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gp12 0是HIV病毒的衣壳蛋白 ,由基因env编码 ,其分子量为 12 0KD。在病毒侵入人体T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存在游离态的形式 ,通过一种类似于超抗原作用的途径 ,在体内非特异性地激活一些主要的免疫细胞 ,从而大大增强了HIV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本文拟就HIV病毒危害人体免疫功能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gp120是HIV病毒的衣壳蛋白,由基因env编码,其分子量为120KD.在病毒侵入人体T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存在游离态的形式,通过一种类似于超抗原作用的途径,在体内非特异性地激活一些主要的免疫细胞,从而大大增强了HIV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本文拟就HIV病毒危害人体免疫功能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量。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560bp的HIV-1LAV株gp120N端基因片段,经EcoRⅠ及SalⅠ酶切后插入高效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质粒pET/120,并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经诱导高效表达出HIV-1gp120基因片段。结果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  相似文献   

4.
将编码完整gp120和完整gp41的基因分别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中。使用重组转移质粒与野生杆状病毒(AcNPV)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挑选获得分别带有编码gp120和gp4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后在细胞中分别表达了HIV外膜糖蛋白gp120和gp41。其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20×103和41×103。此重组糖蛋白在免疫荧光、免疫印染和酶联免疫实验中都能被HIV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免疫实验表明此重组糖蛋白能诱导很强的特异性抗体产生。  相似文献   

5.
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外膜蛋白gp120在病毒的感染侵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1]。gp120的单克隆抗体在HIV-1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但鼠源性抗体因在人体内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原性,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制备单链抗体ScFv可以克服鼠源单抗的这一缺点,又可进行大规模表达,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分离制备抗HIV-1gp120的单链抗体基因,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3]1.1材料杂交瘤细胞株102,分泌抗HIV-1外膜蛋白gp120的单克隆抗体,由本室制备保存;各种内切酶及修饰酶均购自…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我们建立了胎鼠DRG分散培养和器官型培养的模型。以上分散培养和器官型培养的DRG,经不同浓度(250pmol/L,1nmol/L)的HIVgp120处理(2次/7d)。分散培养的DRG细胞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荧光染色,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变化情况。器官型培养的DRG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经HIVgp120处理的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和长度的变化,HIVgp120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神经元的直径则没有变化(P>0.05)。应用以上不同浓度的HIVgp120处理后,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微管和神经丝之间出现了大量的高电子密度颗粒。以上结果表明,HIVgp120对培养的DRG神经元具有直接的神经毒性作用,其中以线粒体的改变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的包膜糖蛋白gp120特异抗体gp120mAb对gp120引起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及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研究gp120mAb对gp120抑制高频电刺激Schaffer侧支引起的鼠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LTP)作用的影响.结果gp120对高频电刺激(HFS,100 Hz,1 000 ms×2,串间隔20秒,共2次)Schaffer侧支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LTP产生抑制作用,而对其基础EPSP没有影响.用浓度为200 pmol/L的gp120灌流脑片,可引起LTP的维持发生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可被gp120特异抗体gp120mAb(50 ng/ml)所拮抗.结论gp120mAb可能是通过拮抗gp120抑制海马CA1区的LTP诱发和维持而参与艾滋病痴呆(HIV-1 associated dementia,HAD)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重组鸡痘病毒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ag-gp120融合蛋白.方法在以鸡痘病毒282E4株为基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UTAL的ATI-P7.5复合启动子下游,插入编码中国流行株HIV-1Gag-gp120嵌合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UTALGP.重组质粒与FPV共转染CEF细胞,进行了同源重组.通过PUdR加压筛选,X-gal染色,获得重组鸡痘病毒vUTALGP.结果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重组病毒表达了Gap-gp120融合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110×103、69×103、48×103、24×103.电镜观察可见Gag蛋白在CEF细胞中形成的反转录病毒样粒子.重组病毒免疫小鼠,能够诱导HIV-1特异的血清抗体反应.结论重组鸡痘病毒成功的表达了Gag-gp120融合蛋白,并进行了正确的加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HIV-1 gp120蛋白侵犯人血.视网膜屏障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血-视网膜屏障细胞(HBRBC),包括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人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HRCPC)、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以培养基作为对照.