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肾方药m清诱导大鼠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BMSCs移植组,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维甲酸诱导BMSCs移植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用不同药物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3 d和7 d处死大鼠,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NGF、BDNF、VEGF的含量.结果 第3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DNF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MSCs移植各组VEGF明显升高(P<0.01),且药物孵育BMSCs移植各组NGF、BDNF明显升高(P<0.05,P<0.01);第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F、BDNF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移植各组NGF、BDNF、VEGF明显升高(P<0.01);与右归丸组比较,左归丸、地黄饮子组NGF、BDNF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不同补肾法方药血清孵育BMSCs均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NGF、BDNF、VEGF的表达,且补阴和阴阳双补方药诱导BMSCs组中表达的NGF、BDNF作用优于补阳类方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孵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鼠缺血性脑损伤的脑组织Bcl-2(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及Bax(Bcl-2相关X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选用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维甲酸组和地黄饮子组。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术后24h,假手术、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经尾静脉输入等量相应药物诱导后的BMSCs。移植7d和14d后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染色,分别观察大脑皮质每高倍镜视野Bcl-2、Bax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性脑损伤时大脑皮层均有Bcl-2和Bax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地黄饮子组、维甲酸组、BMSCs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缺血性脑损伤时皮层Bcl-2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Bax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Bcl-2和Bax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地黄饮子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地黄饮子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尼莫地平组(1 mg·kg-1)和地黄饮子高、中、低(32,16,8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作后第2日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用7d。第8日灌注固定取脑,HE染色观察大脑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以及VEGF含量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地黄饮子各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缺血范围比模型组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梗死区亦可见少量的神经元变性、坏死,可见少量的"噬神经元现象";脑组织轻度水肿,血管轻度充血,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MVD计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地黄饮子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MVD计数较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VEGF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黄饮子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较模型组均能升高VEGF含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饮子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脑梗死区的病理改变,减轻脑组织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等,对脑缺血区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地黄饮子能促进模型大鼠脑组织VEGF的释放和表达,促进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缺血区新血管形成,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法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纯BMSCs移植组及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维甲酸诱导BMSCs移植组.移植后3、7、14d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综合测评,于移植后7、14d处死大鼠,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突触素(syn)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移植组7、14 d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脑梗死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sy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不同补肾法诱导BMSCs能够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且补阴和阴阳双补方药诱导BMSCs组的作用优于补阳类方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加减方对大脑中动脉线栓(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血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含量及其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干预效应。方法 MCAO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给予地黄饮子加减方浓缩煎剂灌胃,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7天,于最后一次灌胃后1小时取材,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HPA轴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结果经地黄饮子治疗后:MCAO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黄饮子组较模型组脑组织的HSP70表达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OR含量与脑组织HSP70表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RH、ACTH含量则与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地黄饮子组HPA轴各指标与脑组织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能通过纠正HPA轴的紊乱状态、提高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等途径在脑缺血急性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1 mg·kg-1)和地黄饮子高、中、低(32,16,8g·kg-1)剂量组,每组10只,用药7d后造模.