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崇泉教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3批、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的名老中医专家,湖南省名中医,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行医近5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疑难病,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笔者分析张崇泉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七一”党的生日,由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主办,特邀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武警部队健康顾问、中国老年保健学会专家、中国十大演讲家之一、《养生大世界》杂志B刊学术顾问、《养生大世界》咨询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万承奎教授主讲的“21世纪健康新概念”专题报告会在北京海军礼堂召开。驻京部队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3000余人聆听了此次健康讲座。  相似文献   

3.
宋光瑞,男,1939年生,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主任医师,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医肛肠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批准带徒的名老中医。主编《中国大肠肛门病学》,参编《中国肛肠病学》、《中医肿瘤治疗学》、《大肠肛门病综合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医药治疗便秘”在1997年美国洛杉矶世界医学学术大会获得世界金奖。  相似文献   

4.
梁乃津教授辨治老年胃溃疡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穗平 《新中医》1996,28(3):10-11
梁乃津教授辨治老年胃溃疡经验黄穗平主题词胃溃疡/中医药疗法,老年人,@梁乃津老年胃溃疡具有症状隐匿、痊愈较难、并发症多、易于癌变等特点,属于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我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梁乃津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之证,治宜通补并...  相似文献   

5.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陈全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针灸临床选要》及《临床针灸新编》等专著。先后应邀赴多国讲学,并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多个大学、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和学术顾问。1958年参加赴也门王国医疗专家组,由于救治不少痼疾,被誉为“东方神医”。历任中国针灸学会名誉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是全国针灸界的名老。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教授因独创“快速旋转进针法”的“飞针”技术被誉“岭南飞针”。笔者于2011年6-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期间,有幸得到了陈教授的悉心指导,深受教益和启迪,现将陈教授的临床经验简要介绍如下。1四诊合参。精于辨证  相似文献   

7.
功勋之家是这样的 这样的一个象庭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是罕有的 夫妇俩一个是共和国的“航天之父”、“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钱学森,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教授、桃李满天下的艺术家、音乐教育家蒋英,他们已共同携手走过了54年的情感人生。 这个著名人家所住的房子又老又暗,是在50年代建的那种一排排的红砖老楼中,跟普通的单位宿舍没什么两样,家具也很一般。尽管有关部门几次让他们“乔迁”过,但他们一直没搬,他们不愿意给国家增加麻烦。蒋老曾说:“我不羡慕人家装修这、装修那的。教授的家就应该是这样的,都是书。”除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006年4月11日上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进社区、三高四病预防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李深先生主持启动仪式并致辞。有关部门领导、专家、老将军及各界代表约15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09,31(11):1664-1664
2009年10月29—30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了为期2天的“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讲习班”,邀请了国家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十二大名中医”赵玉庸、李士懋、刘亚娴和李佃贵等4位专家、教授,分别讲解了“‘肾络瘀阻’病机学说及临床应用”、“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治癌刍言”和“浊毒学说与脾胃病”。来自全省各级中医医疗单位的中医技术骨干200多人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10.
于己百教授,系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全国五百名名老中医之一,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八五”、“九五”国家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导师。于老从医、执教六十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内、妇、儿科,尤其对脾胃系病证的治  相似文献   

11.
周涛 《养生月刊》2007,28(1):72-72
人至老年,萎靡不振,只言“放弃”,不求进取的生活态度,是十分错误的。与己有害,对社会无益。人到老年阶段,应该不怕老,不服老,勇于奋进,有所作为。原因之一,老有所为有楷模。有关资料表明,人的大脑皮质细胞多达140亿个,人在一生中所用的不超过全数的三分之一。所以,人到了老年阶段,大脑细胞的运用仍有潜力。同时,古今中外的名人中,老有所为,作出成绩者比比皆是,灿若繁星。马克思、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  相似文献   

12.
《养生大世界》2009,(12):34-35
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地、老来寿药业集团承办的“老来寿茶多酚及EGCG单体提纯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专家研讨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学术界、医学界专家、领导在研讨会上对该项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衰老,生命科学中亟待破解的迷团,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老不等于衰 就中国语言来说,“衰”是“衰弱”、“衰落”、“衰退”之意,“老”指“老年”(生物)或“老化”(非生物)。衰和老是有区别的,老不等于衰。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衰老”作为一种结果来看。《辞海》对衰老的解释是:“生物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786-786
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获悉,该局今年启动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将滚动建设一批中医药传承“两室一站”,即:为20世纪以来已故的中医药名家建‘立“名家研究室(宣传陈列室)”;为80岁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承担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工作的知名专家建“名医传承工作站”。首批确定建设的“两室一站”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程俊华  李楠 《四川中医》2004,22(2):32-33
21世纪全球人口统计中的热点话题无非是“老龄化”。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护理人员素质和层次的提升,针对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家庭养老新模式的建立,护理人员应该从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家庭病床护理工作,使新世纪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6.
老年血崩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血崩”证范畴。俗称“老开花”、“倒开花”等。其临床表现以子宫、阴道大量出血为主,来势如崩,故得其名。由于出血量多且猛,往往由于治疗不当危及生命。笔者多年来,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萍萍教授基于“守一存真”思想指导肿瘤治疗,特别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亦具指导意义。李萍萍尤其重视真元之气对老年患者的重要作用,提出老年肿瘤患者因元气渐衰,故在治疗中更要根据患者虚实情况、正邪变化采取“消补相济”“保元徐图”的方法。老年患者多有宿疾又添新病且病情复杂,治疗难症以“和”为法,扶助正气以“培土”为要,祛除病邪以“徐图”为纲,临证更应圆机活法、灵活应变,治疗效果深受患者赞誉。本文通过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疾病演变规律系统梳理,力图全面反映老年肿瘤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体现中医药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8.
娄多峰,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六十余  相似文献   

19.
正文:喻清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其治疗顽咳,慢性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思辨精辟,临床用药强调“宣发、收敛”相结合,“健脾、补肾”双管齐下,并突出补肾为之关键,遣方用药,颇具特色,临证经验,疗效确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2 年余,兹将喻老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座落在嘉陵江畔美丽的观音桥商圈,占地30余亩,开放病床205张。医院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并举发展,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也是二级甲等中医院、国家爱婴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和重庆市文明单位。 该院技术力量雄厚,有名(老)中医2名、高级专业人员21名、中级专业人员57名。骨伤、中西内、针灸推拿科是重点发展科室,中医儿科和中西医眼科是特色专科科室,同时还设有其他科室20多个,并建有现代化的手术室和ICU病房。 近年,该院狠抓基础建设和设备设施建设,医疗设备和就诊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引进了螺旋CT、美国彩色多谱勒、进口B超、电子纤维胃镜、美国X光电视诊断系统等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为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技水平提供了保障和平台。此外,还开展了托老及老年康复保健服务。 该院学术空气浓厚,拥有10多名国家和市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理事,专委会正、副主任或委员,已出版医学专著10余部,每年在各种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数10篇,并已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9项,区级科技进步一、三、四等奖4项。该院正进一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将医院建成具有中医文化特色、功能设施齐全、专科特色突出、医疗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新型全国示范中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