用MTT法观察7种不同浓度(0.01~0.15 mg/L)的HIV-1 gp120蛋白作用24 h和0.08 mg/L HIV-1 gp120蛋白作用不同时间(4~72 h)对3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0.08、0.1、0.12、0.15 mg/L的HIV-1 gp120蛋白作用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3种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Cleaved cagpase-9蛋白的活化情况.用透射电镜观察经0.08 mg/L HIV-1 gp120蛋白处理24 h前后3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HIV-1gp120蛋白作用24 h,低浓度(<0.08mg/L)对3种细胞的活性均没有明显影响,而当浓度超过0.08mg/L时,对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HRCEC:r=-0.763,P<0.01;HRCPC:r=-0.804,P<0.01;HRPE:r=-0.698,P<0.01).HIV-1 gp120蛋白(0.08mg/L)作用12 h即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24、48和72 h抑制效应更明显,相对增殖率分别为HRCEC:84%、70%、41%、22%,HRCPC:80%、69%、38%、18%,HRPE:86%、73%、45%、26%,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HRCEC:r=0.833.P<0.01;HRCPC:r=-0.784,P<0.01;HRPE:r=-0.701,P<0.01).HIV-1 gp120蛋白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3种细胞凋亡率增加、△ψm明显降低以及Cleaved cagpase-9蛋白表达增强,均呈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示0.08mg/LHIV-1 gp120蛋白处理24h后,3种细胞均出现了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等早期凋亡的微观改变.结论 HIV-1 gp120蛋白能够抑制人血-视网膜屏障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外膜蛋白gp120是HIV—1主要结构蛋白之一,它的V3区存在着中和抗体决定簇、CTL决定簇,以及对巨噬细胞和脑组织纤维特异性识别的区,与HIV—1可诱导中和抗体应答、特异性细胞毒反应及分子致病机制密切相关。针对V3环的抗体可干扰gp120和CCR5之间的结合,这一发现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现已证明,多数细胞因子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性能,对免疫应答具有刺激作用。本研究拟利用我国鸡痘病毒疫苗株为载体,构建可共表达HIV-1 gp120与IL-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载体,为开发HIV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提供一种安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HIV-1包膜蛋白gp120在神经元损伤引起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gp120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表达和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分析gp120转基因小鼠的神经元损伤情况;行为学分析转基因小鼠的神经认知状况。结果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HIV-1 gp120可显著诱导caspase-1与IL-1β表达,并间接引起神经元突触变短和神经元损伤(P<0.05);与野生型小鼠相比,gp120转基因小鼠出现明显的皮层和海马回小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元丢失与树突损伤以及神经认知紊乱现象。结论HIV-1 gp120可能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神经元损伤并可能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吗啡与gp120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4~6周的SD大鼠,侧脑室注射吗啡与gp120 V3环,Morris水迷宫评价空间记忆能力。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阳性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 μg/kg吗啡组、200 μg/kg吗啡组以及gp120 V3环组均能使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以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海马区p-ERK的表达增多(P<0.01);200 μg/kg吗啡+gp120 V3环组与200 μg/kg吗啡组或gp120 V3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以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海马区p-ERK的表达增多(P<0.01)。结论:侧脑室注射gp120 V3环可致大鼠学习与记忆障碍,吗啡能增强其效应,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区p-ER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携带中国株HIV-1 gp120基因并可感染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的重组腺病毒。方法: 利用AdMax腺病毒构建系统,以双质粒共转染人胚肾转化细胞293Ad5+细胞,完成重组腺病毒载体包装,并进一步扩增和纯化。通过ELISA测定gp120的蛋白产量,以确认目的基因重组与表达成功。以Karber法对病毒进 行TCID50滴度测定,利用BMM进行感染复数(MOI)流式细胞术测定,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活化形态。结果: 成功构建AdMax-HIV-1 gp120(简称Ad-gp120)及其对照病毒(Ad-GFP),其滴度分别为108.3和108.1 TCID50/mL。这些病毒可感染BMM,MOI测定结果表明2种重组腺病毒感染BMM和293Ad5+细胞的能力接近,验证了上述TCID50滴度结果。Ad-gp120可在293Ad5+细胞中表达gp120蛋白,并可感染和诱导BMM相关形态改变。结论: 成功构建Ad-gp120,其感染可致BMM出现形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在HIV-1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其包膜糖蛋白在病毒的侵入中起关键的作用。首先外膜糖蛋白gp120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和一种趋化因子受体,并与之结合进而导致病毒包膜糖蛋白的构象改变,暴露出跨膜糖蛋白gp41,其在诱导膜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构象变化,进而引起HIV-1包膜与宿主细胞质膜相融合,使得HIV-1核心颗粒进入宿主细胞中。  相似文献   

15.
