或急重症病脉案,详细介绍病史、中医辨证、西医诊断及治疗经过,并附以主诊专家或医案整理者之临床体悟.脉案是诊疗过程的真实记录,具有中医学特有的个体性及灵活性.捧读医案,参详医者辨证、用药精妙之处,一案中若有一得,则积跬步或可至千里矣. 相似文献
4.
5.
钱英教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之学术思想浅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慢性重型肝炎既往一般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出现明显症状,如倦怠乏力、食欲差、腹胀、便溏、肝区痛、黄疸迅速加深等,面色常晦暗,一般健康状况较差,劳动力减退,临床以凝血酶原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分阶段、分期,在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个体化治疗,以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多法联用,多途径用药。结果:通过非生物型人工肝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够有效减少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毒素吸收,抑制炎性反应综合征;改善肝功能,防止人工肝治疗后黄疸快速反弹;延长人工肝治疗间歇时间,部分清除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HBV-DNA负荷量等。并且中医药能有效防治非生物型人工肝并发症。结论:两者的联合治疗运用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提高疗效、减少非生物性人工肝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逆挽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顽固性直肠和结肠溃疡性炎症。临床以慢性腹痛(左下腹或小腹痛为主),腹泻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尚无大的长进和突破。笔者临床潜心于逆流挽舟法(简称逆 相似文献
9.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发展过程中气机不调,血行不畅,在较长的病程中形成瘀血证。瘀血是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产物,也是病情发展、恶化的推动因素,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慢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湿热、疫毒、瘀血、脾虚、肝郁等互相兼夹,临床治疗应把握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调理、三因制宜的原则,对证下药,活血不忘养血,活血的同时兼以健脾益气,或疏肝理气,或解毒除湿,或适当补益肝肾,还需通络散结。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危重,有出血倾向,故在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时,应分清主次证候,明确是否有出血倾向,顾及兼夹证候,根据活血化瘀药的药力强弱不同,严格掌握活血化瘀药的数量及剂量,由小到大慎重运用,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钱英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钱英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依据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及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认为体用同损是该病的关键病机,提出体用同调治疗慢重肝的辨证思路,即在肝“体用同病”之时,既要补益肝阴和肝血之物质基础,还应加强肝阳和肝气的机能作用。临证论治注重益肝用与补肝体并重;疏肝理气与顾护肝体并施;标本同治,顾本重于祛邪;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刘青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8-19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乙)慢性重度患者125例,将患者分为4组,1组为总胆红素升高大于5倍,在其他综合治疗前提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共31例;2组为总肛红素升高大于5倍,没有使用灯盏细辛,共33例;3组为总胆红素升高在2~5倍,在其他综合治疗前提下应用灯盏细辛,共30例;4组为总胆红素升高在2~5倍,没有使用灯盏细辛,共31例。分别比较1、2两组;3、4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时肝功能的恢复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1、2两组患者中总胆红素水平下降,白蛋白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的恢复有明显差异,而谷丙,谷草转氨酶的下降没有明显差异,而在3,4两组患者中总胆红素水平及谷丙,谷革转氨酶的下降差异没有体现出统计学意义,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的恢复有明显差异。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于病毒性肝炎(乙)慢性重度患者中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的恢复及高胆红素血症(超过正常5倍)的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要求,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以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CSHB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随访48周,对其生存时间,生化指标等进行监测。共完成试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结果:(1)两组在各时段累计生存率上有明显差别,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各时段累计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第0周,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数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第8周试验组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12周以后两组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FP值在各期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以中药留灌肠能明显改善CSHB患者生存率,减慢病情发展速度,改善其预后,并可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上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存活率和病死率,并观察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存活率72.1%,疗效优于对照组的55.9%,且治疗组ALT、TBil、Alb、PTA等实验室指标的定量检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 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其肝功能、凝血功能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整体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观察其疗效。方法:191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即在西医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以院内中药制剂整体施治,以降酶退黄、调节免疫功能、调整蛋白比值、缓解门脉高压、软肝缩脾、利水、止血等,同时针对临床上的突出矛盾如昏迷、高黄疸、肾衰、顽固性胸腹水等,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或灌肠辨证施治,多途径给药、多靶点治疗。结果:19l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10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75.9%。早期疗效明显好于中晚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具有明确优势,精选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肝肾清毒饮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护肝、退黄降酶、促肝细胞生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肝肾清毒饮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血氨、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43.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肾清毒饮联合中药灌肠明显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中医症状积分,且明显提高疗效,同时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脐火疗法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为常规内科对症支持基础上应用单重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脐火疗法,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患者脘腹胀满、乏力、口苦、畏寒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治疗组疗前总胆红素为(435.4±182.2)μg.L-1,治疗后降为(65.7±22.0)μg.L-1,对照组疗前总胆红素为(422.7±178.5)μg.L-1,治疗后降为(98.7±36.1)μg.L-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脐火疗法可明显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