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地黄饮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0 min后脑组织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药物治疗组能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黄饮子能通过下调Bax蛋白、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调节“脑中血海”中药脑脉1号对大鼠脑缺血区后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BMSCs移植组、BMSCs移植联合脑脉1号组.于造模后7,14,21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缺血边缘区VEGF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缺血后7,14,21 d,BMSCs移植组、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较模型组均有较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改善均优于BMSCs移植组(P<0.05).BMSCs移植组、联合治疗组VEGF阳性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联合治疗组高于BMSCs移植组(P<0.05).微血管直径、面积联合治疗组>BMSCs移植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移植联合脑脉1号促进缺血区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BMSCs移植组,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促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方与化痰通络汤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灌胃尼莫地平药液12 mg/(kg·d)]、地黄饮子加减方组[灌胃地黄饮子加减方药液7.9 g/(kg·d)]与化痰通络汤组[灌胃化痰通络汤药液6.5 g/(kg·d)],每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干预7天。建立MCAO大鼠模型,分别在术后3 h、6 h、1 d、6 d、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干预后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isone,CORT)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CRH、ACTH降低(P0.05,P0.01),CORT及脑组织MMP-9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加减方组和化痰通络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CRH、ACTH升高,CORT及脑组织MMP-9表达降低(P0.05,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地黄饮子加减方组血清CORT降低(P0.05),化痰通络汤组MMP-9表达降低(P0.01)。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与化痰通络汤均能明显改善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地黄饮子加减方调节紊乱的HPA轴功能、化痰通络汤抑制大鼠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李瑞杰  白黎明  张哓双 《河北中医》2011,33(10):1551-1554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地黄饮子大剂量组、地黄饮子小剂量组及养血清脑颗粒组,每组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同样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结扎。每日灌胃给药1次,给药容积10 mL/kg,地黄饮子大、小剂量组分别为20、10 g/kg,养血清脑颗粒为2 g/kg,连续8周。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测定。并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MP-2、MMP-9表达。结果以大鼠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代表学习记忆能力,逃避潜伏期越短,跨越平台次数越多,记忆能力越强。模型对照组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长(P〈0.05),跨越平台次数较假手术组少(P〈0.05),说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模型可导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黄饮子组、养血清脑颗粒组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P〈0.01),跨越平台次数均增加(P〈0.05,P〈0.01)。与地黄饮子小剂量组比较,地黄饮子大剂量组、养血清脑颗粒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模型对照组海马组织MMP-2、MMP-9表达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地黄饮子组、养血清脑颗粒组海马组织MMP-2、MMP-9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地黄饮子大剂量组海马组织MMP-2、MMP-9表达低于地黄饮子小剂量组(P〈0.05),养血清脑颗粒组海马组织MMP-2、MMP-9表达低于地黄饮子大剂量组(P〈0.05)。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慢性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力功能,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和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活性的变化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s disease,AD)动物模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脑组织SYP的表达,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MAO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大脑组织SYP蛋白表达相对值(0.508±0.187)较假手术组(0.915±0.069,P<0.05)明显降低,而加减地黄饮子(0.833±0.077,P<0.05)可上调SYP的表达。模型组大鼠脑组织MAO活性(7.88±0.76U/h/mg/prot)较空白对照组(5.17±0.33U/h/mg/prot,P<0.05)明显升高,而这种升高可被加减地黄饮子(7.04±0.72U/h/mg/prot)抑制。结论:加减地黄饮子通过上调SYP蛋白的表达和抑制MAO活性而发挥保护Aβ对大鼠脑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变化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x2-ΔΔCt显著升高,而Bcl-22-ΔΔCt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加减地黄饮子组Bax2-ΔΔCt显著降低(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组Bcl-22-ΔΔCt显著升高(P<0.05)。结论海马注射Aβ1-40可诱导大鼠脑组织BaxmRNA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而加减地黄饮子可通过抑制海马组织BaxmRNA的表达和促进Bcl-2mRNA表达,进而起到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MMP-9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扎里奴思方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喂养4周后,再给予10%的自体粪便1ml/100g灌胃,1次/1d,连续3d,造成痰热腑实证模型后,再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给药尼莫地平组、扎里奴思方组,制备MCAO模型前3d灌胃给药;大鼠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3、7d取脑;取材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脑内MMP-9和HSP70含量和逆转录聚式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MMP-9mRNA、HSP70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1)、MMP-9、MMP-9mRNA和HSP70、HSP70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扎里奴思方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MMP-9和MMP-9mRNA表达降低、HSP70和HSP70mRNA表达升高(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扎里奴思方组MMP-9和MMP-9mRNA表达降低(P0.05)、HSP70和HSP70mRNA表达升高(P0.05),尤以1d组增高明显(P0.01)、7d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P0.05)。