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西双  冯培 《山东医药》2006,46(11):38-38
2004年4~10月,我院对50例窒息新生儿行C反应蛋白(CRP)检测,探讨其与新生儿窒息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多脏器损伤(MODS)是围产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新生儿脑损伤及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为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与窒息新生儿并发HIE和MODS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华启 《山东医药》2003,43(19):48-48
2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我们对 33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和 2 7例无窒息新生儿的门冬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磷酸激酸 (CK)及其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 DH)进行了检测 ,以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0例新生儿 ,其中生后窒息 (窒息组 ) 33例 ,均根据《实用儿科学》中的新生儿窒息标准诊断。窒息轻度19例 ,重度 14例 ;男 18例 ,女 15例 ;胎龄 37~ 4 2周 ,平均 39.6周 ;出生体重 2 5 5 0~ 4 2 5 0 g。生后无窒息新生儿 (对照组 ) 2 7例 ,男16例 ,11例 ;除外缺氧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和肽素水平辩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2例作为重症肺炎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根据预后将102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死亡组(n=9)和存活组(n=93),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血清和肽素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和肽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和肽素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PCIS呈负相关(r=-0.544,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PCIS低于存活组,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OR=1.965,95%CI(1.245,3.104)]及血清和肽素[OR=1.811,95%CI(1.151,2.848)]、PCT[OR=1.893,95%CI(1.211,2.959)]、CRP[OR=1.802,95%CI(1.155,2.912)]水平是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升高,且其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和肽素水平高是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窒息可导致新生儿多脏器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现将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4 1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分析如下。资料分析 :观察组为围产期窒息新生儿 4 1例 ,均符合窒息诊断标准 ,其中男 2 6例、女 17例 ;生后 1~ 72小时 ,其中早产儿 10例、足月儿 2 6例、过期产儿 5例。窒息轻度 2 5例、重度 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吸氧、镇静 ,、降颅压、支持疗法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低氯者限制液体入量。结果治愈 36例 ,死亡 5例。对照组为 2 7例同期住院、出生 72小时以内、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两组间性别、胎龄、出…  相似文献   

6.
采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4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患儿血清sIL-2R水平(711.67±163.78u/ml)较非活动期的(373.81±158.70u/ml)及对照组的(289.67±102.44u/ml)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非活动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心功能Ⅱ、Ⅳ级者血清sIL-2R水平(801.67±144.59u/ml)较心功能Ⅰ、Ⅱ级者(621.67±132.31u/ml)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与血沉呈正相关(r=0.82,P<0.01).提示:风湿性心脏病非活动期患儿体内异常免疫反应可能尚在进行,抗风湿疗程可适当延长;血清sIL-2R水平与病情及风湿活动有一定关系,可望成为疗效及风湿活动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62例糖尿病足患者(观察1组)、62例2型糖尿病无足部病变患者(观察2组)和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血清TBIL分别为(11.50±4.86)、(13.52±4.90)、(18.07±8.31)μmol/L,血清DBIL分别为(4.33±3.25)、(4.29±1.52)、(4.79±2.26)μmol/L,血清IBIL分别为(7.19±3.36)、(9.24±4.05)、(13.28±6.85)μmol/L,三组间血清TBIL、IBIL比较,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Hb A1c≤8%者TBIL分别为(12.40±2.64)、(13.93±5.74)μmol/L,血糖控制不佳者(Hb A1c>8%)TBIL分别为(10.37±1.01)、(13.28±3.52)μmol/L,观察1组Hb A1c≤8%者TBIL与Hb A1c>8%者比较,P<0.05;观察1组Hb A1c≤8%者TBIL与观察2组比较,P均<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82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与56例健康老年体检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逐渐增高,中重型脑梗死组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可反映出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病情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卒中的实验性研究中,发现胆红素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呈负相关,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尚无胆红素水平与卒中相关的临床数据。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内科的Perlstein等推测,较高的胆红素水平,也许能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并能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一项能代表美国普通人群的横截面调查———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在1999—2004年调查了胆红素与卒中的关系。在13214例具有卒中史、血清总胆红素检查和卒中危险因素资料的成人参试者中,453例报告有卒中史。其中138参试者报告发生了卒中不良预后,即由卒中引起的、长期的健康问题,或因卒中导致的残疾。校正人口学特征和卒中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危险度(OR值)和95%可信区间(CI)。校正多变量后,在所有参试者中,胆红素增加至1.71μmol/L(0.1mg/dl)水平,卒中发生的概率降低9%(OR:0.91;95%CI:0.86~0.96);在有卒中史的参试者中,卒中不良预后的概率降低10%(OR:0.90;95%CI:...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76例新生儿窒息后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方法对76例有产时窒息史患儿,入院时抽取股静脉血3ml查血清电解质,观察其变化。结果新生儿窒息后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为首位(47.4%),其次为高钾(42.1%),后依次为低钙(30.3%)、低钾(10.5%)、高钙(6.6%)。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易合并电解质紊乱,需严密监测以保持内环境稳定,防止脑损伤进一步加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动脉血血气分析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98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6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12h内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并进行新生儿窒息组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pH值和碱剩余(BE)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组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的pH值和BE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血气分析可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窒息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14.
