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显示人乳腺癌组织核基质中存在与H~3-雌二醇(~3H-E_2)特异结合的雌激素受体,其~3H-E_2饱和浓度为16~20nmoI/L;平衡解离常数为6.05nmol/L;结合反应的时间、温度及非标记配基的浓度对特异性结合均有较大影响,乳腺癌组织核基质中蛋白及DNA含量分别占全核的8.3%、5.68%,与正常乳腺组织无差异,而核基质雌激素受体(EmR)含量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 雌激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早为临床所重视,但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1959年才被发现。 ER是—种蛋白质,存在干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其特点是特异性很强,只和雌二醇或与雌二醇结构相近的生物分子结合;亲和力高,亲和常数一般在10~(-9)~10~(-11)mol;结合容量较低,每个细胞的结合位点限于1.5万个。1966年,由Toft和Gorski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首先证实了ER的存在。1967年Jensen建立了放射免疫生化方法测定ER的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浆中的ER。在对ER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ER测定在乳腺癌的选择性治疗、判断预后和疗效观察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3.
不同性别大鼠心脏雌激素受体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雄性和雌性大鼠心脏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检测雌性和雄性大鼠(各10只)心脏中雌激素受体的含量。结果雌性大鼠心脏雌激素受体为2.21±13(fmol·mg~(-1)·pro~(-1)),雄性大鼠心脏雌激素受体为2.03±0.11(fmol·mg~(-1)·pro~(-1)),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雄性与雌性之间心脏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无显著差异,两性冠心病发病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性存在不同的雄性激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建立雄激素受体测定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得人前列腺组织中胞浆胞核雄激素受体均可被约5×10^-9mol/L的双氢睾酮饱和,其最大结合容量(Bmax)及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胞浆129.4×10^-15mol/mg,0.88×10^-9mol/L胞核176.2×10^-15mol/mg,3.2×10^-9mol/L。人前列腺癌胞浆、胞核雄澈素受体均高于正常前列腺(n=3)及前列腺肥大(n=32)。用融裱法放射自显影证实雄激素受体主要分布在前列腺组织的腺区,尤其是在腺上皮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qRT—PCR技术检测39例乳腺癌组织、19例对应癌旁组织、13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ATB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ATB1及其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ATB1阳性表达率为71.8%,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38.5%和癌旁组织的15.8%(P〈0.01);SATB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的4.5倍;SATB1及mRNA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及其mRNA在肿瘤体积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多、分期晚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与SATB1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ATB1及SATB1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乳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测定的初步分析刘秀美王青赵学军丁国宏(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病理科271000)1994年1月—1995年10月,我们对55例乳腺癌病人标本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测定,现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7.
目前 ,临床医生根据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测定的结果来指导治疗方案。有文献综合报道 ER和 PR阳性时进行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达 78% ,而 ER和 PR阴性时仅 1 0 % ,有明显差异性 [1 ] 。故对乳腺癌组织中 ER和 PR的测定 ,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断其预后。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1 0 0例乳腺癌进行 ER和 PR测定 ,对其结果加以分析。1 材料与方法本组 1 0 0例乳腺癌标本均为我院 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1月间的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所有标本均用 1 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试剂雌二醇和孕酮抗…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分别报道过乳腺癌荧光细胞法和组化法检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以及乳腺肿瘤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为探讨乳腺癌ER状况与AgNORS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1987年12月1日至1988年12月31日收治的乳腺癌39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来源本院中心病理室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诊断乳腺癌以荧光细胞法测定ER的39例,并复习其术后组织学切片,重新分型定级。全部为女性病人,年龄  相似文献   

9.
