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市18所高校、中等专业学校结核病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9):996-998
目的 调查西安市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 对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5mm,分别为58.4%,45.6%;结核菌素试验≥15mm,分别为16.2%,13.1%;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5mm≥15mm均有显著差别。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15mm平均为44.2%,无接触史的学生≥15mm平均为14.1%,高30.1个百分点。结论 把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新生作为结核病预防治疗对象,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怀柔区部分中、小学生结核病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高中、初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结素试验≥5mm分别为57.7%,44.4%,21.6%,结素试验≥15mm分别为16.8%、13.5%、2.8%,各年级≥5mm及≥15mm均有显著差别。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15mm为45.2%,无接触史的≥15mm为10.6%,高34.6个百分点。结论 把中、小学生作为结核病预防治疗对象,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1年6月,本局对12~18岁中学生进行BCG复种前,有1213名结素反应<5mm学生因故未种BCG。1992年5月,以相同剂量在左前臂上1/3部位(第1次在下1/3)对其中1202人行第2次结素试验。结果:有、无卡痕者第1次结素反应平均直径(mm)分别为1.1,1.0;第2次试验反应直径为4.8,3.0,差异显著(P<0.01)。有卡者第2次试验平均直径较首次试验增加3.8mm,无卡者仅增加2mm,两者差异显著(P<0.01)。以结素反应≥5mm为阳性,首次试验阴性,第2交次试验阳性,有卡者为40.9%,无卡者21.1%。有卡阳转率显著高于无卡者(P<0.01)。证实了结素试验在人体的复强作用,有卡学生的复强作用大于无卡学生。说明BCG接种后免疫力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或消失,可因一次或重复结素试验而复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动试验诱发的心肌缺血能否减轻随后运动试验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及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40例,依序进行两次平板运动试验。两次运动量相同,两次运动间隔12 m in。对比两次ST段压低1 mm出现时间(1 mm STD时间);ST段压低大于1mm持续时间(总缺血时间);ST段压低最大程度(最大STD);ST段恢复1 mm的时间(1 mm恢复时间);表现缺血的导联数(1 mm STD导联数);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与第1次运动试验相比,第2次运动试验的1 mm STD时间从490 s延长到620 s(P<0.001);总缺血时间从510 s减少到350 s(P<0.001);最大STD从3.1 mm降至1.2 mm,两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1 mm恢复时间从420 s缩短到180 s(P<0.001);1 mm STD导联数从4.2个减少到2.3个(P<0.01)。40例患者中35例首次运动中发作心绞痛,其中30例再次运动中症状明显减轻,5例未发作心绞痛。第1次运动试验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62.5%(25例),而第2次运动试验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0%(8例)。结论重复运动试验作为临床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方法可提高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的缺血阈值,增强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减轻心肌损伤程度,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怀柔区部分中、小学生结核病感染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 对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高中、初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结素试验≥5mm分别为57.7%,44.4%,21.6%,结素试验≥15mm分别为16.8%、13.5%、2.8%,各年级≥5mm及≥15mm均有显著差别。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15mm为45.2%,无接触史的≥15mm为10.6%,高34.6个百分点。结论 把中、小学生作为结核病预防治疗对象,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皮肤点刺试验和改良挑刺试验进行方法学对比,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方法用磷酸组织胺和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点刺液同时进行皮肤点刺和改良挑刺试验,观察2种皮肤试验方法的安全性、可重复性及疼痛程度,并评价皮肤划痕征对皮肤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2种方法均较安全,所致疼痛程度大致相当,可重复性均较高。皮肤划痕征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组胺平均风团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挑刺法划痕征阳性组vs阴性组:(8.91±1.26)mmvs(8.83±1.58)mm,P=0.80;点刺法划痕征阳性组vs阴性组:(8.11±1.23)mmvs(7.59±1.56)mm,P=0.11。在皮肤划痕征阴性组,NS点刺和改良挑刺试验的平均风团直径分别为(2.29±1.17)mm和(1.50±0.68)mm,P=0.02;皮肤反应指数分别为0.25±0.11和0.17±0.07,虽差异有显著性,但两者均可判断为阴性。在皮肤划痕征阳性组,NS点刺试验平均风团直径大于改良挑刺试验(4.21±1.38)mmvs(2.29±1.17)mm,P〈0.001;NS点刺试验的反应指数(SI)明显高于改良挑刺试验0.52±0.16vs0.25±0.11,P〈0.001。结论用组织胺和NS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挑刺试验安全性和重复度较高,两者疼痛程度大致相当,皮肤划痕征阳性者用改良挑刺试验的风团反应低于皮肤点刺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及动态试验在颈段食管憩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直属机关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者有12 666例,回顾性选取其中通过超声检查及动态试验首次发现颈段食管憩室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超声检查、动态试验、随访结果。结果 8例颈段食管憩室患者的病灶均位于甲状腺左叶后方;最大径4.20~22.80 mm;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前缘边界清,光滑平整;均未探及明确彩色血流信号。最大径<10.00 mm的病灶周边呈均质低回声,与食管壁回声一致,病灶中心合并强回声且形态各异;最大径≥10.00 mm的病灶以中等回声为主,低回声壁较最大径<10.00 mm的病灶薄,病灶内合并点状强回声及片状无回声区。加压后只有病灶最大者有形态变化(前后径线变小)。7例患者可清晰显示和食管回声一致的层次结构。7例明确病灶周边低回声后缘与食管相延续;6例吞咽口水试验阳性者的病灶最大径均<10.00 mm,1例饮水试验阳性者的病灶最大径为13.80 mm,1例口服造影剂试验阳性者的病灶最大径>20.00 mm。病灶最小者随访了5年,其病灶平均每...  相似文献   

