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面神经的功能、形态结构和行程的毗邻关系,是12对脑神经中较复杂的脑神经之一[1],其颅内、外段及分支,往往需要几个标本才能显示清楚它的结构[2-4]。根据多层次教学的需要,笔者特设计制作一个能显示面神经全程及分支的封瓶标本。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颅内段、内耳道段的断层解剖学特征,为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69例成人尸体头部的连续断层标本(横断层标本36例、冠状断层标本15例、矢状断层标本18例)上分别探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颅内段及内耳道段在断面上的走行规律及毗邻关系,并与10例活体成人头部MR扫描图像的相应层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自发出后相互伴行向外水平走行,穿过脑桥小脑角池后进人内耳道;内耳道是断面上识别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的重要标志性结构,小脑绒球在横断层上也有助于对二者的识别。结论:横断面及冠状断面均可清晰显示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颅内段,矢状断面则对二者在内耳道内走行的显示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显示中耳和内耳细微结构直视标本的标准化制作方法。 方法 使用人颞骨材料,在颅内和颅底面画出标准锯路的标志线,选择细齿窄条钢弓锯,沿标志线锯开颞骨显示中耳结构。再用手握式玉石磨钻分别研磨显示内耳结构。最后完成对鼓膜、听小骨、面神经、鼓索神经和颈内动脉等结构的仿真复原,并用合页连结锯开的两半颞骨。 结果 在锯开的颞骨内可清晰显示中耳鼓室的6个壁,以及锥状隆起、咽鼓管、前庭窗和蜗窗等细微结构。磨制后的内耳可见3个打开的骨半规管和耳蜗的剖面。复原后的听骨链、面神经、鼓索神经、颈内动脉和鼓膜等结构,均以三维方式显示原有结构的特征和位置关系。由合页连结的颞骨标本,既可打开观察内部结构,也可合拢显示整体形态。 结论 采用锯开和研磨技术制作耳标本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标准化的锯路标志和标准的定位研磨是成功制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颞骨内段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面神经颞骨内段进行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应用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10例20侧。结合手术入路对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面神经颞骨骨质内分支分为四段,即内耳道段、迷路段、鼓室段和乳突段,分别长为(10.11±1.41)、(3.81±0.74)、(10.51±1.44)、(15.51±1.94)mm。内耳道段与位听神经伴行,鼓室段与骨迷路和中耳关系密切,经茎乳孔出颅。结论(1)经岩前入路中可利用弓状隆起和岩大神经定位。(2)经迷路入内耳道底的Bill嵴是寻找面神经内耳道段的重要标志。(3)岩大神经起点内侧5mm的垂直线是定位耳蜗方便、可靠的标志线。(4)弓状隆起和岩大神经的夹角平分线是从颅中窝寻找内耳道的最好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面神经耳支治疗面神经瘫痪的可能性.方法:对7具(14侧)尸头标本,进行局部解剖.临床运用含面神经耳支的枕肌复合筋膜瓣矫治面瘫患者1例.结果:面神经耳支以单支形式,在茎乳窝起自面神经干,向上行于耳后乳突沟,穿耳后肌后,向后上行于枕肌下缘,其分支分布于枕肌、耳后肌.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面神经耳支的出现与行程均恒定,可以考虑用于面瘫治疗.  相似文献   

6.
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位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位置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2侧正常成人头颈标本进行显微解剖 ,建立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乳突段位置的三维空间参照系 ,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乳突板障型和气化型标本的乙状窦 外耳门距离均大于硬化型。乙状窦 外耳门距离与颈静脉球高度、鼓索起点高度负相关 ,与面神经 乙状窦距离正相关 ;棘孔 颈静脉球距离与颈静脉球顶 内耳门水平距离正相关 ;颈静脉球顶 外半规管垂直距离与颈静脉球顶 内耳门水平距离之间负相关 ,与面神经 颈静脉球距离正相关 ,而颈静脉球顶 内耳门水平距离与面神经 颈静脉球距离负相关。结论 :乙状窦前移则颈静脉球偏高 ,鼓索起点位置亦偏高 ;颈静脉球前移则伴随着内移 ;颈静脉球顶高则颈静脉球外移 ,并接近面神经  相似文献   

