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疾病分类ICD,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支持下,经不断补充、完善、规范,已真正成为世界卫生信息分类标准和传递卫生情报的桥梁。1、从ICD-10启用卫生部在1990年印发病案首页修改,并于2002年1月1日开始要求实施。,ICD-10作为新首页的疾病编码,广东省卫生厅已在2003年1月1日启用,全省统一使用新首页,在ICD-9转换ICD-10使用新国际疾病分类过程中,我院在2001年之前将病案管理人员逐级培训学习,并组织有关医护人员分批学习,对新的首页病案书写严格规范要求。2、新首页编码与规范利用ICD-10疾病分类编…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总后卫生部要求,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11起使用新版病案首页。新首页更加符合《统计法》、医院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要求,更加便于填写。但在病案首页质量专项检查中发现仍然存在漏填、错填等问题。病案首页是住院病案的集中反映,是病案中信息最集中、最  相似文献   

3.
李庆  李敏  徐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87-2388
通过搜集实际临床中填写病案首页时的常见问题,并总结影响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ICD-10)编码准确性的因素及应对方案,希望临床工作人员通过参考其中的内容,切实提高病案质量,提高疾病分类的正确性,提高医疗及病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希望人们对病案首页质量以及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病案管理的越发重视而不断发展并完善。  相似文献   

4.
病案是重要的医疗文件之一,是医院医疗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卫生保健等的宝贵资料,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卫生部为了统一我国医院病案首页疾病诊断采用的疾病分类编码,促使我国病案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现代化相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也为了使我院的病案信息管理更具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更好地为医务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于患者。我院于2006年1月开始试行电子病例,我们准备通过2年时间的摸索和磨合,逐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卫生部及福建省卫生厅的要求,从2002年1月1日起,病案新首页的录入和统计一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标准。同时依照全国统一的“新的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的要求。我院于2002年7月开始安装起用“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3.0版);它包括;病案首页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工作量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起,我院使用ICD—10国际疾病编码,对出院病案首页的疾病名称进行编码分类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疑点,现结合实际工作谈几点体会。1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7.
ICD-9是一门科学性、技术、专业性较强的疾病分类方法。它现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和应用于疾病,损伤中毒和死亡原因分类及病案资料编目,检索的统一标准化工具。ICD-9分类原则是强调以病因为主,解剖及其它为辅,采用多轴心的分类编码。我们医院从1987年开始应用ICD-9对病案进行分类编码工作,通过近10年的实际工作,使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但也碰到了一些问题,使我们感到要使疾病分类工作做得准确、规范,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方能克服影响ICD-9编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ICD-10编码方式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疾病分类是国际标准,是各国进行卫生信息交流的基础,是病案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医疗统计及其他如医教研临床等信息交流、共享的基础。国际疾病分类(ICD)中,“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是一本分类专辑,其中使用的疾病名称不能认定都是标准的名称,作为临  相似文献   

9.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sease,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而1CD~10编码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甚至影响到病案的检索和分析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肿瘤形态学编码是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组成部分,目前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是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根据卫生部的管理要求,要根据出院病人的病理诊断做肿瘤形态学编码,以便国际上肿瘤发病情况的信息交流,同时了解各区域内肿瘤患病情况,为全面管理及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疾病编码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编码员不仅要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和指导思想,而且还需掌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有关医学知识,才能获得正确的编码。正确的疾病编码分类有赖于临床医师对疾病名称的正确书写,更重要的是编码员对疾病编码原则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解剖部位、临床表现及疾病诊疗过程的了解。鉴于我院临床医师对ICD-10的分类原则不了解,以及ICD-10临床字典库尚未使用,在书写疾病诊断时,疾病名称不规范、不准确、不具体、不详细,编码人员只能根据已掌握的临床医学知识结合病程记录中的内容来决定疾病编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254-256
目的研究并探讨基于维基平台的国际疾病分类运行和维护机制,为医院病案管理与统计人员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将维基平台引入至医院病案管理国际疾病分类工作中,构建开放式垂直型的国际疾病分类维基系统,优化国际疾病分类的问答、仲裁、安全等机制,比较维基平台引入前后我院国际疾病分类管理情况。结果在国际疾病分类运维机制中引入维基平台后,我院病案统计人员的ICD编码查询时间明显缩短(P<0.05),错码率明显降低(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维基平台优化国际疾病分类运维机制可有效提高医院病案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查找编码所需时间,实现医院病案统计的便捷化,有利于为主体适用对象提供更加权威、开放的国际疾病分类百科信息。  相似文献   

