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研究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各高血压亚型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给3 011例30~70岁的朝鲜族及汉族人群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血糖及血脂等测定.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为正常血压(NBP)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SDH)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朝鲜族高血压人群中ISH,IDH,SDH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2.33%,30.83%,56.84%,汉族中分别为14.70%,33.50%,51.80%,均以SDH最多见,而朝鲜族及汉族高血压亚型分布间略有差别.与NBP组比较,朝鲜族人群ISH组甘油三酯(TG)值显著升高,汉族人群ISH组腰围臀围比值(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显著升高;朝鲜族及汉族人群IDH组体重指数(BMI),WC,WHR,WHtR,血清总胆固醇(TC),TG值显著升高;朝鲜族及汉族人群SDH组BMI,WC,WHR,WHtR,TG,FBG值显著升高.朝鲜族及汉族ISH组年龄均显著高于SDH及IDH组,IDH组年龄最低,朝鲜族IDH和SDH组BMI值均明显高于ISH组,SDH组WC,WHtR值明显高于ISH组.[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及汉族人群高血压亚型的分布间存在差异,均以SDH最多见,而总体脂含量、体脂分布、血糖及血脂是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病率,现症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亚型(ISH)、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亚型(IDH)和联合性高血压亚型(SDH)的患病率及其与肥胖、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关联性。方法对百色市16~81岁居民进行血压、肥胖、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检测,计算ISH、IDH和SDH的患病率,分析ISH、IDH和SDH与肥胖、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关系。结果受检15102例,高血压患者4427例;其中新诊2605例,已诊1822例;现症3561例,ISH、IDH和SDH的患病率分别为8.7%、6.5%和8.4%,男性以SDH为主,女性以ISH为主,与非高血压组比较,ISH组和SDH组的BMI、腰臀比、空腹血糖、血尿酸、TC、TG、LDLC和vLDLC高(P<0.01),HDLC低(P<0.01),IDH的BMI、腰臀比、血尿酸、TC、TG、LDLC和vLDLC高(P<0.01),HDLC低(P<0.01),空腹血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SH组和SDH组比较,IDH组的空腹血糖和LDLC低(P<0.01),TG和vLD-LC高(P<0.01)。结论百色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累计患病率为29.3%,现症患病率为23.6%,普查新发现率为12.0%,高血压现症患者IDH亚型患病率高于SDH和ISH;男性以IDH为主,女性以SDH为主;IDH组空腹血糖均值低于SDH组和ISH组,不高于非高血压组,TG和vLDLC均值高于SDH组和ISH组,不同高血压亚型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应当分别对待,有60%的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漏诊之中,提示该地区高血压面上防治宣传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许纲正 《吉林医学》2013,34(19):3854-3855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388例,排除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控制稳定的患者,选择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让患者空腹后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以及脉压、血脂相关检查并统计检测结果。结果:脉压比较: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对照组<(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SDH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SDH组、ISH组的血糖和ST段心电显著高于对照组;ISH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针对不同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对主要致病因素进行控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高血压发病而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英慧  鲁雪莲 《重庆医学》2018,(9):1281-1283
目的 探讨高校新生不同高血压亚型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对4410名大学新生测量体质量、身高及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 I),分析超重、肥胖对大学生高血压各亚型的影响.结果 大学新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SDH)检出率分别为2.36%、0.70%、1.63%,其中男生ISH及SDH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高血压各亚型检出率随BM I的升高均呈上升趋势(P< 0.01).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ISH检出的相对危险度(OR)为3.972和4.238,IDH检出的 OR分别为6.754和11.920,SDH检出的OR为4.248和9.261.女生超重及肥胖组不同高血压亚型的发病风险均高于男生.身高、体质量及BM 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不论男女新生,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均密切相关,控制体质量可降低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初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各项指标.方法:选择新近确诊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49例(ISH组)和同期新检出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对照组,37例)接受糖代谢各项指标评估.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明确的糖代谢各项指标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血管炎症标志物水平与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年龄≥20岁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炎症标志物等指标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和复合型高血压(SDH)的关系.