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PA、OPN在卵巢癌组织以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uPA、OPN 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0%和80.59%,uPA、OP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巢癌组织中uPA和OPN的表达均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而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无关.OPN与uP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OPN和uPA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OPN、uPA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和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受体(u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确诊的7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3例(A组),B级29例(B组),C级20例(C组)。6例健康志愿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uPA、uPAR、PAI-1的变化。并同时检测血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 Ⅳ)、Ⅲ型前胶原(PC Ⅲ)、血浆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改变。 结果 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血浆uPA、uPAR、PAI-1逐渐增加,HA、PC Ⅲ也明显增加。Child C组患者血浆uPA、uPAR、PAI-1水平(μg/L)分别为1.88±0.64、4.82±2.02和52.60±16.87,A组分别为1.36±0.43、3.03±1.48和24.09±7.14,B组分别为1.79±0.62、4.80±2.22和41.40±17.52,C组与A、B组比较,t值为2.81~7.38,P值均<0.01。A组血浆uPA与PC Ⅲ呈负相关(r=-0.4785,P<0.05);C组PAI-1与HA呈正相关(r=0.5447,P<0.01)。 结论 肝硬化晚期,虽然血浆uPA、PAI-1增加,但总的效应表现为uPA相对不足,肝基质纤维降解受抑制,血浆uPA、PAI-1与肝硬化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98份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6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VEGF、uPA、uPA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VEGF呈高表达,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均<0.05;胃癌组uPA和uPAR呈高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胃癌组VEGF与uPA表达呈正相关,P<0.01;uPA与uPAR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uPA、uPAR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促进作用;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密切。三者均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及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张鹏  孔红霞 《山东医药》2010,50(6):38-39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uPA、uPAR。结果uPA、uPAR的表达程度宫颈癌组织高于非典型增生宫颈组织,非典型增生宫颈组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uPA、uPAR表达程度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uPA、uPAR表达升高。其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詹灵凌 《内科》2009,4(3):429-43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特异性受体(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uPAR)介导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uPA、uPAR不仅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肝硬化纤维化进程中恶变趋势及肝的出凝血系统有关,已经成为肝癌研究中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ATP动力型质子泵(V-ATPase)在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及抑制V-ATPase与癌细胞抑制和凋亡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MV-uPA-HA的HCC97L细胞及转染空载体pCMV-HA的HCC97L细胞中uPA和V-ATPa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转染uPA的HCC97L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afilomycin A1,用流式细胞仪和CCK-8分别检测癌细胞凋亡及受抑制情况。结果将uPA转染入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C97L后,uPA mRNA和蛋白表达强于转染空载体的HCC97L,V-ATPase 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转染uPA而增强。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Bafilomycin A1后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且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随Bafilomycin A1浓度的加大而增加。结论 V-ATPase mRNA和蛋白表达随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提高而增强;Bafilomycin A1抑制V-ATPase,干扰癌细胞内H+泵出,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uPA、MMP-9在BTC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6% 、78.9%;随病理分级增高,uPA表达率增高,MMP-9则先下降后增高,病理分期越高,二者阳性表达率越高.uPA与MMP-9均阳性的表达率为57.4%, 相关分析示MMP-9和uPA呈明显正相关.认为uPA与MMP-9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BTCC患者的预后及复发.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Maspin,uPA,MMP-7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胃癌及正常胃黏膜Maspin,uPA, MMP-7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管状腺癌30 例,胃印戒细胞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中Maspin,uPA,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管状腺癌中Maspin,uPA,MMP-7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0%和80%;胃印戒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76.7%和 9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35%和30%.Maspi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块的大小和TNM分期无关.uPA和MMP-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肿块的大小无关.Maspin的表达与uPA和MMP-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2,r=-0.322;P=0.008,r= -0.341);uPA的表达与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 (P=0.034,r=0.274).结论:Maspin在胃癌中表达下调,uPA和 MMP-7在胃癌中过表达,他们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应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据肝组织HE、VG染色分为0~4级,其中1级8例,2级9例,3级7例,4级13例。6例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TGF β_1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结果 肝纤维化S_(1~4)级肝组织α-SMA表达分别为(4.2±0.5)%、(5.5±0.7)%、(7.9±0.5)%、(9.7±0.7)%,uPA分别为(4.0±0.5)%、(4.8±0.5)%、(5.0±0.5)%、(4.8±0.4)%,PAI-1分别为(4.7±0.4)%、(7.0±0.4)%、(8.9±0.3)%、(11.9±0.3)%,且随肝纤维化分级增加血浆TGF β_1水平也逐渐增加。在肝纤维化S_3、S_4级,α-SM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而uPA仅轻微增加,表现为uPA相对不足。结论 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TGF β_1的早期激活,抑制肝硬化晚期PAI-1过度表达,可能有助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加肝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有助于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系膜基质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150~200 g)20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0)和uPA组(n=10;尾静脉注射2500 U·kg^-1·d^-1 uPA,共4周).另以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29d后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检测血糖、血肌酐水平.过碘酸六胺银染色测定肾小球平均面积、肾小球平均容积和肾小球系膜区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Ⅳ型胶原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明显出现尿蛋白[(25.4±4.3)mg/24 h vs(5.5±2.1)mg/24 h,q=4.27,P<0.01],肾小球体积及系膜基质显著增加,肾小球系膜uPAR、PAI-1、Ⅳ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q值分别为3.63、3.97、4.21,均P<0.05).糖尿病大鼠注射uPA后,尿蛋白明显减少[(12.6±5.4)mg/24 h,q=3.45,P<0.05],肾小球体积、系膜基质异常有所改善(q值分别为4.34、4.27,均P<0.01),肾小球系膜PAI-1、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q值分别为3.98、4.17,均P<0.05).结论注射uPA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PAI-1蛋白表达,对uPAR表达的影响不大,提示uPA可能通过与uPAR结合、摄取PAI-1并加速其降解,从而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其基质表达,改善糖尿病系膜基质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