杨红斌  邱福海 《医学争鸣》1999,20(6):482-485
目的:发展检测雌激素受体(ER)DNA结合功能区(DBD)的方法,探讨其在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ER特异地与雌激素应答元件(ERE)汀结合的原理,合成含有ERE核心序列的DNA片段,经^32P标记后作为探讨。选取经激素结合法测定ER,PR(孕激素受体)同时阳性的19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制备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MCF-7的蛋白抽提液。应用凝胶滞留法检测ERE探针与抽提液中ER的结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中与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02例手术切除的正常乳腺(15例)、良性增生乳腺(35例)、不典型增生乳腺(12例)及乳腺癌(155例)标本中的ERα、ERβ的表达.结果ERα在正常乳腺、良性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54.3%、58.3%及68.4%,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88.6%、75%和42.6%.ERα在正常与恶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Rβ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乳腺组织(P<0.00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ERα的表达率低于ERβ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恶性乳腺组织中,ERα的表达高于ERβ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ERα在肿块≤2 cm、Ⅰ期乳腺癌、无淋巴结转移、元远处转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肿块>2 cm、Ⅱ+Ⅲ+Ⅳ期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中的表达(P<0.001、P<0.001、P<0.01、P<0.05),ERβ的表达在肿块≤2 cm、Ⅰ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肿块>2 cm及乳腺癌的TNM分期中的Ⅱ+Ⅲ+Ⅳ期中的表达(P<0.001,P<0.01).结论ERβ在正常乳腺中的表达率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乳腺癌中ERα、ERβ表达率高,提示预后较好.两者均为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1(MT1)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4例乳腺导管内癌和3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MT1和ER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R、MT1在两组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其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4例乳腺癌中,ER与MT1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P=0.036,P=0.015)、临床分期(P=0.014,P=0.021)及淋巴结转移(P=0.014,P=0.006)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1与E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1,P=0.000;r=-0.454, P=0.007)。结论: MT1高表达和ER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归有关,联合检测MT1、ER的表达可为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1000例非癌性乳腺肿块及100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非癌性乳腺肿块的ER阳性分布,均在上皮增生活跃的部分;乳腺癌ER阳性病例多属上皮性来源的肿瘤。提示乳腺上皮增生与乳腺 上皮性肿瘤似有一潜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Zhou LH  Yin WJ  Lu JS  DI GH  Wu J  Shen KW  Han QX  Shen ZZ  Shao Z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9):2764-276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R+/PR+的两种类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3124例ER+/PR-或ER+/PR+的乳腺癌患者,比较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ER+/PR+和ER+/PR-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峰值均为50岁,显著高于ER-/PR-患者的年龄峰值48岁(P〈0.05)。且ER+/PR-的乳腺癌较ER+/PR+者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个数多、组织学分级低,ER表达水平低,c-erbB-2呈高表达(P〈0.05),而Cathepsin D则呈现低表达(P〈0.05);但两组间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两者不同表型的因子有:肿瘤ER表达水平(OR=1.792,95%CI=1.484-2.164,P=0.000)、Cathepsin D状态(OR=1.380,95%CI=1.023~1.862,P=0.035)及C-erbB-2表达状态(OR=0.639,95%CI=0.463~0.883,P=0.007)。结论ER+/PR+与ER+/PR-的乳腺癌可能有相同的起病原因,但ER+状态下PR表达与否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二者的生物学行为不同,针对这些差异寻找新的治疗靶向可能更有助于改善ER+/PR-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乳腺癌的病因虽至今尚未阐明,但雌激素可诱发乳癌已为公认。乳癌的治疗、预后与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的水平有密切关系。癌组织中ER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乳癌的生物学特性或机体防御能力的强弱,近年来,我国刘尚廉等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 peroxidase,HRP)偶联雌二醇(E_2-HRP)检测乳癌ER水平,其结果与国外萤光组化法相似,1990年3月~7月,我院应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0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00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3.53±12.60)岁;浸润性导管癌占80.5%。绝经后ER阳性者显著多于绝经前,且临床分期较早(P<0.05);绝经前后ER/PR双阳性与双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R阴性、ER/PR双阴性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ER阴性或ER/PR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阳性或ER/PR双阳性者(P<0.05)。结论ER、PR、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ER、PR表达状态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长强"穴位对荷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A-782小鼠乳腺癌细胞株接种于小鼠左侧腋下制作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荷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结果:电针组8个样本中,ER样性表达8个,阳性表达率100%,PR阳性表达7个,阳性表达率87.5%;模型组8个样本中,ER样性表达0个,阳性表达率0%,PR阳性表达2个,阳性表达率25.0%,电针组乳腺癌小鼠ER、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电针组。结论:ER、PR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研究结果提示电针对乳腺癌小鼠的ER、PR具有促进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对乳腺癌的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1 0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 00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3.53±12.60)岁;浸润性导管癌占80.5%.绝经后ER阳性者显著多于绝经前,且临床分期较早(P<0.05);绝经前后ER/PR双阳性与双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R阴性、ER/PR双阴性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ER阴性或ER/PR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阳性或ER/PR双阳性者(P<0.05).结论 ER、PR、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ER、PR表达状态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张京雪  王红梅 《北京医学》2003,25(6):424-424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况是内分泌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和预后有关。我们分析了1996至2002年107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107例乳腺癌标本为手术切除病例,年龄26-85岁,平均52.2岁,均为常规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后采用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β1、ERβ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ERβ1和ERβ2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Rβ1、ERβ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ERβ1mRNA、ERβ2mRNA检出率与蛋白检出率相同。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蛋白检出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9)和正常组织(P=0.029);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蛋白表达量为47.06±8.94,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55.33±9.59及正常组织中的54.47±9.65(P=0.009及0.019)。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mRNA检出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9);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mRNA表达量为0.026±0.014,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0.041±0.020(P=0.015)。乳腺癌组织中,ERβ1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635(P=0.008),ERβ2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714(P=0.004);癌旁组织中,ERβ1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506(P=0.012),ERβ2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926(P=0.000),ERβ1mRNA、ERβ2mRNA与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全长野生型ERβ1可能是避免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子,ERβ1有助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