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gp120的ELISA法。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抗原HIV-1gp120免疫BALB/c小鼠,通过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IV-1gp120的mAb。用ELISA法答定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用饱和硫酸铵(SAS)纯化mAb,并用HRP标记后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结果:筛选出10株稳定分泌抗HIV-1gp120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9株为IgG,其中4株的腹水效价为32X10~256X10所得mAb与HIV-1gp41、HIV-1p24及HIV一2gp36Ag均无交义反应,仅与HIV-1gp120产生特异性反应。用mAb 6H9和9H12,建立了双夹心ELISA法,检测gp120抗原的灵敏度是10μg/L。结论:获得10株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机HIV-1gp120的mAb,并建立了灵敏度良好的双mAb夹心ELISA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HIV-1包膜糖蛋白gp120特定糖基化位点突变后对gp120抗原性的影响,并推测糖基化位点突变对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接PCR方法,将获得的野生型gp120中选定N糖基化位点的Asn定点突变为Cln,使该位点去糖基化,构建DNA疫苗,免疫小鼠,ELISA检测鼠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推测糖基化位点突变对gp120抗原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 2组糖基化位点突变的gp120诱发非V3特异性抗体的能力较之野生型gp120有明显提高,但诱发V3特异性抗体能力没有显著提高,7个位点突变的gp120诱发V3特异性抗体能力有很大降低.结论 gp120部分糖基化位点的突变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或改变gp120的抗原性,这可能由突变导致的构象变化和/或糖基化寡糖链移除使原来被遮盖的抗原表位暴露引起.  相似文献   

17.
HIV—1gp120基因及其与IFN—α基因共表达产物的构建和 …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IFN-α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 以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与IFN-α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FN-α免疫Balb/c鼠,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000个免疫鼠脾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结果 pG-PIFN-α与pGP比较,pGPIFN-α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的包膜糖蛋白gp120引起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potentiation,LTP)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研究了Genistein对gp120引起的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和可塑性变化的影响。结果gp120对高频电刺激(HFS,100Hz,1000ms×2,串间隔20s,共2次)Schaffer侧支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LTP产生抑制作用,而对PTP没有影响。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可以反转这种抑制效应。结论gp120可能通过抑制海马CA1区LTP而参与艾滋病痴呆(HIV1associateddementia,HAD)的形成,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HIV 1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 ,其包膜糖蛋白在病毒的侵入中起关键的作用。首先外膜糖蛋白gp1 2 0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和一种趋化因子受体 ,并与之结合进而导致病毒包膜糖蛋白的构象改变 ,暴露出跨膜糖蛋白gp4 1 ,其在诱导膜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构象变化 ,进而引起HIV 1包膜与宿主细胞质膜相融合 ,使得HIV 1核心颗粒进入宿主细胞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量。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560bp的HIV-1LAV株gp120N端基因片段,经EcoRⅠ及SalⅠ酶切后插入高效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质粒pET120,并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经诱导高效表达出HIV-1gp120基因片段。结果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n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特异性。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gp120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50%。结论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了HIV-1gp120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