结果 经年龄与性别调整后,各亚型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ISH组和SDH组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高于正常组,IDH和SDH组的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高于正常组(均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ISH组[lnCRP1.99(1.86~2.12),P=0.075]和SDH组[lnCRP1.95(1.89 ~2.02),P<0.05]的CRP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lnCRP1.86(1.83 ~ 1.90)],IDH组的sICAM-1水平[313.21 (301.16 ~325.26) μg/L]低于血压正常组[328.65 (323.68~ 333.61) μg/L](P<0.05),IDH组的sE-selectin水平[lnE-selectin3.03(2.98 ~ 3.08)]高于血压正常组[lnE-selectin2.96(2.94 ~2.98)] (P <0.05).结论 CRP与ISH关系更密切,sE-selectin与IDH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高血压及其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以本地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3011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高血压亚型在延边地区不同民族及年龄间的分布状况及其特征.[结果]朝鲜族和汉族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分别为46.5%,34.0%,年龄调整后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7.2%,31.4%,朝鲜族人群显著高于汉族人群.在高血压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SDH)的比例显著增高,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比例显著降低.朝鲜族和汉族60岁以下年龄组高血压患者中ISH所占比例分别为8.3%,10.6%,IDH分别为37.8%,38.8%,SDH分别为53.9%,50.6%;朝鲜族和汉族60岁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患者中ISH所占比例分别为20.3%,30.6%,IDH分别为16.9%,13.2%,SDH分别为62.7%,56.2%.[结论]延边地区高血压及其亚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的民族间差异,且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同亚型所占的比例亦存在民族间差异.高血压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ISH和SDH的比例显著增高,IDH的比例显著降低,且以SDH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航天企业员工高血压患病率及各亚型的分布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检软件导出体检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高血压的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该企业员工HBP、ISH、IDH、SDH患病率分别为35.76%、13.93%、5.83%、16.00%。高血压及各亚型患病率存在显著年龄和性别差异。ISH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5岁以后升高的幅度增大。IDH、SDH的患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IDH的患病率在45~54岁时达到高峰后逐步降低,而SDH的患病率到65岁以后才开始下降。65岁以前的高血压患者以IDH和SDH为主,65岁以后则以ISH为主。正常血压组及三种类型高血压组间的BMI、TG、UA、FBG、TC、HDL-C、LDL-C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企业员工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复合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升高可能与BMI、TG、UA、FBG、TC、HDL-C、LDL-C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晓曼  娄君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04-2605
目的:调查初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各项指标。方法:选择新近确诊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49例(ISH组)和同期新检出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对照组,37例)接受糖代谢各项指标评估。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明确的糖代谢各项指标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因糖代谢异常人群的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ISH)、孤立性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DH)及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SDH)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证据较少,所以本研究将探索不同高血压亚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进一步改善识别高危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包括来自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24 605例2006-2007年基线血压测量,没有服用高血压药物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受试者。受试者根据基线血压水平分为8组:血压正常组[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20 mmHg(1 mmHg=0.133 kPa)并且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80 mmHg)];血压高值组(120 mmHg≤SBP≤129 mmHg并且DBP<80 mmHg);Ⅰ期IDH组(SBP<130 mmHg并且80 mmHg≤DBP≤89 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分别选取34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作为A组,30例全期型高血压(SDH)患者作为B组,32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作为C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脉压(P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结果:A组患者的PP和血HCY水平分别为(83.53±8.07)mmHg、(27.54±4.16)mmol/L,均高于B组、C组、D组患者,且A组的平均颈动脉IMT为(1.86±0.27)mm,与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患者的脉压与血HCY及IMT呈正相关。A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91.2%、61.8%,明显高于B、C、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PP增大与血HCY水平升高和颈动脉IMT增加有关。