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都未发育完善,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治疗中,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1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2]1.1合理药物选择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前,医师必须要先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生理病程、功能代谢等方面与成人有很大差异,用药较为复杂,表现为安全风险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目前,儿童急诊药学服务缺口大,因此建立完备的儿童急诊药学服务体系,不仅可以避免儿童药物安全性问题,还可以提高静脉注射药物的合理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通过临床药师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参与,建立急诊儿科药学服务体系和药学儿科急诊服务标准,制定高风险药物清单,为急诊儿童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保证儿童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229例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琼 《安徽医药》2008,12(8):767-768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更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侵害,因此,为儿科临床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加强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2005~2007年三年中共收集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29例,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儿科药物的使用大多未经儿科临床试验的证实,其用药依据多来自成人药物临床试验.然而儿童的生理机能,尤其肝、肾、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成人有较大差异,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有其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5.
小儿药物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儿科患者由于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药物的代谢不同于成人,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往往超过成人,常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小儿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儿科临床出现问题较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儿童用药状况不容乐观。儿童专用药品的品种少、适宜的剂型、规格缺乏;儿科临床用药信息缺乏;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困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儿童目前用药现状,分别对我国儿童药品情况和适宜儿童药品的剂型、规格进行调查,分析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儿童用药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用药安全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由于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人有很大差别,确定儿童用药剂量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剂型,增加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问题,临床医师、药师相互配合,协力促进儿科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及社会对儿童用药问题的关注,儿科药物临床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关村玖泰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创新联盟(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成立了全国儿科专业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组,加强彼此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进步与发展。由于儿童这一研究群体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在药理、生理、心理及认知上与成人的不同~([1]),需要在临床试验实施的每个环节都注意儿童临床试验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9.
儿童作为特殊用药群体,其各个器官、系统尚未成熟,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均有别于成人,如若用药不当,极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而造成危害。因此,儿童用药安全是医药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焦点。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发生率高、用药量大;而急性发热是儿科急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以儿童常用退热与感冒药为对象,概述其临床特点和潜在安全风险,旨在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朝巍 《首都医药》2014,(22):14-16
由于儿童年纪过小,生理上多方面功能均与成人有明显不同。因此,儿童在防御外界疾病方面的能力较弱,染病概率也较大。小儿肾功能仍未完全发育,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以及排泄能力也比较弱,不断提高儿科医疗水平。所以,在治疗儿科疾病时,掌握儿科的用药特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很重要。建立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申报制度,开展药学信息服务,减少儿科不合理用药,保证药物疗效,对提升儿科用药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如何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一位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1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及疗效,并与成人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 2000~2002 年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用药前三位为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与成人不同,儿童组联合用药及用药剂量显著低于成人组( P < 0.01),不同用药方案及与成人比较Ridit分析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首选药物与成人不同,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近期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儿科门诊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约50%~75%儿科使用药物没有经充分试验研究可供婴儿和儿童使用。而儿童是一个不同于成人的特殊群体,与成人相比,其新陈代谢旺盛,对药物排泄较快。但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儿童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儿童用药时,  相似文献   

13.
陈志蓉 《海峡药学》2016,(9):214-215
对临床儿科用药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儿科用药主要的问题有:儿童使用成人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适应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等等。  相似文献   

14.
药物不良反应,历来是医疗界高度重视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这是由于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毒性作用所产生的后果极其严重,甚至难以挽回.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新药物、新技术、新疗法也不断出现,在扩大了临床用药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增加了某些隐患.儿童由于自身特点及使用新药安全性缺乏长期的临床依据,儿童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解剖特点均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代谢、疗效和毒性反应均有特殊表现.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年生长发育很快.体重可增长3倍多,因此根据体重可以推测小儿的发育状况.所以儿科临床用药的剂量不象成人给药,而是根据儿童的体重按每日每千克体重来计算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5.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由于体重或体表面积的差异以及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能力不同,因此可能经历比成人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药师应提高自身药学专业素质,增强药学服务在儿科用药中的保健作用,提高儿童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刘巍  吴桂芝  侯永芳 《中国药事》2013,27(6):557-560
目的论述开展儿童药物警戒工作的重要性、特征以及方法,探索儿童用药药物警戒模式。方法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的儿童用药药物警戒指南,分析儿童用药的特征。结果儿童用药不良事件潜在发生率不低于成人,而且,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特征与成人相比有差异。结论应结合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建立科学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儿童药物研发和儿童用药越来越得到重视,非临床幼龄动物研究(juvenile animals study,JAS)作为儿科药物研发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体内药物处置和药效毒理作用等方面与成人差异显著,采用幼龄动物开展儿科新药的非临床药物代谢和安全性评价在儿童药物评价方面尤为...  相似文献   

18.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许多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脏器(如肝、肾)发育尚未完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与成人有一定差别,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也有所不同,因些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有差别,分析儿童药的不良反应特点,为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儿童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儿科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PBPK)模型是预测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的重要工具。尤其对于儿童这类不易开展临床试验的人群, PBPK模型的应用更是能有效促进儿科药物的开发以及儿童的临床用药。目前, PBPK模型在儿科药物开发中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种:临床试验设计、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 DDI)的风险评估和儿童给药剂量的确立等。本综述简介了儿童生理药动学模型在儿科药物研究中的优越性,总结了PBPK模型如何实现从成人到儿童的外推,儿童生理药动学模型的理论基础,建模过程及所要注意的重要生理参数,列举了目前PBPK模型在儿科药物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实例。最后简述了儿童PBPK模型当前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儿科药学杂志》2007,13(1):9-9
经中国药学会批准,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和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6月初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关爱儿童健康,科学、合理、规范儿科临床用药”,目的是加强国内各儿童(科)医院和妇幼(婴)保健院药学工作者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儿科药学科学研究,提高儿科药学水平;加强儿科药学服务,促进儿科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加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促进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敬请各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