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统计了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1993~1995年和1995年湖南地区10家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消耗数据,利用金额排序法与同期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了比较与分析,用DDD值法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DDD_s进行排序和比较,以求从用量的变化和临床流向的变迁预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前景,为氟喹诺酮类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兴绵 《广西医学》2002,24(10):1612-1615
196 2年 ,美国 Sterling- Winthrop研究所发现的第一个含有 4-喹诺酮母核的药物 -萘啶酸 ,开辟了抗感染药物作用的新途径。为了提高药物的选择性 ,增加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3 0多年来 ,国内外对喹诺酮类的结构萘啶环不断进行修饰 ,并对其所含氟基团加以变革 ,一批新的喹诺酮类药物正在研制中 ,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它抗生素类药物 ,是引人注目的一大类药物。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  喹诺酮是 4-吡酮 - 3 -羧酸 (PCA)的衍生物 ,PCA类药物的真正开发始于 1 949年 ,当时从植物中分离出一…  相似文献   

3.
许伟伟  熊自忠 《安徽医学》2011,32(5):678-680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喹诺酮类的耐药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认为均是由染色体介导,如靶位改变、流出泵等。1998年,Martinez等最先报道临床分离菌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质粒pM6252能介导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使人们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又名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1],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人工合成的抗菌新药,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1978~1988年)有诺氟沙星、依诺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向红  闻嘉 《中外医疗》2010,29(1):111-111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自从1979年合成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其共同特点是在化学结构7位上连以哌嗪环,6位处又引入了氟原子,从而大大提高了抗菌活性,增宽了抗菌谱。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中均有氟原子,故又称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氟诺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本文主要介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4-quinolones),又称毗酮酸类或吡啶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苗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代。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国内主要应用品种是毗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1978年以来相继开发的,它们都是以氟取代吡啶酮酸类抗苗剂,亦称氟喹诺酮类。  相似文献   

7.
蒙华  陈庆宪  田小芹  黄萍 《重庆医学》2003,32(9):1250-1252
目的 了解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1998-2002年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消耗品种和金额进行归类统计,并结合文献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2年我院喹诺酮类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我国喹诺酮类药物的市场将扩大,制药行业应加大研发新型喹诺酮类药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是人工合成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1962年美国Lesher等研究完成萘定酸,属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用于G~-细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对G~+菌和绿脓杆菌无效。1914年日本,法国报导吡哌酸对G~-杆菌、G~+球菌,绿脓杆菌有较强的作用。是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研制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即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包括氟哌酸,此药是1983年首先被推出的新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刘玉华  石妍  高钢 《包头医学》2001,25(2):73-7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喹酮类的衍生物,在抗细菌感染方面有卓越的疗效.目前,国内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在1962年临床应用以来,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C—6位引进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问世,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有了很大提高,早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主要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阳性球菌则作用较差。但近10年来开发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吉米沙星(gemi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显示出强大的抗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的活性,对肺炎链球菌包括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不典型病原体如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的抗菌作用大大加强,同时保持了其良好的抗革兰阴性菌活性,这些优良特性使新氟喹诺酮类几乎成为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治疗药物。另一方  相似文献   

11.
孔令波 《中外医疗》2016,(25):129-13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完善临床用药方式,提高院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整群选取保康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4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做重点分析,以提高院内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完善院内用药方式。结果14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共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共36例,占24.32%;加替沙星42例,占28.38%。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头晕、瘙痒、呕吐、头痛、皮疹、静脉炎等,涉及人体11个系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谱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极广,但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完善院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方法,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量和使用方法的精准度,是降低院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合理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杨东平 《浙江医学》1992,14(6):39-40
氟喹诺酮类或新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血药浓度高、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特对国内正在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对其它药物的影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浅谈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根 《中外医疗》2008,27(31):151-151
目的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安全的抗菌药,随着氟喹诺酮类(FQNs)药物相继进入临床,不合理应用和耐药也日趋严重,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正确选用进行讨论.方法 随机抽取2005~2006年我院含喹诺酮类处方,对药物的剂型、应用途径、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汁和分析. 结果 诺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在我院使用率较高.结论 通过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监测,对不同患者的用药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 962年Lesher首次报道了 8-氮杂喹诺酮环系的衍生物奈啶酸 ,即第一代喹诺酮类(guinolones)药物以来 ,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 ,喹诺酮类药物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 1 974年开发出第二代喹诺酮类—吡啶酸后 ,药物学家通过在喹诺酮的母核上引入一个至多个氟原子 ,开发出第三代喹诺酮 ,即氟喹诺酮类药物 (Foluroguinolones,FQNS) ,如诺氟沙星 (norfl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等 ,近来又陆续出现了高效含氟喹诺酮 ,亦称新氟喹诺酮 (N…  相似文献   

15.
氟喹诺酮类 (Fluoroquinoloue)抗菌药物进十几年来有较大发展 ,新品种日益增多。尤其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 ,杀菌力强 ,疗效显著 ,使用方便等优点 ,几乎适用于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1 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特点1.1 药理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 ,DNA旋转酶的催化作用可改变DNA结构。此酶有两个旋转酶A基因编码亚单位 ,能使DNA链在细菌染色体上断开 ,并在超螺旋后将染色体从新封接。氟喹诺酮类药物抵制DNA旋转酶A亚单位 ,从而抵制了细菌DNA复制转录 ,使细菌不能分裂 ,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本院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警示,并提醒护士在对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和加强巡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8月~2007年8月4年间收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共200例,涉及6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9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55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智万发  蔡旭 《甘肃医药》2011,(11):681-682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使用情况,以保证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门诊处方中各类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物使用数量、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6月~2011年5月,氟喹诺酮类处方占总处方的3.08%,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氟喹诺酮类药物处方3.06%,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氟喹诺酮类抗菌素中用药频度最高。结论: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限定适用范围,以减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50例患者,整个过程未实施药学干预,将其纳入对照组。并选择该院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50例患者,整个过程实施药学干预,将其纳入观察组,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观察两组喹诺酮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耐药性情况以及各科室医生对药物使用原则方面的知晓情况。结果:对照组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比例36%、耐药性比例47.3%;观察组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比例7.3%、耐药性比例0.7%。对照组医生对药物使用原则方面的知晓率(72%)低于观察组(96%)(P <0.05)。结论: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汪春华 《医学综述》2004,10(4):243-244
自1962年合成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奈啶酸(NA)以来,不断开发了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并受到临床的重视与广泛应用,如第二代吡哌酸(PPA)及当前应用较广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NFLX)、氧氟沙星(OFLX)、环丙沙星(CPLX)、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第四代新型氟喹诺酮类,如曲伐沙星、克林沙星等。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与其  相似文献   

20.
佘俊坤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77-4778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07年间收集到的171类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占我院ADR总例数的18.24%,共涉及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等8个品种。结论:临床应重视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