7.
颅中凹进路内耳道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0侧成年头部标本,经颅中凹手术进路,以棘孔的胸膜中动脉、面神经管裂孔和上半规管拱峰为标志,对内耳道的位置进行确定。观测棘孔至面神经管裂孔的距离、面神经管裂孔至内耳道底面神经管内口的距离。膝状神经节裸露率,弓状隆起与上半规管拱峰的关系、上半规管拱峰至内耳道后壁的距离、内耳道上壁至岩上窦的距离,内耳道内上方骨突率,并提出不同手术应采取不同的标志对内耳道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8.
盐酸脱钙法制作十二对脑神经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对脑神经的行程,分布较复杂,此种标本的剥制难度较大。本文就如何制作脑神经标本浅谈几点体会。1 材料准备采用经固定的尸体的头颈部,于第七颈椎高度切断,正中矢状剖开头颈,浸泡于10%稀盐酸溶液中,半月后待骨质变软进行剥制。2 合理设计所用材料应保留大脑半球、间脑、小脑和脑干,锉开骨管时,要保留部分管壁以示脑神经的连脑部位。管内行程及出颅部位,还应尽可能在一侧头颈部显示脑神经。3 脑神经的显示方法31 面神经的五个分支:剥去头面部皮肤后,在腮腺前缘沿颧弓下方15厘米处找出颊支;沿下颌骨下缘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面神经分支的行程和分布及在外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用表盘在15个(30侧)人头部标本上进行面神经各分支的定位观察。结果:面神经各分支在表盘中位置较固定。左颞支位于11~12点间13例(86.7%),右支10例(66.7%)。左颧支位于10~11点间10例(66.7%),右支9例(60%)。左上颊支位于9~10点间12例(80%),右支14例(93%)。左下颊支位于8~9点间13例(86.7%),右支11例(73%)。左右下颌缘支位于6~7点间各有15例(100%)。结论:利用表盘对面神经各分支进行定位更具有可预见性,其结果对腮腺咬肌区解剖和外科手术寻找面神经分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骨质内,鼓室和内耳道之间,为构造复杂的管腔。由于颞骨岩部的骨质致密、坚硬,且其形态和方位不规则,所以内耳骨迷路标本的制作在解剖学技术中难度较大。我们采用湿骨经脱钙后雕刻的方法,制作内耳骨迷路的标本。由于该标本不仅能显示内耳迷路在颞骨内的位置及其形态特征,而且方便美观,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用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显示面神经核及其纤维的标本制作苏梅生(中国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沈阳110001)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立体实物标本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神经系统的12对脑神经标本。如何将脑神经周围部的分支与中枢核团连接在一起,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完整理解这部分...  相似文献   

12.
内耳石蜡切片是组织胚胎学极其重要的教学标本,标本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内耳组织的脱钙、固定、包埋方向、摊片等传统制作时技术环节的改进,确保切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无断裂破碎现象。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颞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预防额颞区手术和翼点入路的颅内手术损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60侧成人头部标本,解剖观测面神经颞支的分支、行程及层次。结果:(1)面神经颞支多为2~4支,占95.00%(57侧)。(2)面神经颞支离开腮腺上缘后向前上走行,从颧弓浅面跨过进入额颞区,后走行于浅筋膜和颞筋膜浅层之间;在腮腺上缘及颧弓上缘处面神经颞支的最后1支距耳屏尖的距离分别为(23.79±0.27)mm和(30.67±0.37)mm。结论:面神经颞支入肌前在颧弓以下一段位置较深、以上表浅。从耳屏尖向前23mm范围内无该神经通过,为手术安全区。  相似文献   