8.
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中观察诊间血压变异性(offic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OBPV)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关系的研究不多。该研究对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SPRINT)进行事后分析,SPRINT试验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目标血压120mm Hg,1mm Hg=0.133kPa)或者标准降压组(目标血压140mm Hg)。OBPV定义为在3,6,9和12个月的随访中测量的收  相似文献   

9.
.0,均P>0.05).38000蛋白皮肤试验阳性反应直径多为5~9 mm,PPD试验阳性反应直径多为5~14 mill.结论 38000蛋白有望用于MTB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当地高中生结核菌素反应性状况。方法选医院驻地县两所中学2146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标准化PPD试验调查,并对学生性别、年龄及结核病流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4.8%的学生集中在16~17岁组,性别女多于男,来源于农村的学生占63.6%。≥5mm总阳性率28.6%,≥15mm为9.0%。930名无卡痕学生PPD反应在≥5mm、≥10mm、≥15mm和≥20mm分别为20.3%、12.0%、6.6%和2.9%,有卡痕有结核接触史和既往史学生的结素反应均明显高于无卡痕无结核接触史和既往史者。结论把高中新入学学生作为当地结素试验对象,可将≥15mm结素反应者列为预防性治疗对象,以减少结核发病。  相似文献   

11.
102名疑有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做麦角新碱激发试验,试验前停用抗心绞痛药物至少24h,经导管于主动脉窦内注入0.05~0.2mg马来酸麦角新碱,当出现心电图异常或心绞痛时立即施行冠脉造影,再用硝酸酯类药物解除心绞痛后再次造影。如果激发时冠脉内径比用硝酸酯药物后缩小≥75%判为阳性。102例中:52(男46,女6)例激发试验阳性,年龄29~70岁,50(男24,女26)例激发试验为阴性,年龄25~72岁。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U波倒置:①新出现的U波倒置,深度≥0.5mm;②新出现的U波双相,早期负向波≥0.5mm;③原有负向U波,增深≥0.5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11年7月间,住院的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病人,回顾分析其末梢血CD+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痰涂片、结核抗体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的关系。结果117例病人中,cD。细胞计数〈50个/mm3时,PPD试验无阳性反应,痰涂片阳性率为20.0%(3/15),结核抗体阳性率为26.7%(4/15);CD4细胞计数在50~200个/mm3时,PPD试验阳性率为25.0%(16/64),痰涂片阳性率为40.6%(26/64),结核抗体阳性率为35.9%(23/64);CD4细胞计数在200~500个/mm3时,PPD试验阳性率为55.3%(21/38),痰涂片阳性率为60.5%(23/38),结核抗体阳性率为52.6%(20/38),其中65例痰涂片阴性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有29例(44.6%)抗酸杆菌阳性;CD4细胞计数〉500个/mm3时,痰涂片阳性率为71.4%(5/7),结核抗体阳性率为57.1%(4/7)。结论CD4细胞计数在500个/mm3以上时,痰涂片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与HIV阴性肺结核检测相近,CD4细胞计数在200个/mm3以下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数值越低合并肺结核症状越重,PPD试验反应、痰涂片、结核抗体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阳性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调查对象 玉溪市洛河乡双龙村农民,家庭成员16人(分3户);共同居住在160m2院内?调查时间 1997年10月?调查方法 1.结素试验:于右前臂掌侧中央皮内注射PPD-C0.1ml(5TU),72小时查验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反应,≥20mm或不足20mm但有水泡或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2.X线和痰首检查:结素反应强阳性者摄胸部后前位?侧位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结果 1.结素试验:该家庭成员16人,除5人为已知结核病人外,其余11人进行结素试验并查验反应,强阳性4人?阳性4人?阴性3人?  相似文献   