PP和HCY是IS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血压特征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n=78)患者及双期高血压(DH,n=86)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分析HRV指数,采用颈动脉多谱勒超声检查IMT。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IMT与HRV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ISH组年龄、收缩压、脉压显著高于DH组而舒张压显著低于DH组(P<0.05),ISH组患者IMT显著高于DH组(P<0.05),HRV时域参数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内5 min节段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显著低于DH组(P<0.05)。在ISH组患者中,校正年龄、脉压等影响后,IMT与SDNN(r=-0.29,P<0.01)、SDANN(r=-0.27,P<0.01)、SDNNindex(r=-0.32,P<0.01)、RMSSD(r=-0.35,P<0.01)呈负相关。在DH组患者中,IMI厚度与HRV各指标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H患者具有IMT显著增高以及HRV显著降低的特点,且IMT与HRV密切相关。IMT与HRV可作为评价ISH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代谢性指标与生活方式对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2 月- 2016 年1 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520 例,根据高血压患病情况分为正常组和高血压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代谢性指标和生活方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 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家族史、代谢综合征及文盲比例有差异(P <0.05),两组 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酸及尿素氮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烟、饮酒及职 业比例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职业应激、职业压力、睡眠质量、使用降糖药物及使用降压药物无差异 (P >0.05)。年龄、BMI、腰围、空腹血糖、尿酸、代谢综合征、吸烟及饮酒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危险 因素(P <0.05)。结论 超重、血糖升高、尿酸异常、吸烟及饮酒等代谢性指标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高血 压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4.
社区高血压人群伴发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伴发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别测定5628例20岁以上社区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W)、臀围、收缩压(SP)、舒张压(D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及餐后2h胰岛素(2hIN);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1999年WHO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无代谢异常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伴1项其他代谢异常组、高血压伴2项其他代谢异常组及高血压伴3项其他代谢异常组。结果 在高血压人群中,单纯高血压占15.37%,高血压伴1项其他代谢异常占32.40%,高血压伴2项其他代谢异常占33.36%,高血压伴3项其他代谢异常占18.87%。校正年龄、性别后,高血压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代谢异常,BMI、W、WHR、TC、TG、LDL-C、FPG、2hPG、FIN及2hIN均较无代谢异常者显著升高(P〈0.05,P〈0.01);高血压伴其他代谢异常各组的BMI、W、WHR、T,C、TG、LDL-C、FPG、2hPG、FIN、2hIN较单纯高血压组显著升高(P〈0.01)。高血压个体无论伴或不伴其他代谢异常均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伴随的代谢综合征组分越多,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频率越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SP、FPG、2hPG、FIN、2hIN及TC均是影响HOMA-IR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高血压人群中,单纯高血压者少见。近85%的高血压患者存在1项或1项以上的其他代谢异常,超过1/2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代谢综合征;社区高血压人群无论是否伴有其他代谢异常组分,总体脂、局部体脂、TC、TG、LDL-C、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程度随个体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增多而加剧;总体脂、血糖、胰岛素、TC及SP分别是机体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的电解质、血糖、血脂等特点及血钾与血糖、血钠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关系,为该地区维吾尔族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进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符合入选标准者358例分成高血压(HBP)组和正常血压(NBP)组,比较两组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钾(K)、血钠(Na)、血钠钾比(Na/K)、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进行两组血钾与血糖、血钠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分析.按年龄分层后,在各年龄组中进行血钾与血糖、血钠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HBP组的体质量、BMI、腰围、Na、FBG、TC、HDL均高于NBP组(P<0.05).该人群中K与FBG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按年龄分层后,HBP组各年龄段K与FBG呈负相关(P<0.05);NBP组30~39岁组血K与FBG呈负相关(P<0.05),而其它年龄段K与FBG无相关性(P>0.05).该人群中血Na与Ccr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按年龄分层后,Na与Ccr在30~39岁,40~49岁,50~59岁组HBP组与NBP组均呈负相关(P<0.05),在60岁以上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超重、肥胖、高摄盐量、血糖及血脂水平是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伴发因素.血钾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血钠水平是导致该人群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