14.
胎儿内耳标本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耳结构复杂,深埋在颞骨岩部之中,故内耳标本的制作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常利用金属铸型法制作内耳模型。但金属铸型内耳模型,不能如实反映人内耳的大体结构和微细结构。所以,人内耳标本的制作对教学、科研和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 1.取材:10%福马林脐动脉灌注固定的7—8月龄胎儿。2.方法:将胎儿整颅取下,于耳廓上缘取下颅盖,挖尽颅腔内容,撕脱颅底硬脑膜,暴露颞骨岩部或上半规管隆凸。(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准确定位豚鼠中、内耳结构。方法 对 15只正常健康成年豚鼠的中耳、内耳进行显微解剖 ,对颞骨标本标志结构放大 0 6 1倍并照相。结果 在豚鼠的颞骨标本上准确定位出下列中耳结构 :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咽圆窗鼓管鼓口、面神经等 ;内耳结构 :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乙状窦、内听道、内淋巴囊裂、前庭导水管口、蜗水管口等。结论 豚鼠颞骨结构与人体颞骨结构基本一致 ,但亦有区别 ,此项研究工作可以指导和帮助利用豚鼠作耳科研究的工作者准确定位中耳、内耳结构  相似文献   

16.
颅中窝径路内耳道手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100侧颞骨上,对颅中窝径路的内耳道手术中内耳道定位的方法.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和测量,提出利用岩浅大神经、面神经管裂孔、岩浅大神经沟与面神经管迷路段的夹角(平均为97.3°),及内耳道底投影点至面神经管裂孔的距离等,作为内耳道定位的主要解剖标志和参考数据.该法比磨出上半规管透明线为标志优越.  相似文献   

17.
大体解剖学     
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学目的:为颌面部手术切口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和方法:观测了33具(66例)成人尸体标本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类型、行程、神经与面动脉的位置关系以及神经穿出腮腺处和与面动脉交叉处的体表位置。结果:①面神经下颌缘支单干型居多,占57.6%;双干型占2巳7%;合干型占16.7%;②面神经下颌缘支走行于下颌骨下缘的上方者占76.6%,走行于骨下缘的下方者占23.4%;分别走行于骨下缘的上、下方1.5cm范围内;③面神经下颌缘支经过面动脉的浅面和深面者分别占92.6%和7.4%;④面神经下颌缘支穿出腮腺处…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正常层次解剖位置,为涉及面侧区和颌下区的美容外科手术提供临床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33具(共66例)成人尸体标本的头颈部标本,观察了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类型、走行、与面动脉的位置关系以及穿出腮腺处和与面动脉的交叉处的体表位置。结果面神经下颌缘支为1-2支,以单干型居多,约占58%,大多行于下颌骨下缘上方约占44%,行于骨下缘下方者占5%。未发现面神经下颌缘支不与面动脉交叉,位置在均下颌角下缘上、下方约0.5-1 cm范围内。面神经下颌缘支经过面动脉的浅面和深面者分别占89%和6%;面神经下颌缘支穿出腮腺处的体表位置分别在下颌角上方和下颌支后缘前方1 cm交点附近,面神经下颌缘支与面动脉交处距下颌支后缘约4 cm,距下颌骨下缘约1 cm。结论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毗邻和行程关系较为复杂,了解其与周围结构的重要位置关系,可以减少美容外科手术因神经损伤造成下唇及口角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进行塑化切片与MRI对照研究 ,获得正常影像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脑神经横断位 8例、矢状位和冠状位各 1例薄层切片 ,同时采用FLASH -3D序列完成头颅标本及 3 0例正常人脑干MR扫描 ,以MPR技术完整显示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池段全程。结果 :塑化薄片断层、标本和活体MR扫描 ,脑神经行程、解剖形态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Dorello管和展神经海绵窦段在塑化切片上显示良好 ,MRI仅能部分显示。结论 :生物塑化薄层切片能够对脑神经及相关结构进行准确显示 ,是脑神经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颊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测分析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及其与腮腺管之间的解剖关系,为腮腺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60例成人头部标本,观测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行程、神经与腮腺管的位置关系。结果:面神经颊支以双干型多见(58.3%),三干型次之(28.3%)。神经多行于腮腺管浅面(73.3%)。腮腺管走行在颊支之问的占61.7%,导管距上颊支垂直距离约4.86mm;腮腺管走行在神经下方者占11.7%,距下颊支的垂直距离约1.71mm;腮腺管走行在神经上方者占26.7%,距上颊支的垂直距离约2.56mm。结论:面神经颊支多行于腮腺管浅层,与腮腺管关系十分密切,腮腺区手术时循颊支向后追踪面神经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