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鹏  金一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0,2(3):190-193,F004
肿瘤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一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多步骤、复杂的过程。近年来 ,国内外已发现许多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 ,是目前发现的重要的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之一。1 VEGF的结构1 989年 Gospodarowiz和 Fwara等从牛垂体滤泡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一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因子 ,命名为VEGF。VEGF是由两条 2 3k D单链组成的蛋白产物 ,分子量为 34~ 4 5k D,序列高度保…  相似文献   

2.
NGF,CNTF和CGRP在人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5例成年人正中神经切割伤后2-3个月的神经为材料,取损伤处的近侧端与远侧端,4%多聚甲醛固定,冰冻切片,切片分别与特异性抗体孵育,兔抗CNTF、小鼠抗CGRP和小鼠抗NGF,显色反应采用兔疫酶组化的ABC系统。  相似文献   

3.
Vasohibin家族与血管生成的负反馈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是体内最静态的组织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有形成新生血管的能力.血管生成,即从现有的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是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繁殖、伤口愈合等;病理过程包括癌症、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类风湿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血管生成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在直肠癌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和分析 4 6例直肠癌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 (MVD)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阳性表达率、Ki 6 7标记指数 (Ki 6 7LI)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 :MVD值、VEGF阳性表达率和Ki 6 7LI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1)。MVD值、VEGF阳性表达率和Ki 6 7LI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1)。MVD值、Ki 6 7LI在VEGF表达阳性组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 (P <0 .0 1)。MVD值与Ki 6 7L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 .36 ,P <0 .0 1)。 结论 :直肠癌血管生成可促进癌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胃癌促血管生成素 2 (Ang- 2 ) m RNA的表达水平 ,探讨 Ang- 2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 方法 运用 RT- PCR技术 ,检测 3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Ang- 2 m RNA的表达水平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生长因子 (VEGF)和 CD34 的表达情况 ,并根据CD34 的表达计算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 结果  (1)原发性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见有 Ang- 2的表达。 (2 )低分化癌的 Ang- 2 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癌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 Ang- 2 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3) 36例中有 2 7例癌组织 Ang- 2 m RNA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 ,并与 MVD呈正相关 ,9例癌组织Ang- 2 m 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并与 MVD呈负相关。(4 )胃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者 (2 2例 ) Ang- 2 m RNA的表达高于 VEGF阴性表达者 (14例 )。 结论  (1)原发性胃癌及其癌旁组织均表达有 Ang- 2 ;(2 ) Ang- 2的表达与胃癌的进展有关 ;(3) Ang- 2的表达对胃癌血管的生成呈双向调节作用 ;(4 ) Ang- 2的表达水平与 VEGF关系密切 ,两者共同参与胃癌的血管生成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验方清脉791-2冲剂对肢体缺血动物模型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疗效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大鼠后肢严重缺血模型,以活血化瘀代表药物丹参作为对照药。造模及药物治疗后2、4周分别观测以下指标:X线血管造影片血管面积,病理组织切片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毛细血管面积及密度,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光密度值。结果791-2可显著增加血管造影片侧枝血管面积,增加病理组织切片毛细血管面积及密度,一定程度地增强及延长VEGF的表达,对bFGF的作用相对较弱。结论清脉791-2对肢体缺血实验动物具有一定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促进VEGF及bFGF的表达,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新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关于VEGF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新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无报道.我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ICC中的表达,并以抗Ⅷ因子相关抗原的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微血管计数对肿瘤组织中血管进行定量,探讨VEGF与  相似文献   

