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比较35例阵发性宝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35倒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类型如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及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房室结双径路食管电生理特征的研究吕桂芬(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房室结双径路;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搏(TEAP)近几年常应用于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而PSVT的折返部位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53例室上性心动过连(PSVT)病人.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所测得的各项指标。结果: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房室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敏感性分别为93.5%主87%,特异性均为100%。AVNRT年和AVRT的RP分别为72±15ms和128±17ms(P<0.01)。提示经食管心房结调搏技术对PSVT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5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所测得的各项指标。结果: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房室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敏感性分别为93.5%主87%,特异性均为100%。AVNRT和AVRT的RP'分别为72±15ms和128±17ms(P<0.01)。提示经食管心房结调搏技术对PSVT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迅速起效且无副作用的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并比较它终止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的差异。方法:经食管行心房起搏法。结果:76例中7l例有效,5例无效。结论: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简单、安全、起效迅速。对终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发作有很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食道调搏方法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各型电生理特征,达到既诊断又治疗的目的。方法:2005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反复发作住院的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全部用食道调搏终止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70.4%),占首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例(14.8%),居第2位,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及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各4例,各占7.4%,较少见。结论:食道调搏方法无创伤、复律快、无药物毒副作用,尚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是基层医院治疗、教学和研究心脏电生理简便、安全的方法,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SVT儿童进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测,并与体表心电图(EK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调搏成功。房室结双径路18例(诱发慢型,快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12例);房室旁道16例,其中14例诱发顺向型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计折返型心动过速28例(占73.7%)。32例能用短阵超速抑制法终止发作,2例普罗帕酮复律。对10例患儿维持药物治疗后复查,6例诱发窗口缩小,4列未能再诱发。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SVT的分型诊断及初步定位诊断有较大的作用,是一种适合儿童,安全可靠,简便,无创伤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手段,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射频消融术心内膜标测结果,对照研究了食管心房标测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食管心房标测确诊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心内膜标测结果与射频消融术中腔内电生理检查均符合。诊断符合率达100%,提出R-Pe间期是判别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与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的有价值指标,Pv1与Pe之间间距之差也是判别左右房室旁道的参考指标。分析表明,食管心房调搏由于其简便易行,仍适用基层医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运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疑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70例患者进行复制。方法:经行S1、S2或S1、S2、S3程扫刺激后,复制出室上速62例人次,复制率8857%,再行食道心房标测。结果:根据折返部位分类,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占549%,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正传型占419%,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占16%,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占16%。结论: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标测检查能明确室上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食管心房调搏在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测定食管导联的R-P'E、P'E-R时限,比较V1导联的R-P'时限与食管导联的R-P'E时限,并与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结果作比较。结果经心脏电生理确诊后的分型:顺向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O-AVRT)57例,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S-F)]19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1例,心房颤动2例,左心室特发性室速3例,冠状动脉窦无冠窦底起源的AT合并右房间隔部起源的心房扑动1例,左心房AT合并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发现AVNRT(S-F)型病人食管导联中R-P'E < P'E-R,且R-P'E < 70 ms;O-AVRT型病人大多R-P'E < P'E-R,且R-P'E>70 ms;右侧旁道型病人V1导联的R-P' < 食管导联R-P'E;左侧旁道型病人V1导联的R-P'>食管导联的R-P'E。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85例病人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终止率为88%。结论食管心房调搏可以鉴别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类型,尤其是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心脏电生理检查以及射频消融术均提供了帮助,且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有较高的终止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经食管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差异,以确定经食管电生理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将142例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患者的术前食管电生理与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体表心电图V1导联P波-经食管心电图P波(PVI-PE)〉25ms、心电图R波(R)-PE〉70ms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PVI-PE≈0、R-PE〉70ms为右间隔旁路;PVI-PE〉25ms、R-PE〉150ms,且R-PE〉PE-R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RT);PVI-PE〈25ms、R-PE〈70ms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结论:经食管电生理的PVI-PE和R-PE对PSVT的类型及旁路定位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儿童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表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0例占58.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占38.8%,异位自律性增高1例,提示儿童的PSVT的发生主要是折返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心电图无预激表现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电生理机制,对我院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出P_位于QRS后SVT200例临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隐匿性房室旁路(CAP)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占上述SVT的54.5%(109/200),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占45.5%(91/200),(2)隐匿性房室旁路以与的AVRT中23.9%(26/109)同时并有房室结双径路(AVNDP),但均只能诱发出AVRT。并对CAP并AVNDP的电生理特点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1快速性心律失常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突然增快,一般在150~220次/分,包括房性和房室结性。临床常见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9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结果分析发现:国人房室旁道折返SVT多于房室结折返性SVT;红2/3旁首位于左游离壁。  相似文献   

17.
杜林燕  黄织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955-957,102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有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多由折返机制引起。体表心电图对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诊断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电图是利用在食管内放置的电极导管记录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以高大P波的优势,不仅是食管心房调搏最佳起搏点判定的可靠依据,更能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起到特殊而独到的作用。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常规心电图上有时受QRS波群,T波形态干扰看不清心房波,很易误诊。而食管心电图有助于澄清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射频导管消融术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提供可靠的分型及定位诊断[1]。1.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NRT是室上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国内外统计…  相似文献   

19.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为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约占全部PSVT病例的60~70%[1、2]。AVNRT的发生与房室结内存在有双径道有关。我们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18例PSVT患者,共查出房室结内双径道12例,其中8例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其他原因做食道心房调搏检查者32例,查出双径道2例。提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内双径路(DAVNP)、多径路(MAVNP)是导致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原因。本文通过156例心房食道调掉以探讨房室结内双径路多径路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本文156例中,男85例,女71例,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房颤,心悸原因传查。食道心房调搏(TEAP)均采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ll-ZAffi心脏电生理诊疗仪。每一个患者均行食道分级递增及程序扫描刺激法.后者每8次S;刺激后加发1次S。早搏刺激,S一巨500n;。SI一又5O0。s,自舒张晚期始以每次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