窒息新生儿25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以往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防止窒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2008年在本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分析,对窒息发生的原因、发病率及合并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窒息发生原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胎儿窘迫、早产、母亲妊娠期合并高血压,随着我院年分娩量的增加,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更低,本文新生儿窒息并发症多见于以下系统,依次为:心脏损伤、肺损伤、肾损伤、脑损伤及高胆红素血症。结论积极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工作,预防窒息的发生,熟练掌握新法复苏的技能,减少各种窒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窒息后遗症的影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定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2014年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选取同期定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随访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及血清Cys-C、肌酐、尿素氮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根据血清Cys-C水平将AECOPD组患者分为Cys-C增高组37例和Cys-C正常组13例,比较两亚组患者以上指标,并分析Cys-C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及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CRP水平及血清Cys-C、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MMEF低于对照组(P0.05)。两亚组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增高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CRP、血清Cys-C及肌酐水平高于Cys-C正常组,FEV1、FVC、FEV1/FVC、MMEF、GFR低于Cys-C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尿素氮、GFR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258、0.174、0.431、-0.069,P值分别为0.067、0.056、0.075、0.710);Cys-C与CRP、肌酐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8、0.189,P值分别为0.007、0.017),与FEV1、FVC、FEV1/FVC、MM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5、-0.642、-0.459、-0.413,P值分别为0.009、0.013、0.025、0.03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高,且随COPD病情变化而变化,监测血清Cys-C水平变化能有效评估COPD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及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脂肪细胞因子与机体内能量稳定相关,并介导多种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炎症反应有关的脂肪细胞因子。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4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活动期UC患者,以1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aspin水平,并分析其与U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血清vasp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1.86±0.38)μg/L对(0.96±0.43)μg/L,P0.01],并与血清CRP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8,P0.01;r=0.514,P0.05),与血清ESR水平和病变部位无关(r=0.098,P0.05;r=0.124,P0.0)5)。结论:Vaspin可能在UC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瘦素水平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但因研究对象及其病因、病情不同,各研究所得结论并不一致。目的:测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肝功能、性别、体重指数(BMI)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的可能关系。方法:6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瘦素、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18.64ng/ml±26.56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04ng/ml±11.17ng/ml,P=0.043),但各Child-Pugh分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1)。血清瘦素水平还与BMI呈正相关(r=0.35,P=0.003),在超重者中,相关性尤为明显(r=0.537,P=0.002)。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且存在性别差异,该指标能反映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情况,但与病情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改变及其与CHF患者心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60例为心力衰竭组,然后按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25例,心功能Ⅲ级组21例,心功能Ⅳ级组18例;根据CHF病因分为冠心病组、高血压性心脏病组及扩张性心肌病组。选择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N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UA。结果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APN水平、hs-CRP、U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组间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8,P>0.05);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与hs-CRP、UA呈正相关(r=0.325,P=0.009;r=0.248,P=0.048)。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更加明显,APN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易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血清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48例正常对照、46例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GF-1含量。结果 HIE急性期血清IGF-1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IGF-1含量的降低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HIE诊断辅助依据,IGF-1亦可作为HIE治疗的调控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D-二聚体(D-D)及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凝血和纤溶的影响,以及检测血清D-D和Hcy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ACS患者85例,在常规治疗(溶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2-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不予任何调脂药物)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周,观察血清D-D(检测采用ELISA法)和Hcy(检测采用EIA法)水平变化.结果 ACS患者存在血清D-D和Hcy水平异常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瑞舒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D-D和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仍具有显著性(P<0.01);血清D-D与Hcy呈正相关(r=0.419,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D-D及Hcy水平,具有改善血液凝固、纤溶系统活性亢进、降低高Hcy血症及稳定斑块的作用,动态联合检测ACS患者血清D-D及Hcy水平有利于病情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