8.
促血管生成素和乳腺癌的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血管生成素 ( angiopoietin,Ang)是一类与血管生成有关的蛋白质 ,通过与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酶受体 Tie2结合而发挥作用。近年来发现 ,Ang特异性地表达于肿瘤边缘的血管重建区 ,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起始及延续过程 ,影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特别是在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Ang家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就此作一综述。1  Ang的结构特点Ang家族由 Ang1、Ang2、Ang3、Ang4组成 ,其中 Ang1和 Ang2与血管生成有关[1] 。人类 Ang1基因主要定位于第 8号染色体长臂 ( 8q2 2 .3- q2 3) ,Ang2基因定位于短臂 ( 8p2 3)。Ang1和 Ang2均为分泌型糖蛋白 ,分子量约 75 k D,其蛋白质结构均由3部分组成[2 ] :N-末端绞股螺旋链 ( coiled- coiled do-main,CC) ,C-末端胶原纤维样区 ( fibrinogen- likedomain,FL) ,及一段短的疏水性的分泌信号肽。其中 CC区与蛋白质分子间的多聚化作用有关 ,FL区包含受体结合部位 ,能调节受体的活性 ,决定 Ang是否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芪微乳载入修饰后胶原对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旭兵  潘立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016-1019,1024,I0001,I0002
目的: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一定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微乳作为纳米级剂型,近年来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黄芪微乳载入修饰后胶原对大鼠创面毛细血管数及肉芽中血红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芪微乳对大鼠血管生成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50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胶原组、空白微乳胶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50 ng)胶原组、黄芪微乳胶原组和黄芪微乳+VEGF(250 ng)胶原组,各组大鼠分别置入4个相应胶原标本。于造模后第3、7、14 d分3次处死大鼠,取出植入胶原,称取胶原样本质量,分别采用氰化正铁血红蛋白(H ICN)比色法和样本碱水解法,运用公式计算样本血红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照相法观察造模后第14 d处死的大鼠创面颜色,并对大鼠胶原周围组织行病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在一定的时间,黄芪微乳和黄芪微乳与VEGF联合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肉芽中血红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P〈0.05,P〈0.01),显著增加大鼠创面毛细血管数量,而在黄芪微乳胶原组与VEGF胶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微乳能增加大鼠毛细血管数量和血红蛋白及羟脯氨酸含量,推测黄芪微乳可能具有促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血管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内微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血管生长因子则参与调节肿瘤内微血管的生成。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生长因子有30多种 ,它们可以由肿瘤细胞或 和宿主细胞产生。目前关于肿瘤的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研制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进行靶向治疗是本领域的热点。因此 ,了解肿瘤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的关系 ,对于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指导诊断与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1 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意义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是指源于已经存在的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新生毛细血管形…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the angi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 KDR (ki-nase-domain insert containing receptor)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tissue and SGC-7901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as obtained after immunostaining for Factor-VIII. VEGF in SGC-7901 cell line was detected with Western blot. VEGF levels were manipulated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by using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the complete VEGF165 complimentary DNA in either the sense or antisense orientation. Finall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ectants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VEGF-positive rate in TNM grade I and IV gastric carcinomas (19. 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ade I and I (72. 4%) (P<0. 05). Increased MVD was found in VEGF-positive tumors (16. 4±6. 7).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in VEGF-negative tumors (6.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形成作用及其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它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发挥生理功能:(1)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2)增强血管通透性的功能.其活性的发挥受到多因素、多水平的调节,如:缺氧、癌基因、细胞因子、细胞间质成分等.本文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促血管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因素等方面对其生物学行为和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对33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骨肉瘤MVD;用VEGF多克隆抗体检测肿瘤细胞浆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骨肉瘤MVD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VEGF高表达组的MVD平均值明显高于VEGF低表达组;(2)骨肉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与骨肉瘤组织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VEGF是骨肉瘤血管形成的一种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的表达,探讨VEGF在绒毛间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取孕6-9周行人工流产术的胎盘10例、孕18-22周行水囊引产术的胎盘(10例)、孕37-38周行剖宫产的胎盘(10 例),分3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定量分析并对绒毛血管行体视学研究。结果在3组中,VEGF在绒毛滋养层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28.19±3.01,18.65±2.43,4.95±0.86,P<0.01),绒毛间质血管的管径短轴参数无显著性变化(26.67±7.74, 25.08±4.67,23.36±5.30,P>0.05),血管的长度密度呈显著性增加(1.46±0.64,5.58±1.31,19.56±1.40,P<0.01)。结论随着孕期发展,VEGF在绒毛滋养层的表达逐渐减弱,但血管长度密度却增加,说明VEGF并非调控绒毛血管生成的唯一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TW-37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TW-37处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采用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转录因子的转录和表达,通过血管生成与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试验检测HMEC-1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通过MTT与流式...  相似文献   

17.
金仓鼠肝内胆管癌中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弘智  梁平 《重庆医学》2002,31(11):1041-104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导金仓鼠肝内胆管癌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VEGF、MVD的表达。结果 VEGF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 78 6 %和 10 0 % ,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肝内胆管癌中VEGF阳性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VEGF与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相关 ,并且促进其生长、侵袭及转移 ,血管生成在肝内胆管癌的形成及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VEGF表达及VEGF抗体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仲召阳  李增鹏  张沁宏  何怡  卿毅 《重庆医学》2006,35(15):1369-137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以及VEGF抗体抑制骨肉瘤细胞OS-732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以VEGF为靶点治疗骨肉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OS-732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VEGF抗体对OS-732诱导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1)骨肉瘤VEGF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密切相关。(2)OS-732表达VEGF和BFGF,而且VE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BFGF,OS-732具有很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3)VEGF抗体干预实验结果显示VEGF抗体组肿瘤区血管密度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PBS对照组,而增殖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VEGF抗体组凋亡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多,增殖期内皮细胞少见。结论VEGF是骨肉瘤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其表达可能是评估骨肉瘤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VEGF抗体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显著抑制骨肉瘤OS-732血管形成,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该结果提示VEGF可以作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al phVEGF165 injection on sciatic nerve re- generation in the rats and to search for a new way in the furthe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Forty-five adult male Wistar rats received a neurotomy to bilateral sciatic nerves, which were subse- quently reconnected with 10/0 epineurial nylon sutures. The injured segments was locally injected with normal saline (group A), or 25 μg of phVEGF165 (group B) or 50 μg phVEGF165 (group C). Nerve co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weight of gastrocnemius muscles, electrophysiology and morphometric result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rats of group C showed the best results in terms of nerve regeneration, followed by group B and group A.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local injection of phVEGF165 can facilitate nerve regeneration and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 9例EMT患者和 2 1例正常妇女 (对照组 )腹腔液中VEGF水平。用相对定量RT PCR测定 1 5例EMT患者和 1 2例正常对照妇女在位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EMT组腹腔液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 5 ) ,EMT组VEGF增殖期较分泌期升高 (P <0 .0 5 ) ,对照组无周期性变化 (P >0 .0 5 ) ;EMT组的在位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增殖期和分泌期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MT患者腹腔液和在位子宫内膜VEGF升高 ,可能对EMT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