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分裂症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的调查分析1998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死亡的分裂症病人死因及分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87.10%的住院分裂症病人死于内在原因.12.9%死于外在原因;死亡原因前三位顺位为: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结论目前住院分裂症病人的死因主要是躯体疾病,但消极自杀、噎食、外伤等原因致死依然时有发生,同时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一大隐患,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延安地区医院近十年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及死亡情况分析王晨霞1李文艾2胡彬2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死因的首位〔1〕,为了解黄土高原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及病死情况,统计了本院近十年住院患者共5050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自1987年1月至1997...  相似文献   

3.
1921例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通过对我院1921例住院死亡病人的统计分析,旨在探讨我院住院死亡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将我院2003—2006年期间住院死亡病人的病案资料,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亡病人多于女性;65岁以上的年龄段死亡病人数最多;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我院住院死亡病人的死亡原因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列上海死因的第一位,约占总死亡的1/3,而高血压则是公认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去几十年,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倍。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高血压防治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本课题通过对我区农村高血压患者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高血压管理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适应农村地区的高血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研究哈尔滨市日均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哈尔滨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及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研究哈尔滨市四季日均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关系,同时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物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2013—2014年哈尔滨市日均气温为4.77℃,日均心脑血管死亡人数为97例。31岁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易受气温影响,女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高于男性。全年平均气温滞后1、5 d时,气温升高1℃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上升0.14%和0.18%;春季平均气温滞后3~6 d时,每升高1℃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0.21%~0.26%;夏、秋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C时,当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1.22%和0.27%,上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尔滨市日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有关,且存在滞后效应。应建立适合该市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气象预警模型,提高高危人群在春夏季的疾病防控意识,降低由气温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08—2013年5339例住院死亡病例数据,为医院相关部门开展患者管理尤其是危重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2013年5339死亡病例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登记,应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91∶1;8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占36.3%。导致死亡的前5位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39.3%)、肿瘤(23.2%)、呼吸系统疾病(9.7%)、损伤与中毒(8.4%)和消化系统疾病(4.2%),占总死亡病例数的84.8%。年度发展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呈逐年增长。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加强患者管理尤其是危重患者护理和健康教育非常关键。立足关口前移,应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季节变化要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景铭 《家庭医学》2005,20(1):30-30
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各地医院的心脑血管急诊病人明显增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某大城市2003年9~12月份,各医院住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约7万人,死亡的3万人,在所有疾病死亡率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已跃为人类死亡原因首位。近年来我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死亡人数占人口总死亡人数约40%以上,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高达两百多万。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每年超过130亿元,并持不断增长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因此早期监测、预防及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共同发病机制,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1]),新近研究证实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与动脉粥样硬化及不稳定性斑块形成有关,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预测因子,文研究就其由来及分布、生物学特性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群期望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已上升为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对监测点乡镇进行了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4-2003年郑州市城区居民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郑州市城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与发展趋势,本文对郑州市城区居民20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和流行动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甘肃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分布特征与趋势,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20个疾病监测点1993-2003年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许冰 《健康必读》2009,8(4):1-3
目的分析我院近8年间住院死亡的58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及特点。方法对2001~2007年我院住院死亡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纵向分析,分析死因构成特点和代谢控制情况。结果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感染占所有死亡病例的71.7%,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死亡占5.0%;②入院时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多种代谢指标控制未能达标;③其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占近40%,并随着病程的延长其MS发生率随之升高。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死亡原因所占比例较低,糖尿病患者应早期、定时筛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和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5年来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性别及年龄分布,为学科建设和降低住院病死率提供数据和参考。方法依据卫统ICD-10国际疾病分类微机汇总库,将5年住院死亡病例,经计算机检索后导入Excel并按比重排序建立数据库,选出死因占前10位疾病作为分析单元,通过SAS统计软件对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等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我院5年来住院死亡呈下降趋势,且住院死亡男性多于女性,为1.23∶1。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导致住院病死率高,且大部分集中在45~59和60岁以上年龄组,占住院死亡的72.9%。结论我们应该关注中老年人身体健康,降低住院率及病死率;呼吁戒烟限酒,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并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和某些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危重病种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养生》2012,(6X):52-53
<正>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约80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8.8%。也就是说,每死亡3个人,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260万人,平均每天死于心脑血管疾病7123人,每12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每22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瘫痪。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州市空气污染物(PM10、SO2、NO2)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市城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统计资料及同期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短期趋势、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广州中心城区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空气污染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关系。结果 2007年和2008年的死亡病例数高于2006年,每年3—12月的死亡病例数低于1月和2月。NO2和PM10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呈正相关,空气中NO2和PM10的浓度每升高1μg/m3,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将分别增加1.8%和1.1%,前6 d的NO2和PM10水平对当天的疾病死亡病例数有负影响。PM10、SO2、NO2浓度之间呈现一定正相关,并具有滞后现象。结论广州市大气中NO2和PM10对人群健康存在短期影响,能增加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2004年居民病伤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昆明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分布及特征,为制定卫生政策并采取相应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式,对昆明市2004年发生的全部死亡居民进行普查,死亡资料使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 Reg 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昆明市居民死亡率为6.39/‰(标化率为5.04‰),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郊县高于市区:前4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唤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中老年死亡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损伤与中毒是儿童和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死因,也是造成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第1位原因。结论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肿瘤和损伤与中毒的预防控制工作,以降低居民死亡率,提高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较大样本住院资料分析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病种和死亡疾病的构成,探讨干部病房近9年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病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6471例临床资料,疾病的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次修订本》,按年度对各疾病病种分布、死亡病因、患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在近9年中住院患者的年龄和死亡年龄逐渐增加,呼吸道感染、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是患者住院的主要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分别是肿瘤、肺部感染、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结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今后预防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乍浦社区住院病人死亡年龄及原因的构成情况,以改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法对乍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99~2003年5年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进行病因分类、年龄分组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患者死亡年龄构成以70~89岁年龄段为最多,占总死亡数的76.84%。住院患者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89例,占50.29%;呼吸系统疾病44例,占24.87%;心脑血管疾病25例,占14.12%。结论死亡病人的年龄呈增大趋势,死亡病因以老年常见慢性疾病为主。社区应加强对老年慢性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研究,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住院死亡的508例尘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为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患者死亡年龄大部分在60~80岁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温对武汉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3年武汉市死亡资料及气象资料描述武汉市2003年夏季日最高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的时间序列,对高温期和非高温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夏季日最高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在2003年夏季高温期有明显的死亡高峰,高温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男性和女性平均日死亡数分别是非高温期的1.92、1.56和2.34倍,高温期的死亡总数占该年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31.8%.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增加的日最高气温临界值是36℃,单位温度死亡危险度为2.8/100万.结论 武汉市高温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