结论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大鼠脑内HSP70的表达和抑制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塞体积及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熄风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10,5 g·kg~(-1))和尼莫地平对照组(0.02 g·kg~(-1)),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前7d灌胃给药,造模后24 h 取材,TTC染色法测脑梗塞体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VEGF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熄风方各剂量组的脑梗塞体积明显减少(P<0.01),VEGF mRNA表达明显升高 (P<0.01).结论 活血熄风方可明显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VE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汤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微结构和Wnt、Wnt1、β-catenin、LRP5等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手术切除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组,地黄饮子汤剂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戊酸雌二醇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剂量为0.09μg/g)灌胃,地黄饮子汤剂治疗组大鼠给予地黄饮子汤剂(剂量为32,16,8g/kg)灌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4周后,计算各组大鼠的子宫指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骨组织Wnt、Wnt1、β-catenin、LRP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降低,股骨Wnt、Wnt1、β-catenin、LRP5等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小梁结构紊乱、出现丢失和断裂。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地黄饮子汤剂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升高(P0.05),骨小梁结构紊乱较模型对照组有所恢复;地黄饮子汤剂各剂量组大鼠股骨Wnt、Wnt1、β-catenin、LRP5等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地黄饮子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Wnt、Wnt1、β-catenin、LRP5的蛋白表达来改善骨质疏松模型鼠的骨组织形态,进而发挥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Aβ损伤后大鼠SOD和MDA的变化及补肾活血化痰法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补肾活血化痰法(加减地黄饮子)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动物模型。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SOD和MDA的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而加减地黄饮子组脑组织SOD活力较模型组升高(P<0.05),MDA含量较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减地黄饮子能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川芎嗪预处理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SOD、GSH-Px活性,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川芎嗪预处理组SOD(P<0.01)、GSH-Px(P<0.05)活力显著升高,HSP70mRNA(P<0.01)及其蛋白(P<0.05)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SOD、GSH-Px和HSP70是心肌中重要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川芎嗪可增加SOD、GSH-Px活性,并诱导HSP7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MCAO)。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7 d后,进行手术操作。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NGF的表达。结果低剂量、高剂量加减地黄饮子均能保护梗死区神经细胞,细胞结构较完整;增强梗死区脑组织NGF的表达。结论加减地黄饮子预处理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组织NGF表达及保护梗死区神经细胞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中医药》2015,(6):71-73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肺宣肺降浊中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肺宣肺降浊中药组采用高脂血症合并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进行相应的手术步骤,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阻断血流。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VEGF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VEGF的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肺宣肺降浊中药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脑内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区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致痴呆大鼠为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探讨地黄饮子对AD大鼠中枢神经线粒体结构功能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安理申,0.5 mg·kg~(-1))组,地黄饮子高、中、低剂量组(3,1.5,0.75 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大鼠均在左侧脑室注射老化的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经灌胃给予地黄饮子3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地黄饮子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D大鼠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磷酸肌酸(PCr),并计算能荷(EC)水平,光吸收法检测线粒体中丙酮酸脱氢酶(PDH)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KGDH)活性、线粒体肿胀度、膜电位等。结果:地黄饮子可以显著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升高大鼠脑组织ATP,ADP,PCr及EC水平(P0.05,P0.01),升高三羧酸循环关键酶PDH和KGDH活性(P0.05,P0.01),降低线粒体肿胀程度(P0.05,P0.01),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结论:地黄饮子药能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功能,改善能量代谢,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体定位脑内注射6-OHDA建立大鼠模型,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中HSP70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未见HSP70阳性细胞表达或见少量阳性表达;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均可见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在注射6-羟多巴胺后1 d、7 d的观测点成大面积表达;治疗后模型组HSP70表达呈下降趋势,中西药组HSP70表达呈上升趋势,中西药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各治疗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时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