14.
运动试验前后PTFv1与左心房内径增大关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运动试验前后PTFv_1与左心房内径增大的关系,对经超声心动描记术证实的60例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并左心房内径增大患者及40例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左心房内径正常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运动试验前、后心电图PTFv_1变化与左心房内径增大的关系。结果显示:以PTFv_1≤-0.02mm·s为异常标准,运动试验前、后左心房增大组阳性率分别为38.3%、65%。以PTFv_1≤-0.04mm·s为异常标准,运动试验前,后左心房增大组阳性率分别为26.3%、51.3%,运动试验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左心房正常组运动试验前、后阳性率则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运动试验后心电图PTFv_1反映左心房内径增大的敏感性增加。随左心房内径增大,运动试验后PTFv_1阳性率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胸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方法人死后24 h内解剖取出胸椎T3T1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10 mm,宽5 mm,高5 mm的试样,每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蠕变实验,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青年组7 200 s蠕变量0.31%,老年组量为0.2%,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青年组脊柱T3T1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10 mm,宽5 mm,高5 mm的试样,每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蠕变实验,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青年组7 200 s蠕变量0.31%,老年组量为0.2%,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青年组脊柱T3T12胸椎松质骨和老年组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老年胸椎松质骨对蠕变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在心导管术中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评估吸入纯氧和吸入伊洛前列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合理选择和应用血管扩张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CHD合并重度PAH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心导管术中测定基础状态、吸氧试验后、吸入伊洛前列素药物试验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入选71例简单CHD合并重度PAH患者,中位年龄15岁(1.5~44岁)。在吸氧试验和药物试验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在吸氧后肺动脉平均压由(78.30±10.30)mm Hg(1mm Hg=0.133k Pa)降至(75.85±10.41)mm Hg,(P<0.01),肺血管阻力指数由(23.30±9.51)WU·m~2降至(16.52±8.47)WU·m~2。在吸入伊洛前列素后,肺动脉平均压降至(74.37±9.95)mm Hg(P<0.01),肺血管阻力指数降至(19.49±8.75)WU·m~2(P<0.01),主动脉平均压无明显变化(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同于药物试验,在吸氧试验中增加氧分压测定和校正可以有效减少误差。在判断肺血管反应性时,吸氧试验阳性率高于药物试验。结论:对于CHD合并重度PAH患者,吸入纯氧和伊洛前列素均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药物,但吸氧试验需要氧分压的校正。在本研究中吸氧试验阳性率要高于药物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对成人肺结核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经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 134例肺结核病、109例胸部肿瘤及 51例肺部感染成人患者接受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比较结素试验不同硬结直径作阳性筛查标准及与血清抗结核抗体的不同组合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的估计应用Bayes公式。结果 结素试验与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价值,若以结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或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作为阳性筛查标准 (标准 1),则阴性预测价值最大 ;若以结素试验硬结直径≥20mm及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作为阳性筛查标准 (标准 2),则阳性预测价值最大。若就诊患者中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0.5 %,5 %,10 %,30 %,60 %时,标准 1的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0.999,0.987,0.972,0.901,0.723;标准 2的阳性预测价值均为 1.000。结论 在结核高感染地区,联合检测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诊断成人结核病仍有辅助价值。结素试验硬结直径小于 15mm且血清抗结核抗体阴性对排除结核病有帮助;结素试验硬结直径≥ 20mm且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对确诊结核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1983年1月——1984年5月间对153例65岁以上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阶梯运动试验,用以评价其临床实用性及其预见性。根据S—T段基线的改变,确定S—T段下降1mm持续0.08秒为阳性;无变化者为阴性;休息时下降1mm而运动时达2mm为可疑阳性;在最大心率时S—T段无变化者为可疑阴性;和无法解释的心电图基线改变者(如洋地黄作用、左束支阻滞、左室肥厚等)。当运动耐量≤5MET_s和/或最大心率<100次/分视为不适合此项检查。153例中进行163次试验,仅33次(20%)为不适合或无法解释,未出现需用药物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一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同时进行了慢跑和标准Bruce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证明以单导心电监护并记录的慢跳运动试验较之三导监护记录的Bruce试验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患者125例,男118例,女7例,年龄24-71岁,平均54±8岁。其中有典型心绞痛60例,可疑心绞痛16例,非特异性胸前区不适29例,无症状20例。63例既往有心肌梗塞病史或心电图证据。运动试验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或后至少间隔1小时但不超过1周内完成。运动量以病人最大耐受能力为限度。运动试验阳性结果判定为心电图ST段降低≥1mm或抬高≥1mm,或u波倒置。下例情况应终  相似文献   

20.
高胆固醇饮食对胆结石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高胆固醇饮食对胆结石形成的动物试验 ,探讨高胆固醇饮食的成石原因和机理 ,为在饮食上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提供试验依据 ,为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和病人的康复提出理论依据 ,并为今后胆固醇结石的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本研究以狗作为试验动物 ,用 0 3%的高胆固醇饲料进行试验喂养 ,连续喂养 6周 ,观察动物胆结石的形成 ,测定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分析胆汁中成分的改变。在试验四周内试验组动物形成胆结石 ,且成石率为 10 0 % ,结石直径为 1mm~ 11mm。试验组动物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1) ,胆汁中胆固醇和胆固醇结晶显著升高 (p <0 0 1)。通过高胆固醇膳食 ,试验动物血清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 ,胆汁中胆固醇增加 ,成石性胆汁形成。提示胆固醇代谢的异常变化在胆囊结石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