13.
孙丽莉 《淮海医药》1998,16(3):67-67
国际疾病分类是国际标准化工作之一。它可以为病案管理、卫生统计、医疗信息利用,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统一的合理的分类标准。我院自使用ICD-9诊断编目以来,经过病案统计室全体同志的努力,边学习、边实践、与临床医生合作,编目工作顺利进行,但在具体工作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总后卫生部统一要求,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07-0l开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和编码。与ICD-9相比较,ICD-10不仅仅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增补,在代码形式和章节排列上也有较大的改变。笔者在应用过程中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02年至2010年大肠癌2100例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发病趋势的分析,为有关部门合理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方法通过提取病案首页录入的信息,编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主要诊断选择。结果 2100例大肠癌手术患者,男性1208例,构成比57.52%,女性892例,构成比42.48%。男性多于女性,50岁以上发病率增加明显。结论应当加强对大肠癌疾病知识的宣教和认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灾难新闻中有关疾病分类编码的题材,来促进病案管理人员ICD-10编码素质的提高。方法分析“人感染猪链球菌”、“龙华街道特大车祸”、“卡特里娜飓风”灾难事件和医疗救助新闻,探讨对应的ICD-10编码。结果可以提升病案管理人员编码的主动服务意识,培育正确的编码素养,形成开放互动的编码探讨氛围。结论从灾难新闻中培养ICD编码能力的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ICD-10编码的认识,促进出院诊断书写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提高分类编码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ICD-10编码在病案管理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书写不规范、诊断名称填写主次颠倒,填写错误及编码员不能正确地选择主导词是ICD-10编码在病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结论 加强医生诊断书写及分类知识的培训,提高编码员专业知识水平,是提高ICD-10分类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的发病规律,提高医院和人群对疾病的防治意识。方法对2004—2013年我院胃癌患者出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ICD-10为分类标准,利用病案管理系统综合查询器进行检索;以EXCEL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出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分析汇总。结果胃癌患者共有9 255例,住院人数随年度呈非线性增长,40~69岁人群胃癌发病率最高。结论应加强肿瘤专科的健康体检和防癌宣教,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245-247
从我国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当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点重点体现在住院患者之中。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方便疾病资料之间互相对比,中国在本世纪初使用并推广了国际统一ICD-10疾病分类方式。为了防止出现编码错误,确保相关统计资料精准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ICD-10肿瘤编码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对策,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异位妊娠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现象,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以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1]。国际疾病分类(ICD)可将原始病案资料转换成医疗信息,正确的手术操作编码是保证医疗信息准确的关键,ICD-10和ICD-9-CM-3是对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信息的加工过程,是病案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提高编码的准确性和质量尤为重要[2]。异位妊娠可细分为多种临床类型,相对应的手术方式也各不相同,临床医师对手术操作名称书写不规范或过于简单,加上编码员对输卵管妊娠手术缺乏认识,都会影响手术操作分类,易发生编码错误[3]。本文抽查2021年1—12月我院异位妊娠病案271份,其中手术病案236份(87.1%),编码员分析病案后发现,存在疾病诊断编码错误14份(5.2%),存在手术操作编码错误26份(11.0%)。现对异位妊娠疾病和手术操作编码进行分析,通过列举典型案例、探讨导致编码错误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异位妊娠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